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傅才武自1861年开埠,汉口开始了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化都市的快速转进。伴随着汉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文化娱乐业也在这种社会的变迁、冲突中开始了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发生在文化娱乐业领域中所有组织结构的变化、观演关系的变革、经济理性的成长,乃至于对江汉平原文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影响,都包含在汉口都市近代化进程之中。在中国近代化的宏观视野下,汉口文化娱乐业的近代化进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解释和价值意义。《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认为,晚清汉口的崛起,已经完全不同于农耕时代江汉平原上诸如荆州、襄阳、鄂州等传统区域文化中心,它使整个江汉地区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辐射型的经济文化网络,从根本上改变了江汉平原上传统艺术品种常规发展的轨迹,即由明清时期汉口与江汉平原上其他城市的并行发展模式,向集中发展模式过渡。江汉平原上流行的文化娱乐样式开始向汉口集中,而一些未能进入汉口、被排斥在近代都市进程之外的文化娱乐形式,则开始了其衰落和被淘汰出局的过程。晚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文化娱乐市场上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这种商业竞争对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娱乐品种而言是一种生存竞争,它使得近代都市中的文化娱乐样式以比在农业社会中快得多的“速度比”发生交化。某一种文化娱乐样式能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并不完全受艺术品种本身艺术价值高或价值低所左右,它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文化特点、人口结构、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
电视娱乐节目新论韩青,郑蔚著本书是一本介绍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制作规律、经营技巧、经典案例的著作。本书坚持电视娱乐节目的商品属性,试图研究它们的管理操作、市场营销等问题,从而为节目的制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全书由十二章构成,第一章从宏观的色度介绍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源流和它对电视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二章到第九章分别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八类娱乐节目:游戏娱乐节目、赛季节目、电视晚会、“真人秀”、娱乐资讯和谈话节目、娱乐性剧情节目、儿童娱乐节目以及体育娱乐节目。第十章对娱乐节目的经营问题进行了讨论。娱乐节目的制作和经营是目前电视节目生存和发展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方面国外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可兹借鉴,本书注意收集、整理、分析国外的相关资料,同时结合作者多年工作实践的心得,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较强的经验和建议,相信对广大读者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本书最后两章详细分析了十六个娱乐节目案例,案例分析的方法基本一致,个别差异之处是由于节目形态的不同而造成的。同时考虑到内容较多,故归纳为国外和国内两章。
-
电视剧剧作人物论倪学礼著任何的叙事艺术都是以人或者拟人的事物作为其阐释与表现的对策,而电视剧正是以一种最接近于生活原生态的姿态走进千千万万观众的视野之中。电视剧艺术传承着文学的基因,它要完成反映普遍性与规律性的基本功能,就必须拿人说事儿,以人为本。在本书中,我们倡导电视剧应写人,人物有了,自然情绪、情节、文气就都有了;人物活了,故事也就有了情趣,艺术也才有了生命力。作者将这本小书定位于电视剧剧作学习者的基础手册,将众多普普通通的剧作爱好者作为倾诉对象,与之商榷探讨;本书并不涉足高屋建瓴的学术理论,也避讳深奥抽象的言论词藻,只是将作者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做一个小的总结,希望读者在通读这本小册子之后能够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寻到一些实用的东西。<
-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俞新天主编把国际关系理论与文化理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是创建国际关系研究的第三个分支,即与世界政治学和世界经济学并行的国际文化学。国际文化学将阐明文化因素,如何在形成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文化研究如何重新解释国际关系。
-
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郑必俊,陶洁主编本书作者全部为女性,其中不乏国内外著名学者,她们都热情接受邀请,所供文章也是在多年进行科学研究,查阅收集众多古今文献,反复进行社会调查,掌握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坚持数年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精品。共刊出论文21篇(其中1篇为外籍华人专家教授所写),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相关学科很广,包括女性历史、文学、教育、政治、社会、职业、婚姻、家庭、传媒等诸多方面,时间跨度也很大,古今上下数千年,其中又以当代社会女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
-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美)杰姆逊(Fredric Jameson)讲演;唐小兵译书名应改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1985年来,杰姆逊教授在北大开设了西方文化理论专题课,本书是这次讲课的翻译记录。杰姆逊教授这次专题课着重讲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特征。他认为,在继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而后的晚期资本主义,是一个过错全商品化了的、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感受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无中心、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无深度等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后现代主义”是对这些特征的概括。本书的“引论”和第一至第四章是作者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他在讨论文化与生产方式、文化与宗教、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与叙事分析等问题时,对当代西方思想界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做了评述,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新的理论阐述中。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文化”是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他结合对建筑、文学、绘画、摄影、广告等文化工业的精彩分析,对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做了理论的总结。本书是杰姆逊教授学术著作中唯一没有英文版的作品。直到1991年,杰姆逊教授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集大成的著作《后现代主义,或日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出版,名著中的理论分析和论断,其实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早已有所披露。
