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东道西跨文化访谈实录王延,叶茵 编
《说东道西》是上海外语频道一档大型双语跨文化访谈节目,周末黄金档播出一小时。栏目受众为对东西方文化感兴趣、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及在上海生活的外籍人士。自2008年开播以来,相继邀请了奥斯卡影后苏珊·萨兰登、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虎妈”蔡美儿、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得主刘香成等知名人士做客节目,畅谈当下热门的文化议题。节目曾获得2010年“全国优秀文化栏目”、2012年第十七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谈话节目”等荣誉。《说东道西——跨文化访谈实录》将栏目近三年来的精华选编成册,共收录影视、商业、教育、婚姻等方面21期节目的访谈内容,读者能够看到这些文化名人光环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文化理想以及对热点话题的理解和探讨。
-
致愤青[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著;于海生 译
《致愤青》是美国著名公知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希钦斯以写给青年的信的形式,为未来的激进主义者、独立思想者和一切“愤青”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他探究了各种类型的“愤青”在关键历史时刻所采取的“对抗立场”,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曾经给他带来无数灵感的埃米尔·左拉、罗莎·帕克斯和乔治·奥威尔等杰出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希钦斯总是毫不含糊地站在一切僵化传统的对立面,这已成为他特有的个人标志。在当今时代,几乎没有哪个思想家能比他更加了解不同意见的重要性——这既是为了个人的完整性和有价值的讨论,也是为了真正的进步以及民主事业本身。本书是希钦斯犀利的思考、批判的激情和雄辩的文风完美的结合。
希钦斯是美国资深老愤青、美国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逮谁骂谁就是他的存在价值,写这本书就是要鼓励愤青们,千万别息怒、别妥协、别乖巧,百折不挠地愤怒下去。——咪蒙
-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场孙赛茵 著《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场》是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研究成果。全书英文行文,通过详尽的史料研究,以独特的角度分析鲁迅及其同时代文人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场中的地位、形象以及影响。
-
这才是美国王永超 编对美国,肤浅地讨论它的优劣毫无益处。那些真实的留学生活到底怎么样?移民去美国者是否真的过的好?生个美国孩子真有那么多福利?想象中的美国,与真实的美国差距何在……一群真实的华裔美国人,用亲身经历讲述美国真实故事。
-
违童之愿[美] 艾伦·M霍恩布鲁斯,[美] 朱迪斯·L·纽曼,[美] 格雷戈里·J·多贝尔 著;丁立松 译
冷战时期,美国多位科学家、制药公司及美国军方秘密达成协议,他们计划将医学机构推向令人担忧的伦理境地。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潜在威胁,医生与科学家们被迫研究医疗方面的先进技术。在《违童之愿:冷战时期美国儿童医学实验秘史》作者艾伦·霍恩布鲁姆、朱迪思·纽曼及格雷戈里·杜柏解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美国曾非常不道德地对儿童进行十分危险的医学实验。 通过对数位著名医学研究人士的采访及对他们信件内容的收集,作者证实并记录了那些儿童的悲剧:无论是健全儿童还是被称为“低智”的孩子,从婴儿到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成为了人类恐怖实验的对象。这些儿童以“志愿者”的名义被挑选出来,接受疫苗测试,他们身上到处是皮癣,还时常要经受电击,甚至被切除前脑叶白质……不仅如此,一些儿童还被要求服用放射性药物,深受化学武器药剂损害。
《违童之愿:冷战时期美国儿童医学实验秘史》首次曝光惊天秘密,并揭开了在优生学理论影响下,科研机构的大佬们,怎样沦为毫不犹豫地讲儿童送往罪恶实验室的恶魔。 -
读库1406张立宪 著吴晓雅自幼年离开老家陕西蒲城县潘庄村的西潘庄后,与家里亲戚联系一直不多,2008年因亲戚之托寻找在深圳打工的堂弟小西,续上了与老家亲戚的来往。《村人》里,她记下了近年几次重回老家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勾起她对儿时农村生活的回忆。
李怀宇走访文化名家多年,这次《先生之风》里收录的是他与王元化、王世襄、陈之藩三位先生的采访交流。
空姐们身穿空乘制服、踩着高跟鞋在航站楼出现时,你是否也行过注目礼?《空乘日志》呈现了近四十幅图片,展现空乘人员在工作之外的日常起居生活。拍摄者王淋是一名有十五年空乘经历的资深空姐,自2005年起开始有意识地记录空乘生活,用五年时间拍下了这些纪实影像。
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有六百三十个贫民窟和一千多个“棚户”社区,大约一百四十万人生活在这些地方,占里约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这个地方毒贩、民兵组织和警察精英部队间的博弈似乎永无休止。印度裔美籍作家苏克图·梅赫塔和朋友深入这里的贫民窟,接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写下了《巴西贫民窟纪事》。作者写道,里约的今天,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明天。
