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述
-
老梁趣谈十二生肖梁宏达 著本书是梁宏达在《老梁看电视》《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节目中相关内容的汇编。既保留了老梁睿智、犀利、幽默,酣畅淋漓的风格,又将口语化的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使内容更加符合实体书特点。本卷主要是老梁对十二生肖的点评,在本书中,老梁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如十二生肖两两配对之后其特点互补,从中体现了做人的智慧,既从全新的角度颠覆了我们对十二生肖传统上的认识,又分析得有理有据,可读性极强。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冉云飞 著《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一书,是作家冉云飞有关巴蜀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以明末清初红苕入川为开端,试以时间为线索,将看似微渺的个体事件一以贯之,见微知著,倾力于揭示近代文明与蜀地之间的冲撞,并进一步以蜀地为缩影,反映中国的特殊历史境况。本书大体分为三辑:即“风物”、“故物”、“人物”。其中,“风物”以山川河流,森林植被为引子,极尽展示四川的地理风貌,人文风情,穷“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之要义;“故物”则围绕巴蜀两地从古至今的关系沿革,突出四川的特殊地位,反映四川人“敢为天下先”的鲜明特性,以及蜀地在孕育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可歌可泣的“自由因”;“人物”更选取隐没于蜀史之中,影响显著而又易为世所忽略之人其事。文中多借入蜀“游客”之视野与笔触,以窥近代中国情状之一斑。全文处处留情“故乡”,不仅添补了四川史料研究的不足,同时也揭示了文人精神家园沦陷这一实质。本书叙事虽平实,情感却激荡;虽力图掩饰内心之扼腕叹息,却时刻流露出作者历久弥深的乡情,以及对时代之“不得已”的种种挣扎。作者对故乡沦陷实质力透纸背的见地,异于文人单纯慨叹工业文明冷却农耕文明的质朴乡情,而更多着墨于地情国情,氤氲历史气息,落墨之处,尽显对家国历史的反思。
-
人物品藻录郑逸梅 著《民国文存61:人物品藻录》作者于20世纪初期刊于报纸上的文字而成,大多是当时文人,如梁鼎芬、林纡、樊增祥、刘鹗、谭嗣同、梁启超、黄侃、郁达夫、鲁迅等人的一些轶闻趣味,其中有文人的痴,或痴书,或痴昼,或痴古泉,或痴豆,或痴金石;有文人的性情,或宽容,或褊狭,或豪放,或自负;有文人的各种怪闻,啖蟹趣史、养鸟弄鸣、恶竹成癖、往日风流等,诸如此类,各个人物的面貌生动如画,让人读了甘之如饴。
-
民国文存·成功之路徐悲鸿,邝富灼,伍连德 等著《民国文存·成功之路:现代名人自述》,本书从《良友》画报选摘六位人物:徐悲鸿、邝富灼、伍连德、丁福保、李惠堂、王立明、黄警顽的自述生平文字,陈述其成长经历,其中有对艺术的执着,对学术的追求,对国家的承当,并由此看出其如何在人生路上一步步走向成功。
-
一本正经陈为 著这本书源于作者多年积累的阅读经验,精选巧评50本书,涵盖历史、社会、经济、人文等领域,以单篇文章带出整本书的精华,期望达到“一本等于五十本”的效果。我们希望您用最经济的时间安排,获得最丰硕的阅读体验。
-
文化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著《文化发展研究(2014年第2辑)》主要收录了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2013)的22篇优秀论文,主题涉及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现代传承,中国电影产业、设计产业等具体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地方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
世纪之风邓晓芒 著《世纪之风: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与人文建构》收录的主要是本世纪邓晓芒老师所发表的有关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的文章,分为六大板块。第一部分是“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展示了21世纪中国文化问题的全面格局以及后面的社会经济基础。第二部分“新批判在行动”收入了七篇论战型的文章。中国目前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关键时刻,许多问题只有越辩才能越明,只有理论上辩明了才可能不迷失方向,至少,依据事实和逻辑所进行的辩论有助于破除迷信,不再被一些长期似是而非的命题所忽悠。