-
西方文论专题十讲童庆炳、曹卫东《西方文论专题十讲》选编了西方文论史上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文本。选材范围在时间上涵盖了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在内容上则包含了西方文论的一些基本范畴,比如摹仿说、表现说、天才说、象征理论、接受理论、文化工业等;选用的译本,也是目前国内较优秀的译本。为减少阅读障碍,同时向读者介绍尽可能丰富的文论知识,对每篇文本都作了阐释和详细的注释。阐释部分,各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体介绍了相应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自身内容,并阐述了该文本的现实影响和意义。《西方文论专题十讲》适用于中文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对研究生及文艺理论爱好者也不乏参考价值。
-
启蒙的反思哈佛燕京学社 编《哈佛燕京学术系列:启蒙的反思》选取了国内外多位著名学者的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启蒙的成就、意义和其本身的缺失,并就如何补救这一缺失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十七世纪中后期到十八世纪的百余年,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的思潮狂飙席卷了西方,欧洲社会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思想革命。从那以后,启蒙运动的理性光芒成为一轮精神太阳照耀着人类社会的进程,它的影响强有力地穿透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但现在,人们在享受启蒙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日益发觉了它带来的弊病。比如:环境危机、贫富差距等。在此背景下,对启蒙的反民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
学术的风采程郁缀,龙协涛主编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学术论文集!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是北大学者们用心血写成的学术代表作,每一篇都堪称是精金美玉;它真实地反映了北京大学这所百年名校五十年的学术沦桑,集本刊半个世纪学术精粹之大成;篇章句读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术的尊严和学术的风采。 所谓学术的风采,首先体现在学术对民族的责任心和历史的使命感上。学术文化是民族的智慧,是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的精神之所系。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田立综合性大学,创建至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大学者不但传道授业解惑,而且以天下不亡为己任,做经世济时、裨益民生的大学问,写心存社稷、关乎兴衰的大文章。
-
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王铭铭著本书是关于中国人类学发展的文章的结集。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涉及的主要是学科背景,讲述的基本上是处理人类学国别性与一致性的“他山之石”。第二章是作者在阅读他人所著的中国人类学史基础上,试图从自己的角度探讨中国人类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学科的国家化。第三章到第七章,关注的要点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共同关注中国人类学历史遗产问题,从20世纪初民族与国家关系的探索,到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田野人类学的兴起,从摩尔根理论及其“中国化”,再到20世纪末期“乡土中国人类学”的问题,不同的篇章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叙述对相互关联的历史过程的反思。全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论点,即与海外人类学一样,中国人类学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历史遗产。新的人类学研究若无法与前人的论述联系起来,便无以走出一条人类学的“中国之路”。在很大的程度上,书中各篇著述可以说正是为了有反思地继承中国人类学的历史遗产而写的。本书前言1996年以来,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笔者针对“中外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比较”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告这一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试图论述人类学(特别是社会或文化人类学)在中国产生变异的缘由。[1]这里有必要预先说明,人类学依据国家不同而产生认识论和学科特征变异的过程,通常被界定为“本土化”(如中国情景中的“中国化”)的过程。本文选择考察中西现代人类学传统形成的总体历史进程及其问题,主要论述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七十年代(即世界规模的“冷战”结束)这一段光阴里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走过的不同道路。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独特道路,也可以被称为“本土化”。但这里之所以要暂时撇开当今关于“本土化”的论争,并非因为笔者没有看到,针对学科“本土化”的概念和实践展开的论述,都应对于它们的现时性有所关照,而是因为笔者认为,这些论争有着它们的历史根源,而对于历史的考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项有关学科发展未来走向的清醒认识。也有必要说明,对学科史的这项研究,与近年来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tein)等学者针对西方社会科学(包括人类学)的演变进行的历史反思之间构成的关系的差异。