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资治通鉴故事耿雨 编《资治通鉴故事(美绘版)》从《资治通鉴》中精选了一些经典且独立完整的故事,并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叙述,向读者生动展现了这部鸿篇巨著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快捷地掌握《资治通鉴》的精华,更可以从中感悟中华历史文化之神韵,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
-
钱穆讲义系列钱穆 讲述 ; 叶龙 记录整理中国文学史(插图珍藏版)本书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955年至1956年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课堂讲稿,由钱穆弟子叶龙根据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全书共31 章,系统、完整地从《诗经》一直讲到明清章回小说,着重介绍了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作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重独立考证,在本书中,他对文学之流变、对每个阶段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以史论文,从史学的角度讲文学别开生面。全书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论述和科学严谨的史学考证,也有对文人的犀利点评和对作品的精彩赏析,带有浓郁的钱穆个人色彩。 中国通史(插图珍藏版)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书院。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中国学术文化九讲(插图珍藏版)钱穆一生讲学不辍,育人无数,对现代中国学术研究影响深远。本书收录了钱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台湾等地的9次讲演,内容涵盖思想、历史、文学、文化、政治、经济等诸方面。既有宏观上对文化历史的梳理,亦有断代研究的案例,以及个案研究成的展示;既有思想文化的研究,亦有方法意义的探讨一一是一本可以窥见钱穆宏大学术世界的小书。读者如能从中了解钱穆的治学轨迹,明察其学问体系之庞大精细,体悟其对中华文化始终抱持的敬意,将对指导当下的精神生活、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有所裨益。
-
家庭·乡里·朝堂[美]张聪 著,刘云军 译因为游学、科举、仕宦的需要,北宋士人长期远离家人及乡里,从而无法履行他们神圣的家庭职责:对父母尽孝。在这本深度研究著作中,作者将北宋士大夫群体追求世俗抱负与履行家庭责任之间的紧张关系置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核心。在考察了2000多部墓志铭和大量其他官方或私人写作后,本书发现,北宋士人面临的上述困境,既未减少他们尽孝,也没有妨碍他们应举和奉公。相反,北宋朝廷及士人自身努力调和这一矛盾,进而促成了“禄养”模式在北宋的发扬光大。士人的长期远游,同时使乡里的含义变得淡薄而不稳定。这一方面导致父母死后久而不葬,产生大量摈弃祖茔、建立新茔的“不孝”现象,另一方面又直接促成了一种新孝行的“流行”。这场自下而上,由士人发起,以维护壮大家庭、宗族、乡里为目标的运动,与当时的儒学复兴汇成一股潮流,促成了理学的最终胜利。换言之,北宋时期对士人孝道的重新界定,不仅标志着政府对士大夫“私人”家庭事务的大规模干预,而且直接影响了宋代及后世家庭、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变迁。
-
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夏春涛主编所谓“历代治理体系”,主要指中国历史上围绕国家治理而设计和建设的制度体系。从事该研究,不是也不能单纯地就历史论历史,必须突出问题意识,以现实为参照系,着眼于发挥历史研究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历代治理体系”是个大概念,涉及方方面面。本书确定了11个专题,分别是中央与地方、行政与监督、吏治与用人、礼治与法治、思想与文化、民本与民生、边疆治理、民族治理、宗教治理、环境治理、基层秩序。这11个专题虽说不能涵盖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的全部内容,但无疑属于其中的重要内容,而且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在面对、积极寻求更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赵永春本书主要对中国古代“天下”“中国” 观进行探讨和研究,认为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天下” 主要有广义的用来指称世界,中义的用来指称九州、四海,狭义的用来指称王朝国家三种含义;”中国” 主要有广义的用来指称九州、四海,中义的用来指称王朝国家,狭义的用来指称华夏汉族和中原地区三种含义。中国古代,“天下” 等于世界的观念,较少有人采信和应用,“天下” 就成了一个等同于广义和中义“中国” 的概念。“中国” 一词含义虽然很多,但主要是用来指称王朝国家(包括以少数民族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家) ,并非是一个仅仅指称华夏汉族和中原地区的概念,而是一个多 民族国家的概念。
-
