史学理论
-
治理与认同彭永庆著本书呈现了宋元明清时期武陵山区腹地酉水流域土家族、苗族、客籍的基层社会及该地区800年间的社会变迁史。采用“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多角度探讨了作为“边缘”区域西水流域趋向于“中心化”或曰国家化进程的真实面相,展现了酉水流域少数民族社会从自身民族认同逐渐上升到王朝认同的过程,对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具有较好的政策借鉴价值。
-
湘学研究报告李斌,张建坤 编“一本湘人奋斗篇,半部中国近代史。”国内外学者一直对湘学予以持续关注与思考。本书从内涵源流、思想学术、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历史文献、当代价值等层面梳理了2021年度湘学研究成果,并对其予以深度总结和评价,旨在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湘学研究的学术性、思想性和前瞻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湘学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
牧野文献王超著本书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时期的新乡籍、客居新乡的作者及其著述的总录。全书共分新乡文献、卫辉文献、辉县文献、获嘉文献、延津文献、封丘文献、原阳文献、长垣文献等八章,每章分历史沿革、文献概述两个部分。文献概述,首先利用人物传记介绍作者生卒年、字号、籍贯、科举、任官等,然后介绍相关文献名称、卷数、存佚、版本、著录、收藏、主要内容和文献价值。收录文献类型多样,以书籍为主,还包括散见的诗、词、曲和文章等。全书主要依托古籍,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有力推进了相关研究,为牧野文化、中原文化的研究提供更翔实、可靠的文献信息。
-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研究刘志宏著中国从古村落文化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了民族地区古村落的文化建设,也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保护与发展中国古村落,为古村落竞逐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良好契机。本书以中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为主线,将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和古村落等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乡村经济及未来乡村发展趋势的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构建一个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究中国古村落保护与申遗的关系,特别是这种关系将如何促进古村落世界遗产OUV的实现是本书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对其方法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本书为全国及全球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是一本学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著。
-
黄松峪史话柴福善《黄松峪史话》,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且图文并茂地记述黄松峪地区历史文化的专著。作者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对境内长城、墓葬、遗址、全乡七个村落及已搬迁消失的黄土梁、胡同水、土谷子、西涝洼四个村落,深入细致地访谈踏察,搜集资料,进而着手编写。全书分为沿革、山川、名胜、村落、寺庙、墓葬、古建、古树、碑刻、文物、战事、人物、传说、辑录等。编写中,作者一如既往地坚持典籍文献、实物遗存与口碑资料的三者结合,资料丰富,记述翔实,考据严谨,实事求是,行文朴实简洁,文脉贯通古今。这是一部底蕴深厚的地方史志之书,亦是一部真实可信的乡土教材,为平谷历史文化长河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进黄松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
发展与转型王静(四川),鲁炜中著本书从新时代背景出发,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机遇,系统梳理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显性问题,同时深挖隐性挑战,从高校德育的历史脉络着手,对新时代高校德育进行了全面梳理;从高校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德育生态环境优化、德育工作队伍转型、德育工作思路方法创新等方面多角度、多维度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论述;聚焦构建德育共同体,较全面地开展了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转型与发展研究。为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和宝贵启示。
-
湖南人口社会史研究彭先国著自明清以来湖南数百年的人口史就是湖南数百年的社会史。近几百年湖南历史灿烂于世,耀世人物层出不穷。这一切灿烂与耀世的原因都应该从湖南数百年人口的演变这个最基本最原始的元素中去寻找最基本的答案。湖南人口从明季的200万左右发展到民国的3000万,数百年增长了15倍,与此相伴的经济文化也同步增长。湖南人孜孜好学以这几百年为范,湖南历经磨难以这几百年为甚,湖南人心忧天下以这几百年为多。面对千年变局他们在湖南立业、成势,成为驰聘宇内的风云人物,成就享誉世界的湖湘文化,构建了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湖南人口社会史。
-
周口运粮河畔古钱币窖藏韩严振,李全立古钱币窖藏埋藏于周口市区运粮河畔安置房建设工地,命名为周口运粮河畔古钱币窖藏。经清理发掘,发现南北排列两处古钱币窖藏遗存。北部为陶缸窖藏,南部为砖砌窖藏。按暴露发现顺序,砖砌窖藏简称为J1,陶缸窖藏简称为J2。J1保存完整,出土钱币共计12万余枚,重约700斤。分铜钱和铁钱两种。铁钱锈蚀严重,不易分离,仅能辨识出两枚大定通宝。铜钱保存较好,共69个品种。品种上起战国燕国明化下至金代大定通宝和南宋淳熙元宝背十五。留存有战国、西汉、新莽、东汉、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南宋,以及越南的古钱币。J2东部残存窖藏钱币共计5万余枚,重300多斤。均为铜钱,品种上起西汉半两下至金代大定通宝和南宋淳熙元宝背十,留存有西汉、新莽、东汉、北齐、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南宋的钱币。《周口运粮河畔古钱币窖藏》即是这批珍贵材料的发掘报告,共计挑选了497件有代表性的古代钱币予以系统公布,附带高清图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作为历史的口头传说(比利时)简·范西纳本书是一部著名的研究口述史的理论著作,书中认为口头传说是文化延续的工具之一,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同时本书也注意到口头传说的缺憾,这一缺陷表现在缺乏年代顺序,以及因各位社会原因而产生的选择性解释。
-
汉冶萍与近代公司治理实践研究左世元,李海涛,杨洋,吴秀平著汉冶萍公司是洋务运动后期重要的成果。在张之洞、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汉冶萍逐渐发展成为近代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钢铁煤联营企业。在存续的58年中,汉冶萍的发展道路曲折而艰辛,它的创立和发展一直为社会所关注,希望因此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结果却在日资的绞杀下终沦为日本八幡制铁所原料供应的基地,汉冶萍因此成为公司治理失败的著名范例。汉冶萍的确是失败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因和决定性因素,但并不能因此而掩盖它曾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等诸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更不能完全抹杀它在体制变迁、人事管理、机构整顿、资本筹集、外资利用、簿记改良、技术移植、产品销售等公司治理方面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留给后人虽然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其中亦不乏宝贵的经验。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环境中,以及西方公司治理思想在近代中国还不成熟的条件下,汉冶萍的每一次改革与每一步发展都将注定十分艰难,因此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全面辩证探讨汉冶萍的公司治理思想与实践是本著的主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