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藏族服饰艺术强桑 著藏民族生活劳作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这势必要求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人们必须穿戴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日渐完善的藏族服饰文化内涵非富,层次多样,既有一定的结构特征,又有许多等级和地域性的差别,还有一些特定的服饰制度。
-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崔荣荣,张竞琼 著《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对近代汉族的民间服饰作了详细的介绍。古老纯朴、绚烂精美的民间服饰是典型东方韵味的民俗文化主流代表,极具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理论内涵,其以精湛的手工技艺结合传统习俗来表现民间传统民俗观念和精神内涵,最大的特点是以汉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为基础,显现汉民族个性和审美习俗“活”的方面。以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可以认为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李树江,王正伟 主编《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套装共7册)》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回族民俗学王正伟 著《回族民俗学(共5册)》初版名为《回族民俗学概论》,自1994年出版发行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曾多次重印重版。本套丛书的读者定位为回族文化普及读物,不仅适合于全国各地回族同胞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本民族民俗,也有助于汉族、其他少数民族群众了解回够文化、尊重回族民俗。《回族民俗学(共5册)》的推广发行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意义。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空间分布较为广泛的少数民族。《回族民俗学(共5册)》作者(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以开阔的视野、生动的第一手资料阐述了三方面的内容:民俗的来源、回族民俗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回族民俗的特点。
-
知道余秋雨 等著“扬州讲坛”是经扬州市领导与星云大师共同商定,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建设人文扬州的国内最高层次的文化大讲坛。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在新落成的鉴真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开讲。主讲者多是星云大师直接邀请的中国文化界的名家名嘴。开讲以来,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
上海国际展览会精粹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会展办公室 编《上海国际展览会精粹》介绍的60个上海国际展览会项目都是上海国际展览会的精华。上海会展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己进入了质量全面提升的阶段,特别是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会,随着上海经济发展,项目规椟也随之不断扩大。008年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会项目为544个,总展出面积707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4个,总展出面积596.7万平方米,境外参展比例达到了24.5%。一批大型展览会项目脱颖而出,5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展览会项目己达34个。上海的国际展览会的国际化、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特点更为凸现。
-
设计上海叶孝忠 著《设计上海》从设计、创意的角度重新诠释了上海这座城市。作为中国的设计之都,这里有最宽松激情的设计环境,这里也有最前卫并具国际视野的年轻设计师,《设计上海》就从设计环境与设计师入手,娓娓道来。全书分为上海设计新景、上海玩物、设计中国、创意人在上海、创意园区、品味空间(10栋最in建筑、10家最in设计餐馆、 10家最in设计商店、)、手感上海、创意市集、上海创意“家”等几部份。展现形式以图片、访谈、纪实为主。
-
东汽精神罗鸣 主编,陈世松 副主编2008年“5·12”特大地震使四川人面临人间少有的遭遇和处境,经受非同寻常的压力和考验,也显示出四川人前所未有的新精神和新境界。“东汽人”就是这种新精神和新境界的杰出代表。位于重灾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在地震中遭受巨大伤亡和惨重损失。面对灾难,东汽人团结一心,自立自强,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和生产自救。在厂房已成废墟,余震连连不断的情况下,很快恢复生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产量高峰的东汽纪录。东汽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今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作出在全省深入开展学习“东汽精神”活动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东汽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东汽精神”的热潮。“东汽精神”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彰显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强音?显现了怎样的四川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并加以回答的问题。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东汽精神: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就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粗浅认识,是我们初步探索的一些成果。“东汽精神”是在三代东汽人的创业和拼搏中形成的。它首先体现为埋头苦干,负重自强,奋发才智,敬业创新的主人翁首创精神,其次体现为坚韧执着,遇大难而不屈,处逆境而不挠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再次,它也体现了心齐、气盛、劲足,凝聚力强,豁达包容的和谐团队精神。最后,它也是四川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坚定实践者的写照。总之,它集中地体现了四川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集中地体现了四川人特有的群体文化性格:既勤劳、勇敢、果毅、刚强,又诚信、多智、谦和、开放;既敢于担当,坚忍不拔,又倾情感恩,乐观幽默。这种巴蜀人刚柔相济的群体文化性格经过大灾难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体现,展现出新的光辉。当前我省面临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重大历史使命。国际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增加,国内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业已凸显。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深入学习和大力弘扬“东汽精神”,对于团结和鼓舞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具有重大意义。学习“东汽精神”,就是要学习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精神。