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魔幻之约骆飞著文/摄影本书反映的是9·11事件之前的美国,对美国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做了主体的扫描,图片精美,文章活泼,共24章。
-
文化研究导论(英)Elaine Baldwin等著本书强调了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由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涵盖了文化研究最主要的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化理论,阐述了文化概念的不同含义,语言、符号、广告、艺术、电视等文化载体的交流与表达功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文化中存在的权力与平等问题。第二部分集中讨论了一些重要的文化研究领域,对文化的地理分布与历史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对文化的影响、政治与文化的联系、人体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不同阶层、种族与年龄的亚文化现象、视觉文化与视觉表达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涉及多个学科、包括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数字、图表、评论、示例等多种手段进行讲解,同时每章都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方便,是一部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基础教材。本书适合于文化研究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
文化研究陶东风等主编主题研讨(1)身体、文化、政治1、周宪 社会空间中的身体审美化 2、叶舒宪 身体的神话与神话的身体 3、苏滨 艺术形象的社会构造:以20世界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身体形象为例 4、孙萌 看与被看之间:华人女性与窥视快感 5、刘复生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身体修辞:以《我是太阳》、《亮剑》为例(2) 评语分析:理论与中国(上)(吴冠军先生主持)1、艾伦·卢克(Allan Luke) 超越科学和意识形态批判: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诸种发展 2、恩内斯特·拉克劳(Ernesto Lacla...
-
向古人借智慧龚鹏程著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类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作者简介:龚鹏程,1956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院长等职。著书四十余种,主编刊书数百种。目录PARTONE经典与现代何谓“最低国学书目”从经典借取古人智慧如何打破固定的思考方式由经典中了解“理性”如何阅读经典PARTTWO经典杂谈思想篇《易经》《论语》《老子》《人物志》《近思录》《庄子》《传习录》《四存篇》《盐铁论》《明夷待访录》《韩非子》生活篇《茶经》《觞政》人生哲学篇《菜根谭》《醉古堂剑扫》《太上感应篇》文学篇《唐诗三百首》《花间集》《红楼梦》《诗品》《古文辞类纂》《沧浪诗话》《人间词话》宗教篇不像宗教宗教天台、华严、禅《华严金狮子章》《金刚经》、《六祖坛经》、《景德传灯录》《观世音普门品》艺术篇《艺概》《书谱》《画谱》《园冶》PARTTHERR经典常谈谈经典常谈附朱自清《经典常谈》
-
原道陈明,朱汉民主编中国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文化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应该是什么?原道即是找路,找一条通向精神家园的路。它不只是一种姿态、一种渴望、一种信念,也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行动。所谓“道,行之而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世界上本没有路,走是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为已坚持了十年的思想学术刊物,以期强烈的价值追求和鲜明的思想立场,在学术界思想界具有相当影响。第十一辑《原道》以较大篇幅对去年底举办的创刊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做了全面展示,能够反应当代思想流派对传统尤其是儒学的共识与分歧。
-
文化——再造社会科学(英)马克·J.史密斯(Mark J.Smith)著;张美川译文化,一方面几乎吸引了现代社会科学所有领域的目光,好像已经成了大多数舞台一成不变的布景。而另一方面,在文化转向论者那里,对于文化的再认知成为一个全新的旅程,似乎我们压根就不懂得文化。确实,在当代的语境下,恐怕没有什么社会科学概念比“文化”更流行、更多变、也更令人费解的了。如果单凭这本名曰《文化》100余页书的表达,我们对于文化的困惑便倏然而解,恐怕是困难的,虽然受限于篇幅,作者无法展开宏大的对于文化的解析,但他对于各种复杂繁复素材的驾驭和总括,对于观点的清晰论证,仍然使我们对于其学识功底叹服不已,作者的后学科方案是否能很好地解释文化转型或作者所说的“文化回潮”,暂且不论。他有效地使用福科、阿尔都赛等人的理论符号,对于正统的文化概念进行了颠覆,并对文化的平民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反驳精英对于现代文化大众世化即是低水平同化的指控。并强调了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实践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具有启示作用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站在西方学者的讨论立场来谈文化问题,其认识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他的许多观点具有非常明显的后现代理论的痕迹,未免失于偏重。而且,作者在论及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延伸研究时,对于相关的问题把握也不够准确。这些显然是作者的认识局限性造成的。对于这一点,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坚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取舍得当。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张旭东著本书是由作者在纽约大学的博士专题课和北京大学系列讲座基础上扩充、修订而成。