华勒斯坦等人从欧美的近现代史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过程为背景,解释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的学科衍生历程,主张将学科体系及体系内部的专业放置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创建、世界霸权兴起的历史过程中考察(华勒斯坦等1998)。对于理解西方社会科学的整体面貌,华勒斯坦等人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我其论点抱有两点疑问。首先,华勒斯坦等人基于社会科学总体史的研究认为,社会科学如要驱除它的权力阴影,就需要抛弃学科的界分,凭依诸如“复杂研究”和“文化研究”之类的超学科分析框架,挑战旧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的学科分化模式。而在我看来,虽然对于在学科建构非学术力量确实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但是西方社会科学学科的专门化似乎不应单纯被理解为“政府部门专门化的需要”引起的;并且,将学科界线的打破看成是克服社会科学历史问题的手法,显然忽视了近代西方知识发展的特殊逻辑及各种知识生产和传播门类与国家和社会力量之间形成的既互相勾联又互相排斥的关系,忽视了知识对于其它种类的力量的超越性(哈贝马斯1999)。其次,华勒斯坦本人在论述社会科学的前景时,似乎对于“去西方”(de-Westernize)存在着过高的期待和过多的幻想。他以为若社会科学能去除其西方中心论特性,即能脱离它的历史困境(Wallerstein1997);而在我的认识中,华勒斯坦预期中可以起替代作用的非西方(如中国)社会科学,却同样(甚至更加)难以摒弃权力对自身的制约。正是这两方面的矛盾,促使笔者展开学科史的再度反思。一如对以汉语撰述和讲授的的人类学(一般称为“中国人类学”)有所了解的学者所看到的,与华勒斯坦等学者所预期的不同,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不仅不能说具备了西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欠缺的超越精神,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高度国家化的论述体系。相对而言,西方的人类学或许应该说比较切近华勒斯坦等人的追求。华勒斯坦等人认为,西方人类学是欧洲民族—国家治理其他社会的知识需要的必然产物,是“帝国主义的侍女”(同上)。事实上,尽管部分的人类学家曾经确实充当过华勒斯坦等人批评的角色,但作为一个整体,现代人类学追求为世界和文明之“本我”的认识提供了一面“非我”的镜片,完全与“帝国主义的情趣”不相投合。人类学学科综合了人文思想、实证主义世界观和哲学观的旨趣,从19世纪后期开始即为西方人文思想开拓了超越本文化、从西方文明迈向世界其他文化模式的道路。20世纪的前六十年,是西方人类学“现代化”的时期,此间这门学科更集学苑之英华,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与世界观展开了文化的自我批评(MarcusandFischer1986;王铭铭1999)。那么,这样一门西学在中国如何变成一种国家化的论述体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显然需要直接面对华勒斯坦等人所忽略的“非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的“现代化”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而笔者将以“汉语人类学”(Chinese-speakinganthropology)为例来解答。这里运用“汉语人类学”而不用“中国人类学”这个更为通常的概念,部分是因为考虑到基于后一种概念而展开的学科史论述曾出现两种概念混淆状况:其一,“中国人类学”的概念经常排斥以汉语翻译出来的人类学作品,而汉语的翻译作品实际上是中国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汉语学界的“中国人类学”向来有与西方研究中国的“中国人类学”(Chineseanthropology)混淆的趋势。除此之外,我还考虑到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中国人类学”体现的是一种现代民族—国家的地理政治概念,而无法切实呈现中国内部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及华人语言—文化的超国家疆界性。那么,这个有问题的概念为什么还这么流行?我认为,答案正是在于学科的国家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人类学同其他学科一起被介绍到中国为中心的汉语世界中,成为我们用汉语讲授与撰述的“西学”之一门。百年来,人类学随着国内意识形态和政体的演化,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面目(如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人类学等)及不同的风格出现,以中国这个民族—国家政治地理概念为中心的汉语学术体系中扮演着它的角色。人类学虽是一门从海外引进的“西学”,但其在中国的演化向来并非不具有“中国化”的特色。相比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中国人类学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其对于19世纪启蒙的进步历史观的一贯坚持。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一特点与民族—国家的不同建构相勾连,使学科难以脱离国家概念及其地理政治的制约。我认为,以“汉语人类学”来关照“中国人类学”,使我们更为清楚地看到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如何从以语言—文化为中心的跨文化对话手段演变为民族—国家自我建构的知识手段的历史过程。人类学在20世纪中国对于民族—国家话语的依附,与其被引进后出现的对于国内民族与文化关系的过度关注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一关系突出表现在西方人类学“异文化”视野的“本土化改造”上。究其根源,特定的“本土化改造”根源于中华文明体系的内在多元性及其可能提供的“内部异文化视野”。然而,事实上的学科历史发展路径却不完全支持这一论点,因为汉语人类学(即以汉语讲授和撰述的人类学知识)的本土化研究向来坚持一种启蒙的进步论,这一论点甚至已经给“内部异文化视野”的开拓设下的极为严重的障碍,使我们不能以“少数民族”的异文化来反思“大汉族主义”的本文化。那么,西方人类学“异文化”视野的“本土化改造”又主要根源于何种历史背景呢?对于汉语人类学知识的获得、传播与运用之与民族—国家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关系分析,安德生(BenedictAnderson)的《想象的共同体》应能有所启发。据安德生的看法,新兴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nation-building)不仅依靠军事,也依靠普遍的民族主义热情。在这些国家中,通过传媒、教育系统和行政制度来灌输民族主义意识,是其国家建构的必由之路(Anderson1991[1983])。安德生依据欧洲和东南亚经验提出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有不可多得的参考意义。而笔者也认为,正是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构内在的困境——尤其是民族—国家理想与中华文明体系的多元性矛盾,促使汉语人类学长期以来坚持发展一种“异文化研究内部化”的研究类型,而这也正是人类学在中国“本土化”的核心内涵。本文将依顺此一理路展开学科史论述,为了更明确界定“本土化改造”的特征,笔者将先考察西方人类学的演变,从这一历史性的演变中显示它的原有总体特征,接着才进入汉语人类学学科史的探讨。当然,这里必须预先指出,由于本文是力图在篇幅所限的范围内论述一个过于广泛的论题,因此它必然需要删减诸多“史实”,而将主要焦点集中与整体框架的廓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