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中为洋用方曦闽从中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形形色色的中国元素出现在欧洲的视觉艺术、工艺美术和建筑园林等诸多艺术形态中,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力的明证。本书从中国视角出发,参考了上百种西文图书资料,系统地考察和分析了这一段“中为洋用”的历史;并且通过700余幅涵盖了陶瓷、绘画、建筑、壁饰、家具、金属器等方面的插图,生动地介绍了收藏于多个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宫殿及私邸等场所的大量中国风艺术品,是讲好古代中国故事的图文并茂的读本。
-
安大史学盛险峰 主编本书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学术研究成果,收录18篇历史学论文,如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元江州路总管李黼史事考补》《明代的刑法调控与救荒制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清末外销财政规模蠡测:基于山西、广东两省清理财政资料》《乡贤与近代徽州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初期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述论》,研究世界史的《印刷媒介视野下近代早期西欧知识场域变迁》《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激进化成因再探析》,研究中国文化史的《王国维的中国传统史学论及文化保守主义取向》《与第二次“文白之争”》,研究桐城派文化的《桐城派视域下的地方志编纂》《“论史”与“作文”的二重对话:章太炎与桐城派的古文论争》等。
-
三联精选·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收入黄仁宇1987-1989年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所涉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各篇以历代的历史人物为中心,通过其人其事,及其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探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并以今天的立场加以分析。构成了与《中国大历史》不同却又互相补充的、另一种对中国历史的纵论和评价。
-
从未名湖到新开湖郑克晟 著本书作者郑克晟教授出身于书香门第,系郑天挺先生哲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所)和古籍所工作,亲身经历了1949年后史学界教育界的重大事件和风风雨雨,并与老一辈学者有很多接触,交游甚广,博闻强识,熟悉学林掌故。本书系作者追忆郑天挺、梅贻琦、陈寅恪、刘半农、白涤洲、胡适、傅斯年、夏承焘、魏建功、向达、罗庸、郑奠、雷海宗、翦伯赞、商鸿逵、邵循正、周一良、王永兴、何炳棣、裴文中、余逊、白寿彝、林庚、谭其骧、孙毓棠、王亚权、张政烺、王锺翰、吴晓铃、李光璧、杨翼骧、胡钟达、马大任、马寿千、萨本仁、邓瑞、冯承柏等师友的生平、交游和学术成就,以及作者读书治学的经历。本书图文并茂,收录约二百幅插图,包括老照片和学者信函手迹等,除郑天挺、郑克晟家人亲友外,还有20世纪以来中外文史学界著名学者一百余人,其中不少照片、信函手迹是首次披露。作者与所写人物多有密切交往,并引用日记、信函等第一手资料,内容翔实丰富,涉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科学院历史所、中华书局、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教学科研状况,以及1949年后史学界的一些重要工作,诸如高校文科教材建设、“二十四史”点校、《中国历史大辞典》、南开大学首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等等,有助于读者了解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生态,并可补一些学者的生平事迹,鲜活真实,极为珍贵。
-
近四十年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汪保忠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族神话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拙著在前人的基础上,梳理了学术史发展轨迹。章是研究对象与学术分析。选择近四十年民族神话研究学术成果为研究对象,然后进行甄辨、阐释,集中分析,探讨出规律性的结论。第二章论述民族神话收集整理期的学术成就,涉及“形象思维”讨论和文化人类学等。第三章分析民族神话理论阐发期的学术成就,论述了方法论热潮、跨学科研究和域外研究等。第四章探讨了21世纪民族神话研究的全面繁荣,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第五章是对当代民族神话研究的学术期盼。拙著力求勾勒出不同文化区域、不同民族的神话流变、演化轨迹,结合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力求拓展新的研究空间与研究方法。对学术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
京师历史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编The BNU Historical Review(京师历史评论)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编的英文历史学专业研究辑刊,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成果。主要发表中国史学界的优秀原创成果,中国史与世界史并重,注重比较研究;设有专题研究、书评等栏目。这些高水平论文的集中展示,必将深化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对中国历史学的研究起到重要推进作用,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京师历史评论(英文 2021卷·总第2期)》收录了刘家和、瞿林东、晁福林、郑师渠、晏绍祥等学者的文章,涉及史学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古代城市等内容。
-
万古江河许倬云 著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接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
形象史学 2023年春之卷刘中玉主编《形象史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办、面向海内外征稿的中文集刊,自2021年起每年出版四辑。本刊常设栏目有理论动态、名家笔谈、器物研究、图像研究、汉画研究、服饰研究、文本研究、跨文化研究等,主要登载专题研究文章,。对于反映文化史研究前沿动态与热点问题的综述、书评、随笔,以及相关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辑为2023年春之卷总第二十五辑,设有服饰研究、器物研究、图像研究和文本研究四个栏目,十五篇文章。
-
美国学界的百年曾国藩研究范丽娜本书对20世纪美国学界曾国藩研究进行梳理,分为三个阶段:,前30年,逐渐从传教士模式中解放出来,从专业史学角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第二,30年代至70年代初,以费正清为代表的代美国中国学家深入研究曾国藩的思想体系,关注他所代表的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传统思想文化的裂变;第三,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学者将曾国藩作为儒家思想改革和创新的代表人物进行研究。本书整理和归纳美国学界对于曾国藩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文化本质,起到了必要的补充作用。另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政策的引导下,需要对于本土文化的外宣形象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及时收集、梳理和反馈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动态,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世界时局。
-
论世衡史 被牺牲的局部马俊亚 著本书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作者多年来所做的田野调查,主要分析了自清以来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所产生的交互影响,着重考察淮北地区人类活动,特别是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治水、漕运和盐务等政策对淮北的地理、河道、水文、物产、民性及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等的塑造、影响及作用。作者所讨论的空间范围,包括苏北、皖北、鲁西南在内的淮河下游地区,分别从漕运、盐业、农业、民生等面描述了淮北社会在中央政府基于政治权力的实际运作下,如何从唐宋时代的鱼米之乡演变为后来的穷乡瘠壤。除此之外,本书还对上述这一时期淮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衰变及平民的生活状态也做了细致地考察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清至民国前期中央政府在“顾全大局”的政治思维下所制定的政策对淮北地区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