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文化
-
日本结李小江“日本结”是一个象征,有双重寓意:团结,在“一亿总”的名义下抱团取暖,在开放的世界中极其排外;心结,不仅横亘在中日两国之间,也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本书是作者“地缘历史哲学”研究之开篇作,尝试将实地考察与文献阅读结合,力求在“人与自然”的基础关系中追索民族根性及其文化抉择,强化“地缘”意识,为传统的“历史哲学”搭建接地气的认识平台。 今天世界,一个地球一个人类村,仿佛孤悬中的日本;诸多民族国家仿佛列岛生民,再寻不到恣意扩张以缓解困境的地盘, 不得不在有限的生存空间中做出日趋收敛的选择——日本的意义因此凸现出来:它亘古至今的生存困境,折射出整个人类的困境;由此看“日本”的启示,就在它身处困境中的自觉\/不自觉、自律\/不自律、自治以及对自治的僭越……无论经验或教训,对今天的世界和未来人类生活,都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警示作用。
-
美国人的性格费孝通本书是著名学者费孝通的经典名作,包括了《美国人的性格》《初访美国》《访美掠影》三部分内容,是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及上世纪80年代重访美国的笔记和观 感,着重对比了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人与欧洲人的区别,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 用,有利于加强我们对我国和平崛起及东方文明的重建的思考。
-
淑女教育的昔与今关景媛本书以后女性主义为视角,以“性别—社会性别体系”学说为根本立场,借鉴“历史本体论”“和合论”“和谐合理性”等理论资源,辩证关照古今传统女性观念的演变,分析其得失。作者结合当下实际,提出重构“淑女教育”,以化解当代女性境遇危机和女性教育观现代性焦虑问题。
-
权力的餐桌(法)让–马克·阿尔贝从远古时代的希腊宴会,到路易十四的“至上餐桌”,到十九世纪的共和国宴会,到如今爱丽舍宫的第五共和国的晚宴,本书为读者细述了餐桌与权力的漫长历史。人们是如何在餐桌上实现了控制与驯服的?宴会的排位,是怎样实现了与会者的整合与分化的?宴会上饮酒的作用是什么?从餐桌的布置到盘中食物的选择,又是如何显示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划分的?从中你会发现,“菜”不仅仅是菜,还可以被赋予民族性和意识形态,成为文化武器,“吃”也不是个人的事儿,因为在吃的“规矩”和“意义”背后,总有需要达成的目的。因此,餐桌与美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一个刀枪不济的民族,可以通过一顿美食和一些美言来拯救自己的命运,而一些原本似乎根本无法共存的体制,却在鱼子酱和香槟酒的共享中却找到了和谐……几千年来,无数的王孙贵族和权力人物把餐桌当成谈判的工具、外交的手段,无论是颇有讲究的晚宴,还是别有含义的“农家菜”,他们在觥筹交错中,在餐桌文化特有的规则下,互相交流,互相吸引,互相征服。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我们可以了解这权力的餐桌和餐桌上的权力之间的关系,在欧洲,餐桌艺术是如何成为一种统治艺术的。
-
东亚文化环流十讲王勇本书为“东亚学书系”之一。本书从艺术之环流、东亚血缘之交融、东亚的“蚕桑之路”、东亚的“书籍之路”、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东亚镜像中的天台圣地、东亚语境中的“西湖意象”、东亚视野中的“汉字”词源、东亚语脉中的“天皇”考源以及东亚笔谈文献10个主题,以新颖的视角、丰赡的史料,追述东亚文化发源、传承、流播、变异、融合、再生的轨迹。本书理论观点创新、史料考据严谨、语言流畅优美、图片丰富珍贵,可供供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
-
东方服饰研究华梅 等《东方服饰研究》以东方服饰设计审美为主题,从设计、审美、文献三个角度,运用以文释图、以图证史、文图互证的研究手段,结合文献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图像学、结构学、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东方服饰设计审美的特性以及形成这种特性的原因,阐明了东方文化的构成模式、东方人的文化精神与着装理念,并对东方服饰设计的纹样内涵、物质基础、成型要素、色彩理念做出了科学的探究,尤其是对东方服饰设计的审美对象、审美价值以及西方着装理念对东方服饰审美观的影响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填补了东方服饰艺术研究的一项空白。
-
世界节日大观STEVE DAVEY体验世界文化之旅阅读文库 世界节日大观
-
感同身受董少新本书共收入论文15篇。本书主题属于跨学科性质,尝试利用人类学领域中的感官感觉研究方法,分析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般历史现象,希望感官感觉研究方法的引入,能够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同时也希望跨区域的文化交流研究方法也能够给感官感觉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研究内容。
-
中国与欧洲文明沈福伟千百年来,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形成了文明互鉴的格局,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文明史上共同谱写了光辉璀璨的篇章。著名历史学家沈福伟教授的文明史著作《中国与欧洲文明》通过梳理过去的历史,来突出欧洲之外的一个文明古国所曾起过的作用,借此阐明创造文明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而不能只是少数几个民族、国家。
-
披头士对英美流行文化的影响王倩本书对披头士这个乐队的生活方式和披头士乐迷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个时代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当下某种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应该说,所谓的“披头士文化”包括这一切,也远远大于这一切。“披头士文化”并非一个死去僵化的尸体,而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运动的意义结构体,它召唤着新的意义的加入。通过描述表面和深层次上的现象,展现文化背后一种社会结构和人存在意愿的变迁。因为在笔者看来,发生在披头士文化上的复杂性和冲突性从很大程度上说也是20世纪后半叶整个流行文化的一个总体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