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龙泉驿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杨玉华 著龙泉驿位于成都市区东南翼,是唐代设立的古驿站之一,它属于成都东向交通的第一站,由西向东,连接成都与重庆两座中心城市,明代之后龙泉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各路人员流、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的枢纽。本书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努力通过对众多历史文献的爬梳和田野考察,还原成渝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龙泉驿的前世与今生,其中历史文化、农业文化、佛寺宫观、茶馆文化、诗歌文化等,可以说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
-
农耕社会整治温震军 著《农耕社会整治:明代官员吕坤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以吕坤长期在山西从政做官的生涯追踪,从重农资商调赋税、强军抚军练乡兵、禁山护林植木、强吏治,严执法、备荒防乱稳秩序、立德育人扶弱等多方面去考察吕坤的作为,希冀能勾画出他心中的“农耕社会整治:构建的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并从得失两方面剖析了社会原因和他的历史局限性。书稿内容丰富翔实,汇集多年吕坤从政作官的奏折、书表、公函、信件等,并结合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剖析吕坤的所思所想,真切再现他忧国爱民的心迹。通过他治学、道德修养的养成,从基层官员的磨练直至成为身居要职的封疆重臣,卓然独立,从他一心想达到农耕社会的整治,提出力主构建社会环境建设方案,并从得失两方面剖析了深层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局限——既显示出他忠君爱民、认真做事的清官思想,同时也显示了封建社会官员的历史局限性。
-
文化的边疆李剑鸣 著,丁见民,付成双,赵学功 编《文化的边疆:美国印地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基于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订而成,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某些理论和概念,借鉴美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学角度对美国印第安人和白人两个种族的文化接触与互动进行探讨,既有鸟瞰式的宏观考察,也有个案性的细致分析,并提及“文化边疆”“文化权利”和“文化帝国主义”等重要概念,揭示了美国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于国内的美国史及跨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化的边疆:美国印地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初版于1994年,曾在学术界引起关注,多家报刊发表评介文字,先后获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
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蒋旨昂作为“华西学派”的优秀社会学家,蒋旨昂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国 “本土化”研究做出卓越贡献,《战时的乡村社区政治》即为其代表作。书中将源于欧美的“社区”概念与中国传统“乡”这一基层社会组织结合起来,从历史文化、制度习俗、农商生计和人情世故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乡村社区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本书细致描绘出转型中的乡村社会政治及当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并将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行政区域的划分、市场区域的界定、乡土人情的影响综合起来,从理论角度探讨国家政治与乡土社会在中国传统“乡村社区”中的运行机制。
-
中国电视剧史·2016简编陈伟华等著本书对2016年上星首播的国产电视剧进行了全面整理和深入总结,主要包括各月电视剧综述、电视剧选评、各月电视剧一览表等内容。其史料力求原始性和权威性,评论注重“论”从“史”出。“各月综述”各节强调整体与局部结合,注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当。“选评”各节关注热点和焦点剧作,行文兼顾个性和可读性。“一览表”所录内容大多源自电视剧视频等原始资料。各作者还特别注意到了对网络播出平台和原著等信息的查核。
-
熟视有睹赵克生 著本书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孝道伦理对明代文官制度的影响,并对明人的礼仪实践与阅读经验进行研究。作者将思想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研究相结合,考察明代文官制度的设计理念是如何体现孝道伦理的。主要包括:明代文官养亲、省亲与展墓;明代文官丁忧服丧;明代文官父祖封赠;习仪与纠仪:明代朝仪的秩序追求;明代乡贤专祠的礼仪逻辑与实践样貌;明清时期的族会与宗族凝聚;童声琅琅读《小学》;时文熟,榜头立——明代士子的时文阅读。本书具有新颖的视角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
上海鲁迅研究·鲁迅与左翼文物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本书是上海鲁迅纪念馆定期刊物。本辑为纪念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特设“鲁迅与左翼文物”专栏,邀请海内外学者撰写相关论文,探讨诸如丁玲等左翼文人遗存的文物、手稿等具有的学术价值。本辑还包括常规专栏 “鲁海漫谈” “鲁迅同时代人研究”“鲁迅生平创作研究”“海外鲁研究”等,均是对史料的重新梳理,运用现代视角进行解读,论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目前国内外前沿的国内外鲁迅研究状况。
-
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研究钟日兴本书从长时段、乡村史的角度考察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在乡村社会的深入过程和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关注其实际运作情况和对乡村社会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央苏区基层政权建设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中国当下基层社会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礼学翠微顾涛 著本书按内容分为四卷,第一卷“经史与义理”,对“六经皆礼”说、西周彝伦、《春秋》作者、郑玄注《礼》四个学术史上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卷“天象与物理”,分别探索了地理学史上的九州分布、天文学史上的岁星纪事、音乐史上的周代“燕乐”和逻辑学史上的《尔雅》思想;第三卷“六书与九数”,则从文字音义入手对《仪礼》《诗经》《周易》等典籍中的文字、异文等典型案例做出了详细解析;第四卷“训诂与校雠”,经由作者多年的学术积累,对前辈著名学者诸如竹添光鸿、陈梦家、周祖谟、王辉等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度反思。
-
科学的起源[英] 詹姆斯·汉南姆 著,刘崇岭 译“中世纪是智力停滞、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这是被现代学术界完全否定的神话,如果没有中世纪学者的贡献,伽利略、牛顿、科学革命都不会出现。很多关于中世纪的说法并非事实,比如,中世纪的人并不认为地球是平的,而哥伦布也没有“证明”它是一个球体;宗教法庭并未因任何人的科学思想或发现而将其烧死,事实上教会是科学研究的主要赞助者,甚至若干位教皇以对科学的了解而闻名;哥白尼不惧迫害;教皇也没有试图禁止人体解剖;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著名审判是关于政治,而非关于科学。中世纪是个在智识上高歌猛进的时代,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促成了科学进步,带来的成就远超古典世界,在技术上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欧洲人独立发明了眼镜、机械钟、风车和高炉,工匠和科学家将东方传来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进到了超越其发明者想象的水平。透镜与相机,以及几乎所有类型的机器以及工业革命本身,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被遗忘的发明家。 本书集中描述一段跨越六个世纪的史诗之旅,回顾了让·布里丹、尼科尔·奥雷姆、托马斯·布拉德沃丁等被忽视的天才们的发现,并将罗吉尔·培根、奥卡姆的威廉、托马斯·阿奎那等更为人熟知的人物的贡献带入历史语境。 中世纪是一个不乏发明和创新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与所谓“黑暗”中世纪的关系,比我们所知的更有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