陈寅恪的遗愿是归葬杭州西湖,与安葬于此的父母相伴永远,但是因为种种限制没有实现。后来,陈家女儿陈流求、陈美延提出了要将父亲归葬庐山。陈家原本是江西修水人,庐山的松门别墅是当年江西省因拖欠陈寅恪留学款项而赔偿陈家的,陈寅恪也曾在诗中将其视为故宅。李辉的《入土为安》记录了“陈寅恪唐筼夫妇墓”选择庐山的过程,起起落落的接力,诸多人以不同方式介入其中,最终完成。
弗兰克·达拉邦特在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时还是个菜鸟导演。但因为他一直都很努力,从拿下史蒂芬·金的小说改编权,到与制片公司城堡岩的合作,以及找到一座气势恢宏的百年牢狱,他都算是一路好运,这期间还不乏各路实力派人士鼎力协助。但1994年9月电影上映时,影院里却“没人在那儿”。第二年,《肖申克的救赎》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路,七项奥斯卡提名,三十二万盘录像带的发行,TNT电视网的播出……罗宾斯说,这电影对人们意义如此重大的原因之一是:无论你的人生境遇如何,它都适用。
继《读库1404》的《破裂的沙漏》及《读库1405》的《禁忌之盐》,作者洪韵继续讲述游戏的故事。本期《点游成金》一文梳理了游戏中“金手指”的历史与演变,以及游玩者如何在此演变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众多的《西厢记》版刻图中,明代吴兴闵寓五彩色套印本版画标新立异,人称“寓五本”,刊印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目前所知,寓五本《西厢记》仅存二十一图,序、跋、正文、牌记等皆已佚去。《明代彩印〈西厢记〉》一文中,具体介绍了寓五本《西厢记》的独到之处,并展示了目前所知仅存的二十一幅图。
川菜的好吃,川人的好吃,几乎人人皆知,这些都是有历史渊源的。阿狐哥哥在《川菜》里介绍了麻婆豆腐、开水白菜、回锅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等经典川菜的起源、取材、制作以及川人的饮食文化。
《千杯绿酒何辞醉》的作者骆滢讲述了陈道明演绎的各种角色。演员值得被羡慕的地方很多,其中一条就是他们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似乎让人生拥有了“如果”。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冉云飞 著《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大体分为三辑:即“风物”、“故物”、“人物”。其中,“风物”以山川河流,森林植被为引子,极尽展示四川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穷“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之要义;“故物”则围绕巴蜀两地从古至今的关系沿革,突出四川的特殊地位,反映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性,以及蜀地在孕育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可歌可泣的“自由因”;“人物”更选取隐没于蜀史之中,影响显著而又易为世所忽略之人其事。文中多借入蜀“游客”之视野与笔触,以窥近代中国情状之一斑。全文处处留情“故乡”,不仅添补了四川史料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揭示了文人精神家园沦陷这一实质。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钱学森论大成智慧卢明森,鲍世行 编《 钱学森论大成智慧》选录的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关于大成智慧思想的书信、讲话与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大成智慧工程、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教育等问题的文献,是准确、全面理解、掌握原创者大成智慧思想本质与精髓的经典著作。
-
语文教学管窥张正林 著《语文教学管窥》分为“观念创新”“教法探秘”“技巧寻踪”“效率揭迷”“学法指津”“备考导引”六部分,围绕“语文怎么教”这一中心论题,从教学观念、教法、教学技巧、教学效率、学法、备考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将“观念创新”置于开篇,可见其对教学观念于语文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教学效率之重要性认识之深透。所提出的“教师要树立民主的教育思想”的观点,值得那些在课改大潮中仍然抱住唯我独尊、主宰课堂的传统观念和教法不放的教师反思。“教法探秘”针对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文学作品、文言文、听说教学、作文教学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明了,便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学中让教师们一直感觉难度较大效果不佳的作文教学,作者将其分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写作系统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系统来研究,对青年教师不无启迪作用。“技巧寻踪”针对课堂教学的导入、讲解、提问、结束等探究技巧,其价值也是十分明显的。“学法指津”对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及自学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述,在当今语文课改中更应该引起重视。
-
中国女性文化王红旗 编《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试图以男女平等对话的两性关系为要旨,以女性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切入点,改变男权文化单极与偏斜的延展历史,为生命探索一种更理想的境界,为人类寻找一种形而上的人性完善图景,创造出一个两性互补共生的文化理想国,为与男性共同托起来来人类新文明的太阳,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