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文化战争戴有山 著本书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剖析,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用现实的思维、严谨的比较、科学地研判当前中国面临不良外来文化侵袭的现状,通过对客观史实和实际案例的研究,用理性的思维和求真的态度提出中国应对不良外来文化侵袭的策略,同时也提出了复兴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区域文化空前活跃,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对中国文化形成很大的冲击。我们在学习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厘清如何向世界推广中华民族文化,加强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中国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把中华民族文化对外进行和平输出,让世界各族人民能够接受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只有实现中国文化的繁荣,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才能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文化弘扬起来;才能真正地让我们的文化不断壮大发展,中国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强林中屹立不倒,这对于实现“文化强国”是至关重要的内涵。中华文明必须要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
人间世余世存 著《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一本有趣的人情世象笔记,也是试图对世道人心做出“总体性解释”的观察思考,其中既有时代社会最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命题,又有日常生活最细小的饮食男女话题,是汉语对精神的关注、抵达和成全,是精神对庸常的安顿、命名和超越。作者主持当代汉语贡献奖十年之久,在这个浮华的时代,作者的关怀和用心值得注意。读本书可知在社会百态的生存中坚实立足,知道我们的方向和位置,知道人生诸种可能中的精神成就。
-
古典的书香黄跃 著《古典的书香》选自中国和外国的世界名著,也有少量哲学、政治、法律、历史方面的名著,都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大部分都是一国留下的经典之作,是作为传统智慧一代传给一代的宝藏。
-
民国文存·成功之路徐悲鸿,邝富灼,伍连德 等著《民国文存·成功之路:现代名人自述》,本书从《良友》画报选摘六位人物:徐悲鸿、邝富灼、伍连德、丁福保、李惠堂、王立明、黄警顽的自述生平文字,陈述其成长经历,其中有对艺术的执着,对学术的追求,对国家的承当,并由此看出其如何在人生路上一步步走向成功。
-
文化研究陶东风(执行),周宪 编《文化研究:第18辑(2014年·春)》组织了“文本解读与历史反思”“福柯研究”两个专题。前一个专题聚焦于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书写对象的作品,图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并通过对两者的契合与错位关系分析,实现中国学术的理论与创新。后一个专题则为纪念福柯逝世三十周年而组织的文章,涉及福柯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福轲研究的不同阶段,虽各有侧重,但都非常具有看点,相信读者会获益颇多。
-
新民说汉口的沧桑往事方方 著
《汉口的沧桑往事》是一本有关汉口旧事的书。
汉口留有许多老建筑,它们带着异乡情调屹立在扬子江畔。汉口有许多老故事,故事里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在漫漫的时光中,老建筑和老故事都朝着历史的深处走去。这些零星散落的老建筑,就像汉口这篇大文章中的关键词。扣住了它们,就仿佛扣住了汉口的经脉,仿佛听到了汉口久远的呼吸和脉动,仿佛看到了汉口是怎样走到了今天。认识了它们,你才能懂得汉口,只有懂得了汉口,你才能懂得武汉,懂得一座城市的成长。
书中纪录片式呈现“汉口的沧桑”,行文走笔常怀忧戚:为后人常忘前人之开拓而“怅然若失”;为南洋公司和新市场“相互竞争,抢夺地盘”的内斗而悲伤;为民众乐园“60年间,八易其名”,“城头变幻大王旗”“哀民生之多艰”;为南洋兄弟公司这样“早期的民族工业”在外资的倾压下艰难发展,在形形色色强势政权巧取豪夺下“成为短命公司”忧愤不已;为“铁蹄下的民众”而哀伤;为偌大一个城市连一个像样的花园也找不到而遗恨……凡此种种,多少往事俱成愁。方方以人物命运为经,以汉口变迁历史事件为纬,以与汉口历史有关的突出意象为精神内核结构篇目,为历史古城汉口描绘出一幅独具精神气质的人文画像。
-
中国科学文艺史话郑公盾 郑维整理 著; 郑维 整理本书从中国文学作品里勾勒出与科学相关的资料,条分缕析,展示了中国自上古至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文艺的历史脉络。以时代为顺序,以作品与人物成就为线索,全书分为九卷:绪论、先秦、秦汉至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当代的科学文艺(其中当代部分分为上、下两卷),每卷下列数人的科学文艺成就。既有《诗经》《楚辞》《山海经》等作品的科学性文字的分析,又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徐霞客等人的科学成就的评述,还有李善兰、鲁迅、郭沫若、茅盾、羊枣、高士其、茅以升等人的科普作品的介绍。本书深入浅出,将深奥的科学道理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可与李约瑟《中国科技史》相参看。
-
江湖有酒庙堂有梦谢青桐 著《江湖有酒,庙堂有梦——华夏故国知识人的性情与命运》,集通俗叙事和学术厚度为一体,以独特的文史视角,从哲学、历史和人性的层面,再现23位中国古代文人士子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和丰富饱满的生命内涵。涤荡种种“光环”或“阴影”,恢复其历史与人性的真相。全书客观、真实、宽容的评述,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全景式地抒写了中国古代士人群体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取舍、徘徊和挣扎的曲折命运,呈现出在儒道释互补的中国文化精神体系中,这些文艺大师们在心性信仰、人生意境、文艺创作中闪耀出的奇丽火花,同时更呈现出他们在遭遇现实困境挤压和面临历史情境冲突时“化苦难为神奇”的夺目光芒。作者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名士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个体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价值观,是当代知识分子实现历史“穿越”,和古代文化大师进行“神交”的一本优美精细而大气磅礴的人文读物。
-
三人行@1963杨照,马家辉,胡洪侠 著台湾杨照、香港马家辉、大陆胡洪侠这三位1963年出生的文化人,在两岸三地的文坛上叱咤风云却惺惺相惜,他们以各自丰富的学养、宽广的视野、流畅的书写,行云流水般写出各自的人文之旅。三位作者,成长于三种不同的环境中,他们行走的年代、旅伴、心情迥异,对同一话题(如“出走”“艳遇”“酒吧”“迷路”“空姐”“误机”“民宿”“奢侈”“贫穷”“害怕”“不堪回首”“眼泪”“流浪”“购物”等等),自然给出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对读者来说,不仅有趣味横生的阅读经验,还可透过他们人生之旅的“对照”,感受他们终于在“知天命”之年,走到一起,坐在一起,且情谊融融、心意相通,更令人心生感慨。
-
创新型世界城市文化塑造研究刘薇,李冉,赖章德 著《创新型世界城市文化塑造研究》在研究和总结前人关于世界城市建设的文献基础上,归纳总结文化创意理念的基本理论,依据城市文化、城市产业以及城市街区之间的关系构造文化创意理念的城市建设体系,同时借鉴当前国外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以及巴黎的建设理念,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北京城市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三个维度如何影响和作用于世界城市建设,并从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世界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