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中国史学史白寿彝 主编,许殿才 著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秦汉时期的统治政策与史学、两汉时期的正宗思想与历史观、陆贾,贾谊与《淮南子》的历史思考等。
-
传统与现代之间吴忠良 著本书由导言、结语和正文四章组成。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专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笔者的研究思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从史地学会到史地学派”,详细考察了史地研究会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史地学派的过程;论述了史地学派与学衡派之间的关联;第二章“史地学派的学术理念与方法”,考察了他们对于史学这一人文科的基本认识,以及他们的历史哲学观、基本学术理念和学风。第三章“史地学派与现代史学建设”,专论该派有关现代史学建设的理论,及其在历史教学、专业学术期刊和专业学会等制度或运行环境建设方面的具体实践。第四章“史地学派治史之实绩”,从具体著述和在该学科领域的贡献两方面出发,讨论了史地学派主要治史成就。结语部分论述了史地学派与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关系,认为他们的史学活动推进了史学现代化的进程。
-
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符海朝《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细致罗剔史料,用心体察,对汉人世侯的夷夏观等思想文化方面的问题作了新的探讨。注意从宋人史籍中搜集史料,将汉人世侯及蒙元最高统治者对世侯的任用与金向宋的归明人及宋统治者对归明武装集团如李璃等人的控制模式,作比较研究。是对世侯集团诸层面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
-
新史学·纳粹屠犹陈恒、耿相新中西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是一个迷人又让人困惑的领域。古往今来的史家大多喜好以自身文化进行历史解释,不了解也不愿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经验,把自己的结论当做是超人类的,从而窒息了历史经验的多元化,由此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无外乎从哲学的与经验的两个层面展开。就前者而言,是“能否把‘西方’和‘中国’加以‘同质化’(cssentialize)和对立化。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但是一个源远流长,而且也是多重层面的文化传统。譬如在中国,单以儒家的传统为例,就可明显地看出古典的儒学与产生于宋代以后的理学之间的差别。在西方的史学传统里,本书将着重其历史哲学的方面,以求找出一千模式来与其他史学思想传统做比较”。这是一项崇高且难以企及的目标,本辑的一些文章则以具体的材料来阐述这一理论。
-
中华大典·历史典《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 编《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以下称“本分典”),是《中华大典·历史典》的分典之一,是关于上起先秦、下迄清末中国史学之理论遗产、发展历程的一部大型书。根据专业的特点和需要,根据前人对中国史学的认识,特别是根据20世纪百余年来近人和今人对中国史学的认识,结合我们的研究与认识,本分典共设置三个总部,即《历史理论总部》、《史学理论总部》和《史学史总部》。其中,《历史理论总部》主要反映中国历史上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等对于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社会历史问题的认识和论述。《史学理论总部》主要反映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史学发展中产生和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论述。《史学史总部》主要反映中国史学发展的路径、趋势及其丰富的内容、厚重的成果和层不出穿的史学家们之生平与著述。
-
话说李氏李直本书由如下五章构成:第一章记述寻根敬祖的重要,李氏的由来、发展,始祖的历史功绩,文化意义。第二章记述李氏房系的兴衰。陇西、赵郡两大房的主要分支,家庭风范、特征以及堂号的形成。第三章记述国内李氏的分布、李氏多的原因、各省(区)市李氏的构成、由古到今的李氏人物。第四章记述华人走出海外的背景,重点介绍东南亚、英、法、美等国的华人李氏精英,以及朝鲜李氏名人。第五章记述不同历史时期李氏帝王及其主要事迹。其中有唐朝帝王、后唐帝王、南唐帝王、西夏帝王、割据帝王、农民帝王以及朝鲜、越南李氏帝王。每章的开场都有一段短文作为各章的引子。本书紧紧扣住李氏脉系发展这一主线,铺开说去,挖掘新资源,创造新成果,记述珍贵的事。如始祖的文化意义,郡房的人文精神,宗祖堂号的考证,道学的现实性、世界性等等,都体现了一个新字。
-
贞观政要(唐)吴兢一本被列为宫廷皇子皇孙的必读书,被古代统治者视为治国安邦的政治教材。本书全面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君臣论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治国方针、选贤任能、调整社会关系、接受历史教训、培养人才、君臣诫谏、防止奢惰、尊崇儒术等。《贞观政要》是一部古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治教材,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掌故,更重要的是给后世遗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阅读和研究这部书定能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本书的译注,所依据的认错 本是明洪武三年(1370)王氏勤有堂本。译注过程中还参阅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校点本。
-
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齐思和齐思和先生历史学造诣基础深厚,中西兼通,开创了将中外史学融为一体的史学概论课程的新体系,使学生们从入学一开始,便得到中国史与外国史的学习门径。
-
中国史学史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史学类)》完成于1939年,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在开创时期一部影响较大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作者自己较为满意的著作。作者从史官、史家、史籍、史学四方面展开,阐述中国史学的源流、义例、发展及其趋势,在此基础上,把中国史学的发展分为五期:上古至汉初为创造期,两汉为成立期,魏晋至唐初为发展期,唐至清末为蜕变期,清末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革新期。《中国史学史(史学类)》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
世纪大讲堂凤凰卫视 编著《世纪大讲堂(历史卷)》为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世纪大讲堂之历史卷。纵观古今,关注历史重大事件及重要人物。从曾国藩到慈禧,从夏商断代到抗美援朝,从利玛窦到北京申奥。书中请到朱维铮、冯天瑜、李伯谦、张信刚等名家讲述中国历史,使读者更为深刻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神韵。著名讲坛,权威学者,民众话题,框架严密,百家争鸣! 这里是自由的、思想的论坛;这里是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这里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园地;这里没有任何偏见,强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是大中华文化圈的学者阐释独特思想、展示最新学术成果的传播平台。 让经典学术走进民众视野,我们不愿给学术披上盛装,因此极力避免与那些总是乐于用曲高和寡诠释学术的人遭遇。我们要做的,恰恰是把在暗室尘封的理论搬入广场,放置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之中。学术应该是透明的,像阳光一样,照亮大多数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