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献璞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献璞集——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诗歌选(第二辑)》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所设夏雨诗社创作作品为其中部分蓝本,同时遴选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优秀诗词创作作品200余首3500余行。整部诗歌选以现代诗为主,包含古诗、律诗及十四行诗等,出版这部诗歌选是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广诗词创作,提高学生诗词创作兴趣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体现了在校大学生日益提升的文学素养,以及他们积极主动地传承诗文精神的创作热情。
-
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交媒介顾广欣著本书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的问题开展论述:一是媒介化乡村的社会治理与文化发展问题;二是社交媒体如何保护传承、丰富发展乡村优秀文化。本书采用跨学科视角,对西部乡村存在的大量看似毫无关联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挖掘,提出乡村媒介参与文化治理的新模式。
-
江苏地方文化史·徐州卷赵明奇本书系统梳理了徐州地方文化的发展变迁的脉络和规律,展现了徐州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主要特征和历史贡献。上编强调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特征,在整体历史脉络中分析文化历史分期演化和内在结构流变;下编聚焦对地方文化专题的具体呈现,分析归纳徐州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许多层面的传统文化特色单元。徐州是江苏大地上一片底蕴厚重的文化沃土,保留在徐州民众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思想理念和个性气质增加了江苏文化光彩。
-
变革情境下旅游企业内部服务质量研究伍晓奕暂缺简介...
-
闽南理学的源流与发展傅小凡 卓克华本书以哲学范畴为基本内容,以哲学范畴的变化与发展为逻辑线索,从客观本体论、主体本体论以及认识论,三个角度切入,对十一位有一定影响力的闽南理学家的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和诠释。分析了不同时代的闽南理学家,在朱子理学的基础上,做了哪些创造性的发挥。作者试图对这些变化的历史、个人以及环境因素做出具体分析,以期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特点乃至规律性,为今后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中国现代哲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
闽南戏剧陈世雄 曾永义闽南戏剧文化圈是一个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的概念,在展开的过程中,有传承,也有变异。研究闽南戏剧文化圈的文化生态,探索闽南地方戏曲各个剧种发生变异的原因,并且发现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是本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书重点介绍了闽南戏剧文化圈生成与发展状况,从民间信仰与闽南戏剧、外来剧种与闽南戏剧、现代娱乐与闽南戏剧、官方政策与闽南戏剧等角度展现闽南戏剧的发展生态与趋势。
-
闽南文学朱水涌 周英雄本书系统介绍了闽南文学的发展历史,时间跨度大,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一直写到当代,首次全面梳理闽南地区和闽南籍作者的文学成就,也对有关的作者群体进行了鸟瞰式的回顾总结。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微观的描述;既有作家的介绍,又有作品的分析。同时对每一时期有影响的重要作者进行列专节阐述,对有影响的重要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点面兼顾,轻重相宜。本书还具体分析概括了闽南文学的特征,阐述了闽南文学与台湾文学的亲缘关系。
-
耶路撒冷以东赵萱本书是*部中国人类学者在中东世界进行田野作业完成的民族志作品,作者基于15个月的田野调查,全面描述和讨论了“在边界上” 的耶路撒冷社会。沿着地缘-生命政治的理论路径,本书兼顾不同逻辑、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宗教与国家在“耶路撒冷以东”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力图清晰详实地呈现历史叙事、权力关系与治理效果在地化的多样性与复合性,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
中国人的规矩刘一达在中国,万物皆有规矩。有了规矩,才有璀璨的建筑和精美的器具;有了规矩,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才有分寸和礼仪。本书全新阐释了中国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规矩和讲究。比如,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夹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等。出言有尺、处事有度,便是规矩。这些规矩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自觉自愿遵守的规则,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人们按照新时代的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精髓是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这一点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永不过时,因而应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绳。
-
暗影之城塔兰·汗(Taran N. Khan)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阿富汗有一段难得的窗口期,援建力量得以进入阿富汗。印度女记者塔兰在这段和平期内多次往返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用漫步的方式反复探索这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体察它的过往与当下、社会与民生,进而思考冲突与和平如何塑造这座城市,如何让它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这是一座随着每场新战争的席卷而被残酷地抹去和重新绘制的城市,塔兰借由深入的探访和细腻的文笔带领读者挖掘出喀布尔幽灵般迭代的过去和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在急剧变化的政治现实中捕捉那些相对稳定的文化与社会连接,在遗忘中打捞记忆,在断裂中发现连续,在暗影中寻觅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