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张广达近二十年来,作者近距离观察与接触西方学术,日益体会到历史知识学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的重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进一步认识中国学术的参照系。本书著重考察西方汉学、东方学的成就以及在此影响下发生的学术转型,进而由此引发的文史研究的新气象。为了使论述不流于泛泛而谈,所以着重取在史学领域做出贡献的历史学家为个案,分析个人的治史风格,同时也探索个人风格得以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生态,此点正是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不同国家的具体语境不同、每位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不同,而在诸多不同中,又存在着一些可资互相参照的共同点,那就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人文科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向,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不同国家的汉学研究领域。正是从这一层面而言,作者从学术史的角度零星写就了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意在为今日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
传统与生活吴国璋《传统与生活: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新论(全4册)》一共分为四篇,即宫闱篇、符号篇、世俗篇、自我篇,通过各篇看似零散的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的要义及主线,并且能够真正从现实出发,去了解传统中的政治、文化以及生活艺术。然后,通过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历,看一看传统是如何在历史中得到延续,抑或在现实中是如何消失的。《传统与生活: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新论(全4册)》第一次将生活中的散文和札记引入严肃的学术研究之中。这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阅读效果,而且是寻找一种比较好的阐述方式,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在读者与研究者之间,找出一种尽可能的相互和谐与彼此观照。《传统与生活: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新论(全4册)》更适合一个对中国历史文化一窍不通的外国人阅读。
-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本书是中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作者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晚年改号西沚居士,清代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后辞官不仕,定居苏州;擅长经学、史学、小学、目录学等多种专门学问,撰有《十七史商榷》、《尚书后案》、《蛾术编》等书,成就卓著,是干嘉时期著名的考史学家。中国史学发展到清代,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伟大,流弊也积重难返。干嘉时期的史家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意识,对中国古代史籍做了一次全面清理。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之一周者。予为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迹,诠解蒙滞,审核舛驳,以成是书,故名曰《商榷》也。《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相比,成就突出表现在史书文字的考订、历史事迹的考订和地理、职官等典章制度的考订方面,为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史学作出了贡献。
-
闯关东刘德增“闯关东”是指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贫苦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该书从历史学 、民俗学等角度,利用大量生动翔实的资料,对山东人“闯关东”这一移民现象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深入分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规模状况,多角度、全方位考察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揭示了东北人和山东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文化情结。全书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图文并茂。“闯关东”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移民史,其迁徙人数也是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上最多的。从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历史时期内,300年间大约有3000万人拥入茫茫关东大地,其中山东人是“闯关东”的主体。本书从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对山东人“闯关东”这一罕见的移民现象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深入分析了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规模状况,揭示了东北人和山东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文化情结。
-
《申报》康梁事迹汇抄佚名 编本书将《申报》中有关康有为、梁启超的相关报道,按时间顺序抄录汇编而成,是研究康梁事迹的重要资料。
-
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乔治忠中国传统史学的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两条相互联系的发展轨道。具备制度化、组织化、连续发展的官方史学,是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之最显著、最根本的区别。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古代也程度不同地具有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并行的特色。中国史学史,主要是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互补、互为消长的发展进程。中国史学的萌发,源自官方的记史制度。中国传统史学思想的主流,起自西周之初官方的“殷鉴”观念、春秋时期官方的“君举必书”、以史借鉴、以史辅政、以史教化等等意识。中国传统史书的义例讲究,萌自春秋时期官方记史所遵从的“书法”。只有充分重视官方史学的研究,才能深入认识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机制、繁荣原因等深层理论性问题。我之研究史学史,既生成如此理念,故将本书名之日《中国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本书收载已曾发表之文,上起1983年,下止2006年,其中有与博士研究生杨艳秋、王盛恩、侯德仁、王秀丽,崔岩等分别合作发表者几篇,征得诸君同意,收载于内。各文皆未标明原来发表日期,盖自信主要观点,至今仍具独得之义。当然,拙文学术价值究竟如何,还须学界时贤详审公论。时下出书,自序不免“自诩”,他序颇多“虚誉”,与其拜求“虚誉”以被动衔惠,毋宁甘冒“自诩”而认领嫌疑,此乃予自撰此序之愚意耳。
-
16-18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王雪萍婢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女性群体。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显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特征。其身份、地位以及独特的社会角色和生存策略都构成这个时代女性和社会史中的重要课题。《16-18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在尽量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六章对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生存状态进行较为系统化的分析。
-
西方史学前沿研究评析李小兵、田宪生《西方史学前沿研究评析(1987-2007)》共收论文10篇,内容涉及当代西方史学研究前沿发展的多个侧面。这里的“当代”,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1987年到2007年的20年。这里的“西方”,又以美国和欧洲为主。《西方史学前沿研究评析(1987-2007)》中的每一篇论文,评价一个特定的史学研究方面,深入介绍其主要理论、动向、代表性学者及其著作,例如越南战争:美国史研究的困境。并特别注意介绍该领域最近几年的最新动态、争议热点及突出最前沿的状况,例如女性主义研究的新视角,美国国会与对华政策的最新发展,美国华人的研究等等。
-
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史学研究编写组另外,陶寺墓地大型墓葬出土的一些器物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几乎所有的大型墓葬中都随葬着钺,有的是玉钺,有的是石钺,有的两者皆有。在三代一直是王权也就是军队指挥权力的象征,最初可能是使用的兵器,到了龙山时代,我们能看到的几乎都是礼仪性质的,无论是山东发现的玉钺,还是良渚文化的玉钺。
-
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韩震、董立河本书以历史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为视角,就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本书内容包括历史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趋势、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兴衰、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欧美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发展与现状、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历史叙事的诠释性、后现代历史隐喻理论、后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客观性问题、作为本体认识和语言的历史,同时,作者以附录的形式就国内外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研究作了一个综述,并附了一个访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影响巨大,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冲击,历史学、哲学都要作出回应,本书可以看作是历史哲学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建构原则的回应,作者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作出说明,并最终引出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