这是邓老师所提出的“新批判主义”的基本工作,也是一个公民社会达成社会共识的必由之路。第三部分是“文学和美学的建构”,这一部分将作者的美学和文学观作了深层次的阐发。第四部分是“中西文化的反思”,着重于清理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错位。第五部分“文学批评的深化”是对一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的评论。最后第六部分“读书与生活”,也可以理解为“读书即生活”,或“生活即读书”。在生活中读社会这本“大书”,同时在读任何书时都把自己的生活摆进去,生活于其中。本书贯穿了邓老师的“新批判主义”的批判精神,既有他对当下文化、社会、学术等方面的思考,也有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思想深刻、观点锐利却又态度平易。
-
肆无忌惮林采宜 著有时候,文字是一把刀,劈开你的宇宙,让热血流淌出来,浸润性情的江山;有时候,文字是一只手,抚摸你的灵魂,让情愫在黑暗中野蛮生长。穿越时间的隧道,遇见影影绰绰前世今生的我,在魑魑鬼魅中笑或者泪。
-
读库1405张立宪 著本辑《读库》一共包含十篇文章,《告别演出》,《回城》,《纽卡斯尔的中国水手》,《半亩山池半壁天》,《1936年以前的肖》,《我自聊斋来》,《禁忌之盐》,《鹤的四季》,《改地名》以及《囊云、贡云与锁云》。二十年前李白滔从一所财经大学经济贸易专业毕业,到一所高校当老师,最近几年高校的现实情况改变,2013年9月,她决定转岗为行政人员。给两百零一名大二的学生教授“专业英语课”成了她的最后一次授课,她决定用“读一本书,写一份读书报告”来作为课程考核的方式。课程结束,她收到了全部的作业。她说,这种评定成绩的过程让她很有感触,使他更真切地了解了她的学生和大学。把这一切写下来,记录此次谢幕演出,记录终结的教师生涯,记录这些学生,也记录她的大学。《回城》里,作者大力记述了在南疆阿克苏的上海知青们回城的经历。他们在十几岁时意气风发地搭上去新疆的列车,已经把新疆当作家园,忽然又记起了黄浦江畔,记起了自己原来是个上海人,人到中年时又不惜变卖家当返回上海。大力采访了很多人,他们中有自己踏上回家归途的,有的让儿女替自己完成还乡梦,回到上海后遭遇种种问题,为生活奔波各自谋生。1881年,丁汝昌等人远赴英伦,去纽卡斯尔接中国政府从阿姆斯特朗厂订造的当时最先进的两艘巡洋舰。北洋水师军官池仲祐作为丁汝昌的幕僚随行,在《西行日记》里描述了这一路的见闻以及他自己的一段奇特异国之缘。这批北洋水师水兵里有几名中国水手以身殉职,埋葬于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公墓,百年之后,萨苏的朋友邓新力去到现场,发现这些墓碑宛在。《纽卡斯尔的中国水手》里展示了几张珍贵的照片。园林是一种有生命的综合性的艺术,内容丰富,建筑、山水、花木均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只要疏于保养,很容易就会出现花木枯死、水池干涸乃至假山坍塌、建筑倾圮的情况相对而言,一座园林远比一幢单纯的建筑乃至一个建筑群更加难以长期保存。建于清朝初年的半亩园可算是近三百年北京旧城建筑的一个缩影,早年历经坎坷,道光年间在麟庆的手中得以再次兴盛,独领风骚数十年,之后日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最终没能逃脱冷落和毁灭的命运。贾珺在《半亩山池半壁天》详细描绘了这座花园在鼎盛时期的整体园林布局和室内收藏,记录下它的前世今生。《1936年以前的肖》里,庄加逊为我们讲述了苏联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传奇人生与创作生涯,同时也展现了同时代苏联文艺创作的环境。继在《读库0903》中《浮生旧梦说隋唐》里梳理“说唐”的各种版本连环画后,蔡小容这次带来了《我自聊斋来》,十五个故事,有人有妖、有鬼有仙、还有奇女子和呆道士……蔡老师发动各地连友,为故事找到了合适的小人书版本,挑选配图,以飨读者。前一期《读库》里《破裂的沙漏》,洪韵梳理的电子游戏中的非线性叙事。这一期,他又带来了《禁忌之盐》,探讨暴力元素与游戏产业的关系。吕妍的《鹤的四季》里介绍了几种鹤的栖息、迁徙与存亡,在它们迁徙经过的地方,人类能否与其友善相处,对它们的生存非常重要。
-
中国人的酒文化木空 著酒是什么?酒为何物?酒是中国文化结,当然从中国来,在中国结缘。酒性一旦张扬开来,和自然和社会和历史和天地人相结合,它的文化张力会不可收拾。中国酒是独有中国特色的性情饮料,全世界论酒文化,都应到中国来朝圣。本书共九章内容,从酒史、酒礼、酒具、酒中诗、酒中情等方面全面解读中国人的酒文化。酒是粮食精,酒是性情水,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脉。读中国人的酒文化,一起领略酒中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