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
-
鄂温克族敖包文化研究乌日乌特《北冰洋研究》是由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份关于北冰洋研究的学术刊物。
-
盐与海洋文化俞渊全书的第一部分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切入,分别从盐的概念、盐与生命、盐与健康,盐与工业,盐与社会五个方面对盐进行详细论述。向读者阐明了盐的概念,展现了盐在自然界当中的存在方式,介绍了盐在工业生产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应用场景,揭示了盐之于人类社会乃至世间万物生灵的重要意义。盐不仅见证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见证了人类历史的进程。那么在接下来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们将踏入历史长河之中,对中国盐政史、盐官史、盐技史、盐产史做了梳理,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中国历史上有关盐的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并沿着历史的脉络去慢慢品味历史当中的盐事,让历史照进现实。第三部分则以盐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盐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环节为出发点,阐述盐业专卖制度的主要变迁、特点,概述了历史上主要的盐场,阐述了不同盐场的运输线路,总结了盐产和运输线路上的所形成的聚落和城市。最后部分是以文化为着眼点,讲述了神奇的盐字传说、丰富多彩的“盐”语、五花八门的盐俗、灿烂隽永的文学创作以及为合理利用盐资源而奋斗抗争的古圣先贤。
-
这是我们的北京!肖琨 著,文俊 绘本书是“这是我们的城”青少年城市人文读本系列其中一册。作者从代表性的风物、建筑、生活场景入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清新活泼的插图,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城市特征、代表建筑、传统和都市生活,对街道、博物馆、公园、建筑、车辆、居民生活等北京城的样貌展开细致描绘。包含城市全景、北京中轴线、胡同四季等三个大折页。在主文叙述外,埋藏知识点,在大插画中,埋藏局部故事,让家长孩子在不断发现中阅读。本书既是亲子共读的原创城市通识绘本,也可作为广大普通读者的城市人文绘本。
-
清代广州旅本[美]嘉约翰 著,[美]李国庆、陈垚 译这本小书,堪称19世纪的广州“旅游攻略”,其所记掌故饶有趣味。作者美国医生嘉约翰是一位曾在广州生活了40多年的“活地图”,不仅在书中介绍了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著名景点与娱乐项目,还贴心地提供了交通、邮政、货币兑换等实用信息,更定制了一日游、多日游的旅游线路。该“旅游攻略”当时因大受外国游客欢迎,曾多次再版。书中所记旧貌,亦可与今日广州新貌相映成趣。
-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扶持政策研究陈亮亮 著本书分析了改革开放至今四十余年我国民族经济扶持政策的演进过程,包括政策思想的发展脉络的分析,分别从财政、税收、金融、工业、农牧林业、边贸、对口支援和扶贫等具体类别对政策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以民族八省区近十年左右的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现状,接着分别从三次产业占比、工业结构和三大需求这三个角度来解析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要素,理清从经济扶持政策到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别从财政、税收和金融三个角度分析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中抽取出适应全部民族地区的新的思考,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
中国神话陶阳 编这部精品神话集中既有关于天、地、人类起源和中国几十个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也有流布在中国山川大地上关于生与死、爱与恨、民俗与文化的相关故事。全书300多篇,涵盖我国众多民族的口头活形态神话,作者择优选取,忠实记录了口头流传的神话真品,同时也关照到很多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和类型性的作品,全书叙述优美,包含丰富的文化史价值,又是优美的文艺读物,是一部与古希腊神话、埃及神话、罗马神话、希伯来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毫不逊色且品种齐全的中国神话精品。
-
敦煌吐鲁番文献里的俗语词研究黄幼莲敦煌吐鲁番文献是华夏文明内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结晶,在这里汉文化不仅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而且其自身的各种思想潮流也在不断调适、整合。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打开以后,数量多达7万余件的古代写本重现于世,其中包括大量佛经和语言学资料。这些敦煌文献足以改写中国文学史,并极大地推进汉语言研究的进程。作者通过对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俗语词进行考证和研究,挖掘出这些俗语词与现今闽南话的联系,证实了文献中的部分俗语词仍保留在闽南方言中,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文明的交流和变迁历程。
-
天上人间李松涛四时烟火,陶染成俗,从历史深处,听到今天的故事。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是炎黄子孙,为何要怀疑伏羲女娲的神话?天圆地方的天坛地坛,建在北京城的哪里?今日香港铜锣湾大坑中秋节的舞火龙,为何有东汉大傩驱疫的遗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我们华人的生活里代代相传。口头传说的神话历史,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都在今天的日常里活色生香。
-
中国的风俗与岁时[美]何乐益,[英]裴丽珠,[俄]米托发诺 著,杨沁,王玉冰 译本书是由两本译著合成。其中《中国的风俗》记载了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国传统的岁时节俗,还穿插了玉皇大帝、临水夫人、观音等民间神灵在诞辰时祭祀活动,以及官方主导的立春鞭春牛、东岳大帝诞、城隍诞等祭祀典礼。《岁时》以月份为序,分十二章描述中国人的日常信仰实践和岁时节日活动。 丛书简介:“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从海外藏的中国民俗文献精选出16种进行整理、翻译、出版,,涵盖了文本、图像与实物三大类别的民俗文献资料。内容为海外馆藏中国民俗珍贵的图片文献,包括耕织图、外销画、契约文书、民间神灵雕像、明清官文等,以及西方来华传教士、探险家、汉学家的中国民俗志著作,记录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主编:王霄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民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骨干成员,《文化遗产》杂志副主编。德国汉学学会(DVCS)、欧洲汉学学会(EACS)、欧洲中国写本研究会(EASCM)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中国民间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外人类学的中国研究等。在母语汉语之外,熟练掌握了德语、英语、日语三门外语,已出版汉语著作(含合著和编著)7部,德文和英文著作各1部,并在国内外杂志及学术出版物上发表中、德、英、日文学术论文50余篇。书目:1.《海外藏元明清三代耕织图》2.《日本藏明清时期中日贸易相关民俗资料选编》3.《德国和捷克藏贵州“苗图”》4.《德国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5.《荷兰莱顿民族学博物馆藏福建民俗文物》6.《法国拉罗谢尔藏清代外销画》7.《中国纪行》8.《中国童话》9.《明清风俗类官文选》10.《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11.《近世中国民间故事》12.《北京的歌谣》13.《汉语谚语俗语集》14.《燕影剧:晚清北京皮影戏唱本》15.《中国的风俗与岁时》16.《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目录选译》
-
何以直根杜学文山西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为其形成、发展、演进与壮大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巨大贡献,形成了延绵接续、生生不息、从无中断的文明形态,至今仍闪射着动人的光芒,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本书从山西与中华文明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华夏文明形成的演进、陶寺——华夏文明的形成、创世神话与传说中的山西、山西地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等方面阐释山西与华夏文明、中华文明的深厚关系。读者从中可以触摸历史的脉络,感受古老文明的活化形态,回顾人类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及走向未来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