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生活中的大脑骗局谢伯让 著我们的生活被各式各样的信息塞满挤爆,常常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收下一个信息,这导致信息的传递处于无意识处理的状态,很多问题都来不及深入思考。长期下来,我们的大脑容易被既定的观念限制,看似精明但往往漏洞百出!商家、推销员、诈骗集团,紧抓住这个,巧妙操弄各种生活中的信息,制造骗局,我们则比想象中更容易落入圈套,并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决策。《生活中的大脑骗局》将帮你拆穿这些伪常识,让你清醒思考、明智行动。身为脑科学专家的作者,以诙谐风趣的口吻,用脑科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常见的行为盲点与骗局,用尤为简单的方式说明为什么我们会被错误信息控制,以及我们又将如何突破重围,争取大脑的主导权,清醒思考、明智行动。让一个个脑科学实验来揭穿其中内幕,帮助你躲避日常思考的陷阱。
-
赵忠祥赵忠祥 著本书是赵忠祥全新作品,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讲述少年时光,中篇讲述央视的职业生涯,下篇讲述退休后的生活。书中有邓在军、王刚、倪萍、杨澜等人对赵忠祥的评价,还有很多首次发布的赵忠祥的生活照和工作照,以及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让他以更真实的形象呈现到大家面前。
-
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石奕龙,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 编《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收录论文57篇,内容包括端午文化内涵和特点、厦门集美端午龙舟竞渡民俗与龙舟文化、闽台端午节活动、闽南与其他地区的端午节习俗比较、端午文化的地方性保护体系构架、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历史与文化、日本端午文化节俗的创新和发展等。
-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读本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读本 皖南卷》选取宣城、池州以及黄山等皖南地域*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进行描述和讲解。主要包括宣城的皖南花鼓戏、宣纸、徽墨、宣笔制作技艺,池州的东至花灯舞、青阳腔、池州傩戏、九华山庙会,黄山的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祁门傩舞、徽州目连戏、徽州三雕、徽派盆景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万安罗盘、歙砚、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张一帖内科疗法、徽剧。每个项目由项目描述、经典作品赏析与讲解、重量(省级)传承人介绍三部分组成,多方面、多视角地展现皖南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形态、存续现状及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全书图文并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它的出版,对传承、弘扬安徽传统文化,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
文化发展论丛江畅 著《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编辑出版的学术集刊,汇集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高校、研究院所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全新力作。2015年卷围绕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等我国文化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对中外文化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
古典时尚考[美] 杰西卡·克尔文·詹金斯 著;宋伟航 译时尚专栏作家杰西卡悉心精选100则古典流行文化的词条,以诙谐的笔触、富有想象力的描绘,以及有据可依的历史考证,撰成一部时尚小百科全书。其中收录了优雅、稀奇、平凡、有趣之事,勾勒格调为何物,成功融合古怪与实用,将艺术、时尚、饮食、旅游、居家、园林等领域的流风变化分以条目介绍,是一本目光独具的导览之书。所收条目以数则轶事贯串,烘托历久弥新的美感泉源和妙趣横生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时尚演变的古典风情画卷。
-
《新青年》创刊100周年纪念版陈独秀,周佛海,蔡元培,沈兼士,鲁迅 著;张宝明 编《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想运动中*具时代影响和历史影响的名刊。我们特别推出《新青年》创刊100周年纪念版。目前这套新文化元典丛书(普及版)(10卷),按照内容编排成辑,本书是其中的一卷。《新青年思潮卷》收入陈独秀、李大钊、傅斯年、胡适、蔡元培等现代文学史上学贯中西的大师的文章。在内忧外患之中,他们率先译介西方各种思潮,关于信仰、生死、新旧等人生问题,企图从思想方面对国人进行启蒙,以重焕国家新生。名篇荟萃,思想犀利厚重,乃进步青年不可不读之经典。由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美的书”设计奖的张胜先生精心设计,典雅古朴。由研究《新青年》的专家学者张宝明先生主编,权*版本,值得信任。《文化·教育卷》,侧重文化、教育方面的问题,文章有陈独秀的《新文化运动是什么?》,蔡元培的《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唐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均是当时著名的大家。透过尘封的历史让今天的读者穿越到当时的境况中去,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状况特别是文化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
北京的金山下黑马 著本书是作家、翻译家黑马(毕冰宾)的新的随笔集,收入作者所写的以北京和北京文化老人为主题的随笔86篇。这些随笔用文字勾勒出了两幅作者心灵中的北京地图。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北京各个地点与萧乾、叶君健、杨绛、冯亦代等文化老人畅谈中西文化的访谈录,其特色之一是文章中都对这些文化老人的居所和外部街景做了精当的描述,富有浓郁的京味特色。第二部分则是作者记述和回忆其1985年毕业来京工作后30年间在北京城四区和远郊生活工作中的感悟和对现实北京生活的评述,夹叙夹议,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见证了北京30年间的城市山水变迁,又有形而上的思考,语言俏皮,京腔京韵,是作者小说《混在北京》的散文版本。
-
幽默文化探源之旅[美] 彼得·麦格劳(Peter McGraw) 著;诸葛雯 译一个是把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得井井有条、血管中流淌着极具冒险精神血液且痴迷于解读癫狂的意义和理出混乱头绪的大学教授——彼得·麦格劳,一个是总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喜欢讲述现实生活中超级英雄故事的新闻记者——乔尔·华纳。两人为了寻找幽默的根源,开启了一场古怪的探源之旅。从在科罗拉多的一个小酒吧首次登场到站在世界上很大的喜剧节舞台,从坦桑尼亚的笑病到难以理解的日式幽默,从战事不断的巴勒斯坦到带给贫民窟欢笑的小丑团,麦格劳博士和华纳以亲身的经历完善和验证了他们有关幽默的良性冲突理论,还以睿智、热情和幽默的态度和方式记录了一路走来的怪诞经历和其间的欢声笑语。我们本该享受生活,感受其中的快乐与欢笑。但生活很严肃,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贷款、事业以及可怕的各种新闻头条。但是,那些看起来很吓人、很悲惨、很令人担忧的事情,仅仅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它们了。我们完全有理由进行抱怨,但要记得在牢骚中加一些诙谐和幽默。
-
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张勃 著“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风俗是社会之基石,事关国家民族之兴衰。从风俗角度入手、通过移风易俗行动以求善治,是中国传统社会富有特色的治国思想和理政之道,且影响至今。本书所收集的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或微观的层面,围绕中国人的风俗观、移风易俗观及其流变,不同时代、不同地方、不同组织的移风易俗行动及其成效得失等展开讨论,是对中国人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的专门研究和系统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