读通鉴论新译王夫之《读通鉴论新译》是作者在关注并研读王夫之三十多年的基础上潜心写就的《读通鉴论》译解本。《读通鉴论》是我国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阅读司马光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笔记史论。全书正文30卷,基于《资治通鉴》所载史实,自秦至五代之间,按朝代顺序梳理出900多个专题,致力于“探索上下古今兴亡得失之故”,代表了思想家王夫之对历史和现实反思的最后成果,是传统史论的高峰之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然王夫之极深研几,文字艰深、用典频繁,其议论又出古入今,给当代读者阅读原著带来较大难度。本书以文白对照的方式,还原历史本事,查证引证文献和典故,进行明白流畅的现代白话文翻译;并在各卷卷首插入《历代帝贤像》古画,并增补“题解”,扼要概括各卷基本内容;又拟符合主题且凝练雅致的标题;最后注明“本事”即《资治通鉴》相关原文出处,方便读者将该书与《资治通鉴》对读。本书对于研读历史、借鉴得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堪称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各级领导干部案头必备的经典。
-
五至十世纪统万城夏州城考古发现与研究邢福来,侯甬坚 著《五至十世纪统万城夏州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约850千字、1000多幅图片,分《考古编》《研究编》《图版编》三部分,共4册。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的发现与确认,对统万城遗址地理位置、保存现状、统万城的建造、废弃及历史沿革,以及如何认定其为统万城等进行了阐述,并回顾了大夏国都统万城遗址自道光年间 (1845) 重新发现和20世纪70年代戴应新先生做的调查、测绘及试掘,和统万城遗址2005年后作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以来做的大量考古工作。第二部分分门别类地介绍2002年以后的主要考古发现,资料属首次公布。这些发现主要有: 对永安台及西城西南隅台基础的清理、发现护城壕、清理西城西门及瓮城、清理西城南垣外马面、东城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清理、西梁及查干屹台祭祀台遗址清理、周边墓葬的调查及清理等。第三部分是发掘者通过对大量发掘资料的整理,形成的几点新认识,主要是对统万城城市规划的探讨、对东城建造年代的推定、对统万城防御体系的复原、对统万城周边墓葬布局及时代的研究。第四部分为综合研究,主要有统万城周围地理环境研究、河流研究、统万城及周边出土与丝路有关文物研究统万城出土动物骨骼研究、统万城周边墓葬出土人类骨骼种族研究、统万城申遗历程及返待解决的难题等。
-
向历史借智慧张立华 著《向历史借智慧》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中选取故事材料,时间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内容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用智慧研训的方法进行创新阐释,通过对古代智慧故事的智慧解读,来提高读者的思辨力和创造力,增益读者的智慧。所谓智慧解读,就是对古代智慧做出独具慧眼的深入浅出的解读,就是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成一家之言。目的是使读者通过一个故事,读懂一段历史,了解一段文明;汲取一些教训,获得一些经验;享受一些美感,接受一些教育;明白一些道理,增长一些智慧,从而达到读史明智的效果。
-
龙泉驿古驿道历史文化研究杨玉华 著龙泉驿位于成都市区东南翼,是唐代设立的古驿站之一,它属于成都东向交通的第一站,由西向东,连接成都与重庆两座中心城市,明代之后龙泉驿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各路人员流、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的枢纽。本书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努力通过对众多历史文献的爬梳和田野考察,还原成渝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龙泉驿的前世与今生,其中历史文化、农业文化、佛寺宫观、茶馆文化、诗歌文化等,可以说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深入研究地域文化的一种尝试。
-
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陈广恩《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是由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0年,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了,共计已出版了26辑。该刊创立伊始,其根本宗旨即很明确:整理研究历史文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创刊以来,本刊坚持这一宗旨,坚持为国家实施文化战略政策服务,贯彻严谨、笃实的学术作风,矢志不懈地努力将本刊打造成为传播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平台。本刊立足古籍文献,综合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研究方向,旨在观照中国文化的渊源流变,兼顾中西文明的交汇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