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漆亚林主编本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联合浙江传媒学院、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融媒体中心、长三角智能传播研究院等单位出品的一部面向未来新闻业智能生态发展的年度报告,分为总报告、政策篇、热点篇、行业篇、技术篇和国际篇六个部分,由学界和业界数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全面解读智能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梳理媒体行业人工智能应用的生态版图,剖析媒体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基于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方法对智能媒体的发展做出前瞻性预判,为培养智媒时代新闻传播领域合格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为提升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智力支持,为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研究王淑花,潘爱琳本书为北京物资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其目的在于厘清课程思政的内涵、找出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因素,从而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从在实践中反思,进一步改善教学,提升育人效果。全书一方面从文献分析和理论建构的角度,将课程思政的宏观概念逐步落实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内涵和指标,在宏观理论和教学实施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另一方面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将内涵、原则和指标落实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给一线教师呈现出教学的具象。因此,本书的出版,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将课程思政理念具体化,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究课程思政的具体做法,使实践教学起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理论信仰的催化剂作用,适合广大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研究者阅读。
-
明清民国山西商人藏书研究卢厚杰 著笔者在收集、整理地方民间文献基础上,对明清民国山西商人私家藏书展开深入、系统和全面研究。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山西商人私家藏书研究》聚焦山西商人私家藏书的背景条件、藏书聚散、藏书思想、藏书特点、藏家刻书和藏书贡献等的考察,以期揭示明清民国数百年间山西商人私家藏书的整体面貌、行动逻辑和历史地位;下编《山西商人私家藏书史料》系在爬梳明清民国山西方志、谱牒、碑刻、墓志和书目等地方民间文献基础上,对存世的明清民国山西商人私家藏书之典型史料予以摘编、分类和整理,为学界的后续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
留取丹青照汗青邵捷 著本书研究了自明中晚期至清朝末期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忠义题材美术作品存在的社会大环境、呈现出来的形态与特色、存在的空间及传播的路径,更专门研究了这些作品具体的题材来源以及其创作主体的情况。作者结合美术的教化功能在明清主流美术中衰退的事实、背景、影响,对其内在价值观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忠义题材美术作品存在的社会与艺术功能,揭示了“成教化,助人伦”的中国美术传统和“礼失而存诸野”的文化意义。
-
歌词中的地域文化研究李婷 著著作以歌词为载体,研究歌词中蕴涵的地域文化。世界上杰出的文学作品都是地域文化的产物,歌词同样如此。任何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及特色都是诗歌作品中最引人注目又最动心的部分。本书以大多数人都熟悉的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去探看歌词的艺术世界,侧重于艺术与文学交叉、碰撞的节点,书写歌词中所含蕴的地域文化。
-
潮汕文化源流黄挺潮汕文化是属于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在潮汕地区(以现在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并融合进发展着的汉文化中。其次,潮汕文化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并组成了既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其三,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在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汕人的迁徙,潮汕文化向外传播,同时也吸收了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断发展。在这本书里,我们将向读者介绍我们对潮汕文化及其源流的初步研究成果。我们会具体地为读者阐述,潮汕文化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特质,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
文必与明合方维规 著《文必与明合:中国“文明”概念小史》一书详细梳理了在晚清、近代历史语境中,现代西方“文明”概念自欧美经由日本输入到中国而与中国自古有之的传统概念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作者主要从概念史的角度对“文明”一词在中国的引入接受的历史进行梳理,同时与清末西学东渐、思想史、观念史以及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逐渐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综合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明”概念的传入、定型与中国走向近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
-
兴袁济喜 著《兴:艺术生命的彰显》“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范畴,它往往与“比”并称为“比兴”,但与“比”相比,它具有更深的美学内涵。本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兴”范畴进行了追本溯源的阐发,对“兴”的结构与意蕴进行了深入诠释。本书从大量文本出发,对“兴”范畴自先秦以来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将“兴”范畴与“比兴”“言意之辨”“寄托” “兴象”等相近范畴进行了对比,对“兴”与灵感创作活动、文艺鉴赏等行为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对“兴”这一体现中国文化特征的典型范畴进行阐释,可以观照中国传统美学及文学精神。
-
作为思想的国语 近代日本对语言的认识李妍淑 著对于近代日本来说,并不是先确立了“日本语”,再在其基础上构造出(日本)“国语”的。事实恰恰相反。 作者结合日本“语言的近代”的概念,从语言思想史的视角来探讨“国语”理念的历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说“国语”是日本殖民主义的思想史基础,日本语的“近代”本身的特质也可以被清晰地刻画出来。 但“国语”理念不能仅仅从政治、思想层面来考察,还要立足于“语言”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谱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试图证明:被归结到思想史、政治史、文学史等方面的“语言思想史”,其自身往往也是具有独立轮廓和固有构造的。
-
都市文化研究潘立勇作为一本具有跨学科研究视角的论文集,内容围绕都市文化展开,收录的论文会细分为七个类别,对应于全书七个部分,包括:都市生活与职业;都市空间与景观;都市媒体与传播;都市文创产业;都市休闲文化;都市遗产传承;都市乡村文旅融合。每部分由约5篇论文组成。都市文化涵盖内容很广,涉及都市景观、消费主义、视觉文化、公共艺术、媒介赋权、民俗学、文化遗产、文创产业、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目前同类书籍还不多,作者集中于博士、博士后和博士生身份的研究成果更鲜见。本论文集将体现以博士为主体的青年学者新颖、敏锐的学术目光和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