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二十七、二十八合辑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 编本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连续性出版物,在学术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本辑收录多篇讨论古代经济史、古代文化史和海交史的论文,亦有专题讨论考古文献所见早期中国,见解深刻,颇有新意。其他文章,诸如史料整理、书评等也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北京地域文化通览·东城卷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编东城区作为北京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迹,传承了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本书用“历史沿革”“坛庙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商业与手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七章的篇幅,对从元代到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时期内的东城文化进行了考证研究,全面具体地展现了东城地域文化中的显著特色,从侧面反映了北京作为五朝古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脉络,对完善北京历史文化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乔行简家世及生平研究顾旭明 何斌本书以南宋理宗朝宰相乔行简为研究对象,乔行简为浙江东阳人,学于吕祖谦之门,绍熙四年进士,著有《周礼总说》《孔山文集》。南宋理宗视乔行简为“股肱”,史家称其“历练老成,识量宏远”,但目前对乔行简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本书以史学专门史家族史进路,研究乔行简,以揭示南宋社会对浙江新兴士族形成及其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乔行简仕途历程与南宋朝廷的政治体制、乔行简思想学术对南宋学术文化及社会的影响等。
-
屈学文集谭家斌著屈原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也是我国第一位受到世界人民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开创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屈原其人其诗双璧生辉,享誉中外。屈原研究已成为当今的显学,被称为屈学。本书是一本关于屈原文化的个人文集。其中的40多篇文章全部是报刊公开发表过的。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主要是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的文章;第二部分:屈原与秭归,主要是屈原与秭归文化、景观等相关联的文章;第三部分:屈原故里研究,主要是研究、探讨屈原故里的专题文章;第四部分:端午文化,主要是与屈原相关的端午、龙舟、粽子等节日、风俗方面的文章;第五部分:屈姑研究,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女媭,屈原姊也。”从古至今,屈原故里秭归既有多处纪念女媭的建筑,又有称女媭为屈姑的习俗。屈姑研究也是屈原研究的组成部分;第六部分:附录,收录报刊对本书作者的专访、评价等文章。
-
暨南史学马建春本书为史学论文集,由暨南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马建春教授主编。书稿收录13篇论文,包括《阿喀美尼德帝国居鲁二世与马萨革泰人》《元代借贷利率研究》《清律“化外人有犯”条探析》等,论题涉中外史籍文献,元代利率、清律条例,以及敦煌艺术研究等,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技术清单”是多种、多类技术的集成。本报告选用国际机构研究报告、期刊检索系统中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中国政府正式发布的政策文件、经严格评审的研究报告等四类文献资料,建立了一个技术清单评估框架,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分为现有技术推广清单、技术需求清单、未来技术清单三部分。对应技术需求、技术推广、技术转移、技术研发等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体系的不同环节。
-
清代光绪朝前期海洋活动编年王颖 编本丛书以《清实录》为核心,结合官书、内档、方志、谱牒、稗史、笔记小说等,采用中国传统史学的编年史体裁,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结合考据学研究方法,去伪存真,考订史实,求同存异,并进行必要的注释,详细注明每一条清代海洋史文献资料的出处,便于相关研究者引用核查。本书详细搜辑清朝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间与海洋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以及海洋灾害等相关的内容,对当时的海洋历史进行展示。
-
后稷文化论集宫长为主编后稷是中国农业文化起步时期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周族的始祖,历史上关于后稷及周族起源的研究成果丰富,近现代以来,随着考古资料的大星发现,更使得学界对于后稷文化和先周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全书可以分为八个部分,其中、二、三部分,以研究先周文化起源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山西说的讨论;第四、五、六部分,以研究后稷文化问题为中心,侧重有关后稷神话、稷祀和历史的考察;第七、八两部分,前者辨析稷、粟包括野生高粱问题,后者关注农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
中古新语唐燮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多历史信息,主要因为时隔久远、祸乱相继等主客观因素而未能完整流传至今,成为所谓的历史之谜。本书从中选取“秦始皇的身世”“秦淮河的由来”“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与“桃花源究在何处”“聚讼纷纭:《木兰诗》的创作年代”“南陈的亡国”等80个历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严格围绕史料分析论述的形式和通俗简练的描述表达方式,或交代其来龙去脉,或分析其可能的走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获得对历史直观感性的了解,解开聚讼纷纭的历史疑点之余,也增加了历史知识。
-
陕西碑刻文献萃编吴敏霞等 编著本书收录陕西境内出土并现藏于陕西的代表性碑刻,计838种,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对其进行整理。碑刻按时代先后排序,上起东汉,下迄明清,对研究历史、文字、书法、艺术等均有较大的价值。每一方碑都著录有高清的图像、说明以及完整的释文,共计图版1千余幅,配有放大的细节图,辅以按语以及必要的校勘记。碑刻说明中则记录有碑的刻立时间、材质形制、书体、纹饰、流传存藏等,对读者了解该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