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日本侘寂[日] 大西克礼 著★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开山之作,研究“侘寂”的艺术理论经典★特别收录松尾芭蕉等古典俳句大师创作论,中文世界重磅译出,便于对照阅读★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比较文学教授王向远潜心精译、专文导读★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一种重新发现美、感受美的生活方式;理解侘寂,就是真正理解日本。★建筑师、设计师与产品经理们的创作理念之源,影响当代各个艺术领域的原点思维与原始答案。★当代生活中的侘寂之美——原研哉:美是克制,追求原始的“这样就好”。安藤忠雄:我想要作品像是没有任何多余元素的空白画布。山本耀司:穿着肃穆颜色的女人别有韵味。时装界,需要一点点昏暗。杉本博司:古老的事物,会转变成前卫的事物。侘——在阴暗处照亮美寂——从破灭中寻找真侘寂二字,包含日本美学的全部“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朱乐耕,韩子勇 编这套作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40年来研究生教学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可以说,这是40年研究生教育的成长史,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几代学人砥砺前行,传承学术和立德树人的光辉足迹。论文集和作品集以学科为经,以时间为纬,每学科又设教师篇和学生篇。论文集共7卷,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卷”“美术学卷”“音乐学卷”“舞蹈学卷”“电影电视艺术学卷”“戏剧戏曲学卷”“设计学卷”,每卷平均80余万字,共计约600万字;作品集共5卷,分别为“中国画卷”“书法篆刻卷”“油画卷”“版画摄影雕塑卷”“艺术设计文保卷”。通过这些厚重的研究和创作成果,相信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作品集(艺术设计·文保卷)》为作品集中的艺术设计文保卷。
-
日本色气[日] 九鬼周造,[日] 阿部次郎 著色气是——和服后露出的雪白颈项美妙的手,微微弯曲危险的美,生命的热力意气是——灰色调、冷色调潇洒身姿,白茶裤裙意气拥有过去,而生于未来“色气”“意气”与“粹”,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理论和身体话语,其初见于江户时代,诞生于町人阶层,脱胎于女性身体美学,可以说,这种独特的审美理论源自于社会底层在对抗礼教束缚和贵族审美之过程中燃起的一股生命力,是挣脱社会伦理之桎梏,从正统文化之罅隙中破壳而出的一种青春之美、叛逆之美、自由之美。本书收录九鬼周造《“意气”的构造》与阿部次郎《德川时代的文艺与色道》,两位日本哲学家以横跨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学的跨界研究角度,从江户时代的风俗、衣装、文学,到身体话语与情爱关系,解读日本文化中极具独创性与先锋性的美学观、身体观与情爱论,追溯其在历史文化中的萌芽与发展,从而发掘出“意气”“色气”“粹”等从日本本土文化中滋生而出的独特美学话语,探寻东方文化的生命活力与内在激情,堪称经典的东方美学理论研究。
-
非洲社会与文化孙丽华,韩红,穆育枫,蒋春生 著本套书一共有18个章节以及8个附录,每本书覆盖了六章内容。第一本书的六个章节名称为:非洲概况、非洲古代文明、非洲部族、非洲殖民史、非洲宗教、以及非洲节日和价值观。第二本书的六章分别关注了非洲电影、非洲语言、非洲食物、非洲艺术、非洲文学(一)和非洲文学(二)。第三本书包括以下六章内容:非洲文教事业和大众传媒、非洲经济(一)、非洲经济(二)、非洲旅游业、中国人在非洲(一)、以及中国人在非洲(二)。8个附录的内容分别是非洲历史大事记、非洲主要部族和人民、非洲独立时间表、非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非洲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洲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非洲各国旅游业和基础设施以及中国医疗队在非洲。
-
叶渭渠集叶渭渠 著,东莞市政协 编叶渭渠是我国著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专家。他长期致力于日本文学的译介、研究,为日本文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让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走向世界。《叶渭渠文集》收录了叶渭渠个人所作的100余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叶渭渠先生的生平及学术研究。
-
阅读中外艺术大师李德定 著《阅读中外艺术大师》精选了中外艺术目前有杰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大师,如马蒂斯、毕加索、王翚、夏圭等,通过对这些艺术大师的的精美作品的呈现与解读,来展示这些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与特色,并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阐述了专业的艺术史内容,道出了生动的艺术大师的故事,从而进行全面的艺术形式讲解和系统的艺术知识普及。全书的解读,注意呈现中外艺术大师们广阔的艺术创作,为了避免解读过于深奥,全书刻意回避了较为专业的艺术术语,力求通俗易懂。
-