全书从当代世界的价值冲突和文化认同危机着手,从观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的困扰当代文化理论的一系列核心问题和基本矛盾,如自我与他人、个别性与普遍性、文化系统间的比较与可比性、全球化与民间族国家,后现代时代的历史与主体,等等。本书不同于一般介绍西方当代文化批评理论的著作,不是描述形形色色的流行理论话语,而是深入当代西方文化意识、价值主体和权力观念的历史基础和哲学基础,对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政治,文化主体性的历史构造及其内在紧张进行系统的叙述和剖析。全书紧扣“市民一基督教世界的文化危机及其自我超越”这个线索,把西方现代性的政治、哲学和文化表述自我超越“这个线索,把西方现代性的政治、哲学和文化表述视为一种特殊的历史主体性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识。因此,本收中心章节的内容是⒈对康德一黑格尔的市民阶级自我意识及其哲学立法的再解读;⒉对尼采的哲学转折及其革命性意义的历史阐释;⒊对韦伯一施米特的法律、正治思想的批判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种种当代现象,如冷战后流行的“自由市场”、“普遍的个人”和“历史的终结”等意识形态话语做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富于批判性的分析,并特别着意揭示了这些“普遍主义”立场所力图掩盖的历史社会差异、文化和价值的冲突以及其内在的特殊主体的“自我肯定”意志。本书强调观念史批判的历史脉络,但岂时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直面当下的挑战。在处理西方经典理论文本的同时,作者鲜明地把阐发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作为全书的中心旨趣。在宏大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下,在错综复杂的思想脉络中,作者一再提出的问题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做中国人?如何展开当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如何重建自己的价值与生活世界,并由此创造性地介入世界历史性问题?<
-
多元文化主义(英)C.W.沃特森(Conrad William Watson)著;叶兴艺 译什么是多元文化主义?其产生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是什么?作为一种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有何特征?多元文化主义和教育改革、公共政策、宗教实践、国家认同、文化多样性、少数民族权利、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等等有何联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何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前景如何?沃特森的《多元文化主义》就是对上述问题的争论的描述、思索和评价,并试图作出一个清晰的阐述和确切的回答。 在沃特森看来,多元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观。其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历史观。再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教育理念。沃特森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内涵的丰富性原自其起源的复杂性。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在于:沃特森翔实地考察了不同政治和历史环境下的不同国家对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态度和重点,其中也涉及了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我们必须指出,由于作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观察角度,采取了不同的价值标准,其对中国的相关政策的评价未必中肯,为存其真更为展开严肃的学术探讨,本书的编者只在个别之处作了比较小的删改,基本保留了原貌,但是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并不赞同。在此需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对待西学秉持包容谦虚之心,但不能丧失批判精神,我们一方面要容纳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要批判地进行阅读、理性地加以辨别。在阅读中,取其精,去其讹,适宜地进行取舍。
-
维也纳,谁在跳舞?张耀工作室创意/图文为了忧伤而快乐地活着。打开维也纳的电话本,就像一本欧陆的百年历史。捷克族姓名占了四分之一,最多的叫Novak、Svoboda,还有叫Jelinek的七百个!这里曾经是一大帝国的首都现在剩下一群风度优美,喜欢感伤的维也纳人,他们的叹息就连金色大厅,连施特劳斯的华尔兹也无法安慰。需要咖啡馆,需要弗洛伊德来天天理解他们。
-
跨文化对话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本辑专号刊发了已故法兰西院士、近代中法文化关系开拓者之一阿兰·佩雷菲特、法兰西院士、中法文化年法方主席让—皮埃尔·雷米、学者型的作家兼思想家克里斯特娃、著名翻译家杜特莱等的文章和对话,刊登这些活跃在中西交汇处的文化精英之作,是因为他们的思考和成果,他们的文化行为、创作实践,以及他们的东方视野和中国情结,无不深刻的反映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东西会通的面貌,也会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发表在本辑的中国学者柳鸣九、许钧、杜青钢等的文章,则是对法国文化互动反馈的一种证词。他们对法兰西文化的钟爱和接纳,他们求知的真诚与执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法文化共融互补,携手并进的时代特点,我们乐意向读者推荐。此外,法国文化研究栏目内,《西方概念史引言》、《德里达、福柯、利科与书写之爱》对西方文别开生面的探析,《一种诗歌批评观念》对象征大师马拉美的哲学观照,也都值得一读。本集“海外专递”两文作者卡兰姆和苏盖先生,是当代法国知识界一直处于前沿思考和致力于实践的代表,他们对国际网络和巴黎名牌大学改革的刍议,正与本刊第13辑“大学改革论坛”中国学者的文章和议论相呼应,反映了中法知识界心气相通,中外文化血脉相连的一面,理应得到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