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中国民族史研究70年达力扎布彭勇 编《中国民族史研究70年》对70年来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叙述。除中国古代民族史和现代各少数民族史的研究综述之外,也包括了对汉民族形成和中国民族史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史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在“”(1966—1976)期间民族史研究处于停滞状态。此外,本书还详细分析、介绍了一些重大学术问题。如1988年,费孝通先生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在国际有名的学术讲演活动之一“泰纳讲演”会上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有名的演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先生经过几十年不懈探索而形成的重要理论结晶,在学术界具有重大的影响。为此,在《中国民族史研究70 年》中,作者不惜笔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 第一,记叙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产生、完善的过程;第二,介绍了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所进行的争论; 第三,列举了学术界对此理论的高度评价;第四,阐发了此理论的重大影响及其在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
家范、法言集注、太玄集注、潜虚、老子道德论述要[宋] 司马光 著,张晨光,史伟,刘韶军,刘力耘,方诚峰 ... 校本书收录司马光的《家范》《法言集注》《太玄集注》《潜虚》和《老子道德论述要》五种,全部为子部书。《家范》为司马光杂采经史,搜集古圣贤居家之嘉言懿行编成,凡十卷十九门,自祖、父、母至妾、乳母,并有论说。对家庭中不同身份、不同成员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也反映了司马光的齐家理念。司马光对扬雄之学非常重视,于扬雄《太玄》《法言》皆有注,《法言集注》《太玄集注》即为其汇集前人所作,并自为疏解之“集注”,属于司马光在学术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比较突出地反映了司马光的学术思想。《潜虚》一卷,为司马光未完之作,却反映了司马光对整个宇宙、时空的认识,结合《资治通鉴》等著作,能更好地理解司马光的思想。《老子道德论述要》二卷,为司马光注《老子》之作,篇幅虽不大,却也是反映司马光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前人甚少注意。
-
古今中西交汇处的近代学术李帆 著在近代中国,“古今中西”四字构成关键词,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西方的要素相交汇,是这一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特质。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特质,以单篇论文结集的方式,分上、下两篇,从宏观、微观的不同角度入手,选取一系列学术个案,如上篇的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的戴震论,严复关于中西学术的论说,钱穆的史学理念,拉克伯里学说的进入中国,“文化形态史观”的东渐等,如下篇的刘师培研究的一些具体微观问题等,来表现近代中国的基本学术面貌,反映一代学术的变迁轨迹。
-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王学典,陈峰 著本书系探讨20世纪中国史学演变的专门之作。全书以史料派、史观派的分野作为内在线索,将百年中国史学分为1900—1929年、1929—1989年、1989—2000年三个时期,从“问题”出发,以“新史学”与“新汉学”的百年轮回为主线,主要立足于这一时段各派史家对史学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方法、门径上的分歧,进而就这种差异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勾勒出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填补了中国现代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
-
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林如鹏,宋献中,张振江,张小欣,李云飞 编《海外华人中国国情十讲》属“中外文明互鉴与中国国情发展系列”教材之一种,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华侨华人学生。书稿旨在给海外华人、特别是海外侨领系统讲述什么是中国。首先,从中华文化核心要义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过程两个视角,讲述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底色和根性。其次,讲述中国共产党是理解当代中国的钥匙,分析中国在政治和经济两个基本领域的基本制度,脱贫攻坚的人类奇迹。最后,讲述了海外华人和侨领们与西方社会交往过程中涉及较多、较为敏感同时也多被西方误解和质疑的民族、宗教和涉侨事务,论证“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合理、可能与可行。
