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研究王永和 编《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研究》是复旦大学、北方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合集,荟萃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40余篇。这些论文对于正确认识和分析异质文化、异域文化对我国现阶段国家认同的影响,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讨。
-
梁思成的学术实践胡志刚 著梁思成是近代中国zui著名的建筑学家之一,中国di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活动涉及建筑史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艺术史研究等多个领域,并皆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 本书为关于梁思成学术实践的专题研究,全面涵盖其1928至1955年间各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包括: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早期的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调查(1928-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及开展古建筑调查与研究(1931-1946年);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及其教育实践(1946年以后);参与新政权建设(1949-1950年);参与首都规划工作并提出“梁陈方案”(1949-1955年);保护北京市文物建筑(1949年以后);积极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实现路径(1949-1955年)。作者广泛搜集梁思成著述、相关回忆录、历史档案、报刊资料、研究论著等大量文献资料,在深入挖掘史料的基础上,站在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其生平做出客观的观察和剖析,提出了许多具有独特创见的观点。
-
知日19苏静 著《知日·料理之魂》特集,完全保存本!有史以来受吃货们注目的知日特集!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品牌“知日ZHIJAPAN”,超人气特集“完全保存本”(全19本)全新登场! 单本超过10万读者认证,系列突破400万本销量! 煮一碗好的白米饭——日本料理并不是只有寡淡的鲜香味,也有不少多油多糖的重口味,但无论怎样的料理,烹饪的心得都只有一条,无非是:“美味求真。” 日本料理有2000年的历史积淀,凭借精致入魂的饮食美学风靡世界!2013年12月,日本传统料理“和食”成功登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料理崇尚何种美学?日本料理的精髓何在?《知日?料理之魂》特集从日本料理2000年的历史入手,从食材到观念挖掘日料之精髓;从你熟悉的日本料理符号出发,各个角度一览日料之真实。 “在不久的将来,和食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入殓师》编剧、KUMAMON缔造者小山薰堂,讲述继承高级料亭下鸭茶寮的故事; “吃的滑稽与幸福、孤独的乐趣、细微日常的珍贵”——人气深夜剧《孤独的美食家》漫画原作者久住昌之推荐独一无*的“孤独美食”; “和食善于牵引出自然所拥有的力量”——日本设计的代表人物佐藤卓剖析日本“米文化”。 专门关注日系内容的品牌“知日ZHIJAPAN”完全保存本系列(全19本)! 《知日·猫》特集、《知日·铁道》特集、《知日·明治维新》特集、《知日·妖怪》特集、《知日·日本禅》特集、《知日·断舍离》特集、《知日·家宅》特集、《知日·实在太喜欢漫画了!》特集、《知日·写真》特集、《知日·了不起的推理》特集、《知日·设计力》特集、《知日·料理之魂》特集、《知日·向日本人学礼仪》特集、《知日·杂货》特集、《知日·手账*高》特集、《知日·怪谈》特集、《知日·我们在喫茶店见吧》特集、《知日·完全笑点说明书》特集
-
颂·雅·风徐迅 著本书强调,中国文化体现在全部文字典籍之中,所谓传统,就是汉字的因果流转,故中国文化精神乃是一整体,不可分割,不可取此而弃彼,其乃俱足者也。作者从容游刃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将种种文字及其思想完美地糅合进一场场精彩的对话和争辩中,一气呵成,展现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哲理思考,为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趣味。
-
艺术社会学三论[德] 瓦尔特·本雅明 著;王涌 译本书汇集了瓦尔特·本雅明关于艺术研究的三部经典名篇,包括《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5—1939)》和《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和历史学家》。本雅明终其一生的理论努力就在于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去阐释和解读精神生活中已经和将要出现的嬗变,这也是本书的核心所在。
-
奢侈的诱惑胡雨馨 著本书讲述品珠宝和腕表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书中收录了20个专业大牌,并按品牌的创立时间排序,珠宝品牌有:尚美巴黎,蒂芙尼,卡地亚,宝诗龙,宝格丽,御木本,梵克雅宝,蒲昔拉蒂,德米亚尼,海瑞温斯顿;腕表品牌有:宝珀,江诗丹顿,宝玑,芝柏,积家,百达翡丽,万国,伯爵,爱彼,劳力士。对品牌的介绍主要包括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史、创始人和重要人物的故事、经典产品、品牌与名人轶事、品牌的精髓和特色等。
-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著;越裔 译林语堂在书中谈论了庄子的淡泊,赞扬了陶渊明的闲适,诵读了《归去来兮辞》,讲解了《圣经》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等。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著《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是林语堂在西方文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该用坦率幽默的笔调、睿智通达的语言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与向往,以及中国的社会、文艺与生活情趣。 该书将中国人的性格、心灵、理想、生活、政治、社会、艺术剖析得非常美妙,并与西方人的性格,理想、生活等做了相应的广泛深入的比较,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
中国式建筑李乾朗中国建筑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建筑有着显著的差异,任何人只要一提起中国建筑,马上就会在脑中浮现出一座屋脊弯曲、屋顶斜飞,以及柱子朱红的意象来。不错,这几项特征都是中国建筑在外观上*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然而,中国建筑为什么要盖成这样呢?它实用吗?美吗?这些问题相信有些人很想知道答案,本书就是为对中国建筑有兴趣的人而写的,尝试用明白的观念与丰富的图片来解释或介绍中国建筑的特色。当然,中国建筑就如同中国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一样,很难用三言两语或几张概括性的图片交代清楚。要了解它,必须累积许多基础的知识,本书取材的范围大体上以近三十年的研究资料为主,同时为免过于专业深涩之弊,作者尽量举出重要而有趣的建筑为例,借以阐述某种建筑观念,加深读者的印象。另外,丰富的图片及详细的图说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建筑艺术本来就很难言传,通常文字描述不及图片,而图片表现又不及现场实地体验,因而本书中也介绍了不少台湾的古建筑。它们渊源于福建及广东的传统,而闽粤之建筑又可上接唐宋的风格,这是很可贵的。读者若能于阅读本书之后,仔细地发掘中国建筑之美,正是我们由衷的期望。
-
文学艺术与文化软实力王一川 等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