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上海吃相本社 编著上海人喜欢吃,不一定天天泡在餐厅里,但要好吃的,即使普通人家的青菜萝卜、小鱼小肉也色香 味俱全。正宗大菜都叫小吃吃,而有时候“吃点小吃”,却算得上一顿正餐,小吃其实也是大吃。上海的小吃从阳春面到生煎馒头,虾肉烧卖、出名的店做工精细,一点不比做大餐省工夫。上海人爱吃,小户人家有精打细算的享乐、花小钱吃大菜;富裕而有口味的人则倾向时髦,吃的品质要好,坐的地方最好是当年白崇禧在汾阳路的花园洋房,或者宋子文在衡山路上的别墅房子。 但不管吃什么,怎么吃,真正的老吃客都不会给自己的口味打折扣。
-
走进上海大剧院钱世锦著这套丛书命名为“大艺术”就是想与一般的艺术丛书有所区别。我们走出纯艺术的框架,把艺术的视野扩展到最广阔的领域,把艺术的触角伸展到过去人们并不认为是艺术的层面;同时,用更新颖的观念,更丰富的视角,更多样的形式来讨论艺术,力图给人不拘一格、耳目一新之感。我们时常在报刊、电视上看到有关上海大剧院的介绍和报道,而这只是记者和观众眼中的大剧院。本书作者身兼大剧院副总经理和艺术总监之职,参与了大剧院的筹建和后来的演出经营。作为一名完全的知情者,作者站在大剧院的立场上,把大剧院演出、管理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内部”故事汇编成书,让我们领略到其中浓厚的现代文化艺术气息。
-
中国南京云锦黄能馥主编《中国南京云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富有创意,概括起来,有这样三大特点: 一是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的新框架。该书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近600幅云锦实物图片中精选出200余幅最具代表性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后,分成历史源流、科技内涵、文化艺术价值三个部分。首先,以一幅幅珍贵的实物图片展示了南京云锦由产生、发展到鼎盛、衰落的历史轨迹;接着,以库缎、库金、织锦、妆花四个种类的实物图片展现了云锦工艺的辉煌成就;最后,该书以各种寓意深刻的云锦图案,如龙、凤、莲花、鱼、石榴等等,再现了云锦的华贵壮美。 二是汇集了大量南京云锦的新资料。该书搜集的云锦图片资料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西藏自治区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明十三陵博物馆、南京云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堪称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南京云锦的集大成之作。 三是该书根据新发现的资料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如将云锦的源头确定在战国,将云锦在南京的出现定在三国的孙吴时期,将云锦名称的历史由来定在西晋,并且认为云锦是这一时期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等等。这些观点均体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
-
我的堪卓玛温普林著在那东山顶上,升起了皎洁的月亮,美丽姑娘的脸蛋,又清现在我的心上。《我的堪卓玛》使我们这些愚笨的人把他和那些到处传介西藏、解说西藏、还有贩卖西藏的人很容易地分辨开来了,那些大喊;西藏,我梦想的家园的人,却在藏族人津津有味吃生肉时极力掩盖他的厌恶和鄙视,那些流着泪和藏族同胞拥抱后赶紧在泉水中不停洗手的人,还有那么多挂着廉价照相机让乞丐在街头摆造型的大师们,面对如此宁静、宽容的眼神时,已汗颜津津了。
-
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佟洵编著《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一书,在体例上,和此前出版的《佛教与北京寺庙文化》、《基督教与北京教学文化》保持一致,在内容安排上,突出了伊斯兰教在中国和北京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北京地区的清真寺和阿訇的活动,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具体表现,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该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以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訇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叙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信佛一个长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情况和清真寺文化景观展现在人们面前。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使人们具体地了解了伊斯兰教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其次,书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和阿訇的情况,使人们对伊斯兰宗教文化有了具体的了解。第三,书中介绍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使人们对北京地区清真寺文化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统治阶级的宗教政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藏青诱惑阿超著《藏青诱惑》记录了阿超作为一名“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背包族旅行者,近年来十多次进入藏区闯荡的奇特经历。其中包括川藏线上徒步荒野,拦塔顺风车的羁旅穷愁;滇藏线一辆东风卡车上与一大群藏族朝佛者唇齿相依风雨为伴的漂泊岁月,被关在一辆邮车内穿越喜马拉雅腹地到达中尼边境的故事等等。
-
到东北看二人转马秋芬著马秋芬,女,国家一级作家。曾当过知青、文学编辑。先后毕业于中国鲁迅文学院、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曾出版长篇小说《阴阳角》,出版《远去的冰排》、《雪梦》等多部小说集及长篇文化散文《老沈阳》等。曾获全国、东北地区、辽宁省权威部门颁发的文学大奖。现系沈阳市文联专业作家。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沈阳市作协主席。本书记录了东北二人转的命运,可以由从“低俗文化”到“流行文化”到“高雅文化”的转变来概括。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二人转一直流行在民间底层的土俗文化;“文革”时期,它是被批判,被压制,却顽强地从民间底层钻出来的“死不了”;20世纪80年代,二人转虽然有了它的合法舞台,却被商业流行文化挤到大众视野的边缘;20世纪90年代,东北小品,这个由二人转变异出来的喜剧形式,通过电视传媒进入大众娱乐文化的主流,并使崭露头角的二人转表演者赵本山成为大牌娱乐明星;到了今天,赵本山又利用他明星的号召力,为二人转修建艺术学府,将这个挣扎中的民间艺术形式请进高雅文化的殿堂。二人转经历的这个由低到高的命运轨迹,具有无法预料的戏剧性,有如一个传奇故事。
-
十个人的北京城田茜,张学军等编著北京——北平——北京,仅从名称上看,京都就一直在飘摇晃动之中。在这历史的变迁中,多少人沿着这条轨迹沉沉浮浮。可以说,近代以来,就都一直就是中国人心中不灭的情结。不入京师,犹如锦衣夜行。因此,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位有影响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与北京城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虽然这些进入北京城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有的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艺梦想……但当他们在北京奋斗的时候,北京城已经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他们的心头也留下了北京城不灭的烙印……<
-
海纳百川熊月之,周武主编;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编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它渗透于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城市的持续发展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培育城市精神,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科教兴市与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需要。<
-
江西戏曲文化史龚国光著繁荣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西号称“戏曲之乡”,所谓“戏曲之乡”,不仅是说它的兴盛与繁荣,而是指赣地本土文化在其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生动演示了中国戏曲这一艺术形态从发生到成熟直至鼎盛的整个动态的历史进程,为人们立体反观中国戏曲发展史的历程,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视角,也为戏曲文化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