-
中国瓷器史童书业 著《中国瓷器史》,选用的是童书业先生的瓷器史相关论集,按照时间的顺序,重新整理成册。 不仅仅是分析器物的特点、起源,更重在史籍记载与实物出土的对照情况,力求还原真正的中国瓷器发展史!其中参考大量自古以来的工艺美术类史料,此种大规模的引用研究,为工艺美术史上少见。
-
历史之源[英] 约翰·H.阿诺德 著,李里峰 译历史学家是在重建真相,还是在讲述故事?从古希腊历史学家的奇闻逸事到现代历史学家的各种研究方法,《历史之源/牛津通识读本》向我们阐述了我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如何演变的。通过一系列史例,作者阿诺德为我们揭示了研究历史和理解历史的方法。我们读完后定会无比兴奋,因为我们不仅能从中发掘过去,还能发掘自己。
-
历史学家刘修明纪念集马军 著刘修明(1940-2021)江苏滨海人,九三学社社员。1963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旋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91年起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史、史学理论研究。曾任《史林》杂志副主编、《社会科学报》常务副主编、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汉光武帝刘秀》《从崩溃到中兴》《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儒生与国运》《老子答客问》等,编有《毛泽东晚年过眼诗文录》、“话说中国”丛书等。 本书为刘修明先生的纪念文集。
-
榕村全集[清] 李光地 编,吴億燊,黄立一 校一、《泉州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收录对象为有关泉州的专门著作和泉州籍人士(包括长期寓居泉州的著名人物)著作,地域范围为泉州一府七县,即晋江(包括现在的晋江市、石狮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南安、惠安(包括泉港区)、同安(包括金门县)、安溪、永春、德化。成书下限为一九四九年九月以前(个别选题酌情下延)。选题内容以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政治、军事、科技、语言教育等文化典籍为主,以发掘珍本、孤本为重点,有全国性影响、学术价值高、富有原创性著作优先,兼及零散资料汇总。二、每种著作尽量收集不同版本进行比较,选择其中年代较早、内容完整、校刻精的版本为工作底本,并与有关史籍、笔记、文集、丛书参校,文字择善而从。三、尊重原著,作者原有注释与说明文字概予保留。后来增加者,则视其价值取舍。四、凡底本讹误衍漏,增字以[]表示,正字以()表示,难辨或无法补正的缺脱文字以口表示,明显错字径直改正,均不作校记。五、凡底本与其他版本文字差异,各有所长,取舍两难,或原文脱讹严重致点读困难,或史实明显错误者,正文仍从底本,而于篇末校勘记中说明。六、凡人名、地名、官名脱误者,均予改正,讹误而又查不到出处之人名、地名、官名及少数民族部落名同异译者,依原文不予改动。七、少数民族名称凡带有侮辱性的字样,除旧史中习见的泛称以外,均加引号以示区别,并于校记中说明。八、标点符号执行一九九六年实施的国家《标点符号用法》。文库点校循新版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例,一般不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
-
衣冠归晋钟思远 著《衣冠归晋:魏晋易代时期的蜀吴士人心态与文学》以“魏晋易代”为视域,探讨魏嘉平至太康时期蜀、吴两国士人降晋前后的政治、文化心态及其相关文学著述情况,内容分为三端:一是结合蜀、吴士人易代后面临的政治处境,综述两国士人群体代表的相关言行事迹及文学著述,考察特殊历史背景下两国士人心态的异同。二是对“谯周劝降”“李密写《陈情表》”“陈寿的易代史观与《三国志》笔法”“顾荣与张翰的不同仕途选择及经历”等蜀、吴易代士人中的典型个案进行解析,探讨它们在魏晋易代士人思想史、文化史中的意义和影响。三是对陆机、陆云、刘禅、孙皓等有名历史人物入晋事迹的考述,主要探讨二陆入洛动机、入洛时间、怀乡情感问题和蜀、吴末世主降晋前后的心态和遭遇。魏晋易代士人研究是魏晋文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界研究重点主要在该时期的曹魏士人群体,对蜀、吴两国降晋前后的士人心态和文章著述情况关注较少,对于蜀吴归晋士人的事迹文章与其易代心态之间的特殊关系评析有所不足,亦鲜及蜀吴士人整体心态之比较。因此,书中既包含有学术目前共同关切,也对于特定的历史、文学、文化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考察和研究,具有明确的学术意义,可用作相关领域专业研究人士的学术参考和普通文史爱好者的知识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