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胡美玲 整理,王双福 口述本书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中的一本。本书以传承人王双福的口述为主线,不仅展示了太平歌词的历史、传承发展、表演等内容,也将传承人所赋予非遗的温度、情感、个人价值等相互交融的人生体会赋予其中,是研究、记录王双福和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非遗项目面貌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太平歌词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其推广与普及有重要意义。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杨玉栋 口述,杨金凤 整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5 册)是北京市非遗保护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以传承人为内容主线,通过科学而专业的田野调查,以口述史的方式不仅展示非出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技艺等内容,也将传承人所赋予非遗的温度、情感、个人价值等相互交融的人生体会赋予其中,是研究、记录北京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非遗项目面貌的珍贵资料,对于研究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以及非遗的推广与普及有重要意义。这套丛书在文字上保留口述的特点,内容丰厚,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使其相较于其他非遗书籍而言更具真实感和亲和力,便于更多的读者阅读。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朱佳,整理 著,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在长达五六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柏峪秧歌戏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秧歌戏的特点并保存至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台词上多使用方言土语、拟声词,且善用谐音制造桥段插科打诨; 二是情节上细致入微、贴近生活,有真实感,且多在悲剧中穿插喜剧情节以调节剧情; 三是腔调上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唱腔高亢、多变; 四是思想上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爱憎分明,多借剧中人的戏词来表现好恶。 为了抢救性保护宣传柏峪秧歌戏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者深入门头沟山区对柏峪燕歌戏传承人陈永禄老人进行口述史采访,从百年传承、代代牵情、苦心学艺、抢救经典、守住传统、培养后继六个方面梳理了陈永禄老人为柏峪燕歌戏传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大家评说王宏江艺术肖东升 著每一位有成就的画家,都有其别具一格的画风,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表达其独特的审美感受。每一位欣赏者,也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对画家及其作品有不同的欣赏角度和感触。本书稿就围绕王宏江先生的画作,对他笔下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作品展开赏读,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收录了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蔡若虹、启功等几十位名家师友的评论文章,可以帮助读者解读王宏江先生的名画,深入挖掘了他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文章各有特点,值得一读。
-
涉县梯田李荣华,张恒 著涉县旱作梯田作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其建造历史悠久,据考证,从元代初期就有人开始修建梯田。悠久的历史背后,是无尽的农耕文明、农业文化。在当今机械化、工业化浪潮下,作者选择走近它,通过走访调查与系统研究,探寻太行山里这一神秘的农业遗产中蕴藏的人类智慧与传统农耕文明的巨大魅力。 作为“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旅丛书”之一,《涉县梯田》兼具人文性与科学性,书中有理论研究,有调查总结,较为系统地讲述了涉县梯田的农业历史与文化。
-
985工程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丁岚 编在21世纪来临前后,世界上多个 或地区纷纷 推出了各自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计划,有选择地重点 建设一批世界 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学科, 以提高本国或本地区高等教育的 竞争力。1999年1 月13日, 批准 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计划(即 “985工程”)正式启动。在“985工程”一期、二期 建设的十年中,各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 新能力建设、服务 经济与社会发展、自身体制机 制改革探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所暴露出的问 题也备受关注,如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资金配置及 使用效率低、 交流项目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其 效率与质量无法保证等。基于此,本书对高等教育资 源配置效率、高校生产效率以及“公派研究生项目” 实施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寻影响“985工 程”实施效率与绩效的关键因素。
-
枣韵千年孙庆忠 著本书的内容源于他和学生在陕西省佳县泥河沟村田野调查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非学术性文章。该书主要写了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泥河沟的乡村建设中的故事,以及作者对古枣园、古村落的直观认识。作为农业遗产专家,作者在书中也对农业遗产田野调研中应注意的问题、当下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当下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开发等内容。
-
26载-承志奋进 永立潮头杨卫红《26载:承志奋进 永立潮头(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兴学陶师陶展行实风华实录)》是上海市宝山区重点高中: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26年办学经验的总结。全书共分为三卷。卷一记述了学校在继承与发扬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新时代教学理念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卷二展示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课题成果;卷三展示了学校的历史沿革与26年来所取得的教研成果.
-
批判的观众张玲玲 著本书通过建构扎根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设计,从生产、传播与规制三个进路切题,考察三个场域之间的潜在联系与结构性变化,提出观众主题重塑的基本路径。在方法论设计层面,观众主体性是个体在具体媒介情境中对真人秀文本的认知、鉴别、批判与自省,以及制作方与规划方对“文本—观众”关系的价值想象。相关变量可通过研究者的行动被挖掘出来,最终形成文本、编码、概念与理论。
-
新时代出版印刷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滕跃民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长三角一体化、“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实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从没有的冲击和机遇,也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更加丰富,目标更加明确。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职业教育,明确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并明确表示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19年3月22日,上海市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提出将推动实现职业教育的贯通融合,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这是我国政府面对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战略行动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做出的重大决策。职业教育一系列重大利好消息的出台表明职业院校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