东华大学2018/2019艺术硕士毕业作品集刘晨澍,林峰 编东华大学是全国32所首批设立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院校之一。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拥有时尚设计与创新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设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和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学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品质学科。基于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OBE),学院注重艺术硕士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设计教育的社会化,利用产学研紧密结合和校内、校外双导师教师队伍,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娴熟技艺和市场开拓能力。针对艺术硕士教学,学院积极倡导开放办学,努力拓展校企之间、校际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了具备深度合作基础的教学实习基地。
-
国博日历2020年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北京至元千禧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著1.本书借以日历记录月份的特殊属性,将中华文明的各时代灌入其中。将臻选出的代表文物按照时间发展的逻辑进行放置。翻开日历,呈现的是一年的每一天也是完整的历史进程。 2.本书选用的文物,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能够展示璀璨中华文明的重要文物。每件文物的图片、资料都经过了专家学者的严格把关。 3. 有出处更具设计的月份页:日历章节页的几何图案均选取于文物本身。图形及颜色取法明确(明黄、青金、荷花、蛋壳青),清丽活泼又不失庄重,彰显现代时尚与古典元素相结合的特点。 4. 内页文物图案尺寸变大,文物更加清晰,印刷精美,颜色鲜艳。页数显示数字即当天在一年中的天数,凸显时间紧迫。内页左侧的专色金渐变增加文物的历史厚重感。传统节日的字体均出自名家相关作品。每一页记录一件精美文物,具备收藏价值的同时,每一天都能认识珍贵的历史文物。内页右侧留白增加,为用户提供空间记录信息,增强实用性。 5.采用全新设计理念,遵循黄金分割比例;可以180度展开便于使用;每一处细节都有出处可寻。将东方美学设计与现代工业完美融合。来自全球一流的设计工作室操刀,曾获TDC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台湾金点设计奖、红点奖、HiiiTypography、米兰 A design、苏格兰国际海报节等奖项,收录于历年ADP亚太设计年鉴,梅赛德斯奔驰-中国设计年鉴等。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华文化的祠堂和祖庙,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蕞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这里收藏的140万余件藏品,类型多样、精彩绝伦,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从红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华龙,到诙谐传神的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纷呈的瓷器、书画、古籍善本,我们从馆藏文物中精选366件/套藏品,按代编为《国博日历》,呈诸于世。一册在手,宛若翻阅一部简练的物质文明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蕴藏在这些文物之中,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
口袋美术馆[意] 弗拉维娅·弗里杰里(Flavia Frigeri) 著,北寺 译贝尔特·莫里索以《摇篮》书写现代女性之诗 弗里达·卡罗在肖像中将内在自我与公众形象深度融合 路易丝·布尔乔亚通过巨型蜘蛛雕塑触碰母性话题禁忌 草间弥生用镜面和灯光创造出无限延展的宇宙本书聚焦于五十余位女性艺术家,其活跃时间从16世纪直至今日,她们的作品跨越多种媒材,触及各类主题,展现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不懈探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艺术家由被动接受关注的对象逐渐转变为主动创作者,在艺术史中,她们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古代狂想曲池泽夏树 著,庞丽波 译与五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人相比,与远在250代之前的祖先相比,人类精神的基本形态并没有什么不同。自称“古代狂”的男人从大英博物馆中选出中意的藏品,去探访创造它们的土地。本书记录了这一段段充满知识及智慧的有趣旅行。 作者从大英博物馆的馆藏物中选取13件镇馆之宝,透过叙述该作品的创作缘由以及所代表的美学,让读者了解到每个被珍藏文物的艺术之作的价值。作者更实地去探访该作品的创作起源地,如希腊、埃及、印度、加拿大、柬埔寨、越南、土耳其、爱尔兰等。透过作者的实地探访,细细地描绘出当地的景物,有些或许人事已非,但却仍能藉由景物的描述,让人了解每个作品所联系的浪漫情调、文化渊源,以及该作品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也藉此将过往的历史与现今生活串连起来。一般人去英国旅游,都会造访大英博物馆,才不枉此行。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虽然无法像作者那样深入的细细品味每个作品的精髓之处,甚至还特地飞到每个作品的创作起源地去寻根。但透过此书让我们日后去到大英博物馆不再走马看花,甚或在观赏作品时也能试着感受原创作者在创作时可能有的心境。透过此书让心灵也来趟不同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