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海洋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自马汉去世以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
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张国强自清代以来陆续出土或被发现的数量可观的辽代石刻,尽管有些已经是残碑碎石,只留下只言片语,但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却是相当丰富的,其中不少是《辽史》等传世历史文献没有记载的珍贵一手史料,不仅补充、纠正了《辽史》的许多缺略和谬误,而且为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典章制度、人物事件、战争交聘、宗教文化、历史地理、城镇建设、民族关系、民风民俗以及语言文字等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资料,剔除其中个别溢美不实之词,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如果将其充分利用,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实物资料进行研究,既可解决因史料不足造成的研究困难,同时也能大大拓展辽史研究空间,对此前辽史学界尚未涉及的某些史事进行探讨,多出研究成果,起到填补研究领域空白的重要作用。由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内辽金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张国庆所著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就是一部对辽代石刻进行个案专题研究的学术专著。该书利用已经出土的辽代石刻文字资料,结合传世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实物资料,从军政外交、工商贸易、职官制度、社会习俗、历史地理以及辽人墓志诸问题六个方面,对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个案专题研究,在辽朝初期的内外战事、使臣选派与馆驿设置、官员的考绩与迁转、城镇里坊与城市管理、基层组织“里”与“村”、边铺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在捺钵随驾官置设、赐婚现象、乡里组织及城市里坊、手工业门类及特色、工匠及其管理等方面填补了辽朝史事研究空白,既打破了此前辽史学界仅仅依靠少量传世历史文献进行辽朝史事研究的局限,补正了《辽史》记事缺漏、讹误等不足,也大大拓展了辽史研究的空间和范畴,彰显了辽代石刻文字资料在辽朝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上元积年的源流王翼勋 著这本小册子,挖掘1208年鲍浣之的开禧历计算的原文、原术、原意及1247年秦九韶的《数书九章》大衍术,剖析公元前104年邓平、落下闳的太初历,公元前7年刘歆的三统历,从而探索古代中国流行1500多年的上元积年,其本原就是约4400多年前,尧、舜的“岁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整数对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揭示着世界不定分析史的起源和演化。我们观摩了欧几里得、欧拉、高斯的原文、原术、原意,还探讨了印度婆罗摩笈多的恒值粉碎机解法。对不定分析的史料和数理,首次进行了全面的考评、厘清和分析。《上元积年的源流》从开禧历入手,破解三统历,探索本原问题,以求解开上元积年谜团:1.上元积年本原问题;2.三统历上元积年的由来;3.开禧历上元积年的计算。就传统数学史上争议不断的几个问题,作了探索:1.2000年前的密近简化计算,使得祖冲之圆周率355/113的起源迎刃而解;2.传统数学的千年等数和乘率之谜;3.大衍求一术的由来;4.孙子剩余定理和高斯剩余定理。《上元积年的源流》适于科学史、数学史研究者,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以及中学数学教师等参考、阅读。
-
中国文献辨伪学史稿司马朝军 著,司马朝军 编《中国文献辨伪学史稿》本书为《辨伪研究书系》中的一种。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至现代的文献辨伪学者的著作中勾稽出展示其文献辨伪实践与文献辨伪理论研究的文字,汇集成书,有的还进行了简单的析论。文书以朝代为序,收录了历代文献辨伪的诸位学者的辨伪文献,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考辨,梳理了二千多年文献辨伪学的盛衰之路。本书资料丰富,对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有参考价值。《中国文献辨伪学史稿》本书为《辨伪研究书系》中的一种。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至现代的文献辨伪学者的著作中勾稽出展示其文献辨伪实践与文献辨伪理论研究的文字,汇集成书,有的还进行了简单的析论。文书以朝代为序,收录了历代文献辨伪的诸位学者的辨伪文献,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考辨,梳理了二千多年文献辨伪学的盛衰之路。本书资料丰富,对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 2022年第二辑卜宪群主编《中国区域文化研究》是由安傲师范大学高端科研平台“中国区域文化研究院”、安做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安傲省重点智库“安傲文化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两期。该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担任主编,安傲师范大学李琳琦教授担任执行主编,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主要刊登中国区域文化的理论和创新研究相关前沿成果。开设有“笔谈”“理论反思”“专题研究”“文化创新”“特色史料”“书评”等专栏。本册为2022年第二辑,收录了理论探索、早期中国方国文化研究、考古发现与区域研究、专题论文、特色史料、区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及书评七个栏目。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资治通鉴司马光 著暂缺简介...
-
词中老杜周邦彦研究孙虹,孙龙飞 著周邦彦其人其词,历来是词学研究的“显学”之一,在词史上具有集其大成、承前启后的崇高地位。近代词学大家郑文焯、王国维等更是将周邦彦拟诸“词中老杜”,足见其人在词史上地位之崇。《词中老杜周邦彦研究》一书分别从周邦彦词作编年、词集的整理传播与文学评价、思想意趣、词学法度与审美规范、艺术风格创新与哲学意义、词史定位与影响等向度切入,梳理了两宋词学词风的发展流变,探究词体与其他文体(特别是诗歌)、哲学思潮的关系,进而论述清代及近代阐释经典的理论建构、治词方法的现代转型,为周邦彦与其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多维、开阔、立体的视野。
-
经典诵读三百篇邵宜本书为系列丛书《经典诵读三百篇》的第六册,本系列丛书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教育系针对华文教育专业《经典诵读》课程编写的,旨在引导并要求本专业学生能够诵读中国文学和文化经典。全书设置基础篇(20篇)、巩固篇(20篇)、提高篇(10篇)三个部分。基础篇多为儿歌、诗歌;巩固篇为绕口令、诗歌;多为传统文化典籍、现代诗歌、现代文名篇等。
-
整齐世传曲柄睿 著本书在汉宋间政治、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视域下,考察前四史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形成;藉由人物列传编纂范式的延续与变革,讨论史家意图的流转变化;关照列传编纂范式限定下的史传与其他文献的互动与整合。通过列传编纂这一命题,考察前四史形成的现实基础及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乃至文学意识,反思汉宋间史学发展的情况及史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进而揭示汉宋史学发展的脉络,及其背后的深层历史动因。
-
一脉相承马达 著笔者试图突破以中国为中心的范式来研究中越文化关系的历史,打破以现代民族为单位的族际壁垒,尽可能深入地以“中华文化圈”“汉文化圈”为研究对象,并将以开阔的视野、较为先进的研究方法以及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指导,充分利用中越两国大量的历史文献,借鉴中越两国学术界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历史学和文化学相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和越南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文化交流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在前辈时贤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广搜远绍、爬梳剔抉,撰写一部既有一定理论水准又包含相当鲜活历史史料的中越文化交流史。在具体的论述中,《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采取将宏观研究与微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将归纳和演绎相结合,力求做到既有建立在众多资料基础上对问题的归纳,也有对普遍性现象的描述。总之,《一脉相承:中国古代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拟将视野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视角来观察和探讨中国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影响,并对中越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勾画出一幅完整、美丽的中越文化交流画卷,为进一步推进中越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竭尽绵薄之力,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