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当头棒喝王海著王海打假唤起了中国的消费者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功不可没。他尤其向我国的司法界提出了是依法办事,还是依传统的道德办事的问题……我们这个社会正需要一些人从道德方面带头,逐渐改变不良的风气,为大家建成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预祝王海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因“打假”、“假打”而成为著名人物的王海,近日又因新作《当头棒喝——我们为什么不思考更多》的出版而受到人们关注。在这本书中,他向人们坦陈了他“打假”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打假维权,还有他的思考与困惑……
-
出位瘦马著本书包括听说绿色女人来了、换一张脸见人、男人有钱、恋爱成本、某年某月某日某男某女、网上的第三只眼睛、你的领口有多白、时尚词条等随笔作品20余篇。
-
时尚我的家时尚杂志社 编暂缺简介...
-
新加坡精神韦红著任何民族精神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加坡精神同样如此。新加坡精神的形成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独特的生存空间。新加坡国土面积仅647.5平方公里,人口却有304万(1996年数字),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700人,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第二,移民社会。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社。第三,华人传统文化。华人是最早来到新加坡的民族之一,自19世纪以来一直占人口的大部分。第四,西方文化。新加坡社会中的西方文化主要来自于英国文化。以上四个因素形成了新加坡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现代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使新加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民族精神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在性,不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往往需要国家领导人的因势利导。新加坡民族精神之所以能结出丰硕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引导的结果。大家在本书中将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媚俗通行证黄集伟著这是一本语词笔记。
-
传统下的独白李敖著这本书共包括二十篇文字,篇篇都是名副其实的“杂”文,有的谈男人的爱情、有的谈女人的衣裳、有的谈妈妈的梦幻、有的谈法律的荒谬、有的谈不讨老婆的“不亦快哉”……各文的性质虽是杂拌儿,但是贯串这杂拌儿的却是一点反抗传统、藐视传统的态度。这种反抗和藐视,对我说来,颇有孤独之感,所以千言万语,总觉得是个人的“独白”。
-
唐学与唐诗查屏球著本书通过钩稽相关历史资料,考察了中唐“春秋学派”形成与的过程,说明一家私学如何进入以科场为代表的官学体系之中,具体考索了中唐诗人与这一学派与学风之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晚唐主要的诗歌流派与诗歌风格形成的学术背景,从学术思潮、学术方法、上人知识结构诸方面分析了中晚唐学风的转变对诗风演变的具体影响、并从这一角度对中晚唐诗歌的审美特征作了新的阐释。<
-
跨文化对话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二十一世纪即将来到,人们都在思考未来。意大利著名思想家恩贝托·埃柯在1999年纪念波洛那大学成立九百周年的大会主题演讲中提出,欧洲大陆第三个千年的目标是“差别共存与相互尊重”,他认为人们发现的差别越多,能够承认和尊重的差别越多,就能更好地相聚三种相互理解的氛围之中。但是,在承认差别的情况下,人类如何沟通呢?人们可以用一种共同语言来讲述差别吗?物理、数学语言似乎是一种通用语言,但它真能完全脱离它所归属的文化吗?要真正理解法国数学学派和中医,不用法语和汉语行吗?埃柯提的问题很有启发性。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能生物,同则不继”颇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和协调各种差别的“礼乐”精神一定会成为人类第三个千年实现“差别共存”的重要精神资源。法国思想家德里达于1999年末发表了他长期思考的《世纪与宽恕》一文,通过对“宽恕”一词的字源探讨、词义辩析以及应用的误区等研究,论述了作为人类沟通主要手段的语言所存在的模糊性、歧义性和难于避免的、有意无意的误用和误读。参加本辑圆桌会议的学者关注未来世纪人类精神生活的问题。台湾辅仁大学李震教授强调人性的复归,英国伯明翰大学邓守成教授预见到二十一世纪有形的、体制的宗教影响力会越来越小,而无形的宗教经验与认同则可能越来越深,因此希望宗教在未来世纪的对话有益于抵抗社会异化和民族主义带来的危机。青年思想家刘小枫博士指出二十一世纪的根本问题是找不到一个公认的、有共识的政治精神基础,因此,人们不可避免地还会面临一个精神冲突的时代。他强调必须充分认识西方精神的现代分裂及其在新的语境中对自己的不断重新解释,中国文化更新的希望就在于深入理解西方思想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自己。汤一介教授将数千年的旧传统和几十年来造就的新传统结合在一起,分析了当世权力崇拜和金钱拜物教所形成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及其在二十一世纪的可能走向并指出了美德和信仰所能提供的善的选择。钱文忠先生则对以上讨论作了很具特色的回应。这一辑的文章大体都是围绕着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来发言的。法国驻中国大使毛磊先生强调了在双方的对话中认识自己;梁燕城教授提出在长久零碎化和离散之后,需要一个重新建构的时代;谢夫莱尔教授指出人性是同一的,所有人都是某种人类文化的载体,应该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平等的尊严,钟西进、顾彬两位教授则从跨学科、跨文化的高度讨论了二十一世纪即将到来的一些文化问题。
-
侵入与接替张鸿雁著《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对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发展规律进行了全面研究,并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从理论与实践的意义上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全书自成体系,逻辑严谨,以全新的视角和理论思维方式,从分析发达国家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经验、社会变迁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区别入手,以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事实为分析案例,对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各种学说、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形式与特点、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发展阶段与规律、城市社会结构空间演变与扩张、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经济结构变迁的关系、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与郊区化等有关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论题新颖,思维方式独特,研究角度独创,全新的观点和全新的命题贯穿全书,充满了思辨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是当前中国唯一从整体上全面研究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学术专著。可供城市管理的决策者、城市行政管理人员、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研究人员、城市规划人员及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
-
说字释词谈文化张美霞本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注释、配合讲解,仔细阅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每个汉字的早期含义,学习一定数量的关于中国文化的词语,了解文中相关的文化内容。本书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汉语水平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编排一些问答题。有的篇目还附有插图,教师可围绕这些图案进行提问,有些插图制作简单,教师不可在课堂上演示制作方法(如剪纸)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参与性,还可安排一些文化比较的讨论。本书还可作为课外读物,学生通过自学获取基本的汉字知识和一些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