面对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严重伤亡和重大损失,东汽人不屈不挠、坚韧顽强,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开展抗灾自救,在大灾之年完成创历史纪录的108亿元产值,以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大地震震痛了中国,四川人感动了世界。坚强、乐观、坚韧、自立的四川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赢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迎来了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这将是一场不亚于抗震救灾的重大考验。越是困难,越是要学习东汽人那种在困难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变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恢复和重建美好家园。学习“东汽精神”,就是要学习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从“一根麻绳创新业”到“做行商、吃杂粮、创名牌、争大上”,从20世纪80年代顶着压力试制30万千瓦汽轮机到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多电并举”,东汽40余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奋斗史。正是这种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东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国内外同行惊叹的奇迹。当前,我省正面临肩负加快重建和加快发展两副重担,尤其需要学习东汽人坚忍不拔、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以激励全省各族人民斗志,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进程。学习“东汽精神”,就是要学习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开拓精神。作为地处内陆盆地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工业基地,东汽数十年如一日在机制、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创新突破,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以自主研发推动产品更新,以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巨人”。四川作为西部农业大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受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困难多、压力大、任务重。特殊的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以东汽人为榜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为灵魂、以超越为目标,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为四川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在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学习“东汽精神”活动的决定》公布后,省社科院及时动员、组织全院科研人员和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东汽精神”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鉴于当前详尽阐述、深入解读东汽精神的理论著述较为缺乏,我们组建课题组,深入东汽公司开展调研活动,以“东汽精神”为榜样,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撰成《东汽精神: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希望能对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东汽精神”活动有所帮助。由于我们自身还处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对“东汽精神”的领会有待深入;加之理论功底有限,时间匆忙,书中反映的仅是我们目前的心得体会,肯定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欢迎读者批评指正。如果《东汽精神: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的出版能在当前我省开展的学习“东汽精神”活动中发挥作用,我们也就感到十分欣慰了。
-
浦东古旧书经眼录柴志光 主编《浦东古旧书经眼录》,是“浦东文化丛书”的第三种,之前已出版《上海浦东民间收藏》(第一种)和《浦东石建筑踏访记》(第二种)。丛书的最后一种是《浦东名人书简百通》,也会相继出版,从而以多角度来揭示现代化浦东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底蕴。《浦东古旧书经眼录》,主要是谈古旧书的,分为明代刻本、清代刻本、民国线装本、民国平装本和历代稿本抄本五类,以线装版本为主。其实,以纸质版本形式出现的,除了以上五类外,还应有报纸、期刊等。在浦东区域内,也曾出现过不少这类纸质载体,但较之古旧书版本显得比较零星,不像古旧书版本基本已成一个“体系”,因此原本应放在此书中的“报纸期刊类”也便被剔除在外了。当然,在浦东区域曾出现过的这部分“文化遗产”,也还是很值得去研究的,此书难担此任,也便只好把担子放在后来者的肩上,期待继续努力了!古旧书版本,特别是明刻本和清刻本,都是罕见的善本,已经很少露脸了。虽然在私人藏家手中有若干零星藏品,但数量少之又少;在公家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内虽有一定数量的藏品,但已处在“严密”的保护之下,要想借出查阅,已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此书中虽记录有这类版本,但大多是日后出版的石印本或影印本,以此方式进行介绍,也属不得已。全书共收各类版本160多种,基本涵盖了在浦东区域曾经出现过的版本。这些版本包括明代刻本13种,清代刻本56种,民国线装本34种,民国平装本46种,历代稿本抄本13种,清刻本是此书的“重头戏”,很有“看头”。书末,专门设置了一个附录:《著录历代浦东人著作目录》,内行人一看便知是份较为完整、且有价值的书目资料,把它整理得如此齐全是很少见的,足可当作继续版本研究的一条路径。另外,在附录中还设有著作和作者两个索引,索引的范围,除正文外,还把《艺文志》著录的历代浦东人及其著作囊括了进去。在这类有着工具书性质的图书中,如果少了索引,那就会感到一头雾水,是很难受的。全书收有各种能见到的上海浦东地区的古旧书籍近百种,对了解浦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浦东古旧书经眼录》为“浦东文化丛书”中的第三种。
-
民族记忆与地域情韵武文,武圣华 著《民族记忆与地域情韵:中国西部原生态文化论稿》是一部以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为坐标,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和文化哲学的理论对中国西部民间原生态文化进行的密码解译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西部民间原生态文化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展现其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与无可抗拒的精神冲击波。中国西部是华夏与南苗繁衍生息的最早地区,历史悠久而古朴,文化深厚而博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西部民族在继承先民遗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为我们营造了一片广袤肥沃的原生态文化圈。其特点具有极大的奠基性、代表性、包容性、多元性,呈现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独特精神,成为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全书包括“七大”主题,涉及大量的历史文献、民俗与民间文学文本、考古资料以及至今存活的文化叙事。全书通过探源与揭秘,彰显了西部民间文化的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合一的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