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俗文化研究项楚本书为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编纂的系列论文集,收录了当代学者运用现代科学精神研究中国俗文化的成果。本辑分为敦煌变文校注、俗文学研究、俗信仰研究、俗文献研究、学人治学、新书评介六大部分,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学、训诂学、版本学、音韵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本辑收录了《妙法莲华经将经文(三)校注》《讲经文之成立与利用——以〈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拟)〉为中心》《爱神的嬗变:红鸾形象及其来源探析》等15篇文章,写作质量较高。
-
段注说文攷校羣書類纂金琪然 编著暂缺简介...
-
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图像卷武利华 武耕《中华图像文化史·铜镜卷》是《中华图像文化史》类型卷中的重要一卷。铜镜是考古发现、出土文物、传世文物中数量多的艺术品,由于铜镜图像有4000多年延续不断的发展史,它以鲜明的朝代特点将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艺术情趣的变迁展示在铜镜之间。就其图像文化的本身,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相伴始终,绝少有哪一种文物可与之匹比。一部4000年的铜镜图像史几乎是浓缩的中华图像文化史。中国铜镜不仅发现的数量多,而且围绕铜镜本身出版的大型图录、综合研究、专题研究也是数量多的门类。然而在图像学的视野下,对铜镜图像文化专题研究的著作还不多,几乎是一个空白。铜镜图像文化的研究,不是一件孤立的艺术品欣赏。从图像学研究的角度,它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图像的来源、图像的传播、图像与观念、图像形态与意义、图像与文本的关系等。特别是视觉图像的符号化语言,铜镜的生产场域、构成场域、传播场域,都是与其他铜镜著作不同的地方。本书中所涉及的铜镜生产场域制作的技术模态;图像构成场域的镜衣、镜匣,镜托、镜架等;传播场域的铜镜国际化贸易等,都列入了铜镜图像文化研究的视野中,使得铜镜文化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和深入。
-
旅游体验理论研究孙喜林,吴凯著本书聚焦旅游体验理论问题。首先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了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体验,并进而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刺激寻求”和“安乐寻求”,同时也对旅游本质方面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剖析,指出其不足。其次讨论了旅游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旅游XX学现象,不加论证照搬其他学科命题和理论现象,以“旅游忠诚”、“地方感”、“文化休克”三个旅游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例,提出借鉴而不借用观点,并以“异地感”和“文化惊喜”等研究佐证。围绕旅游偏好命题构建理论,提出旅游图式、旅游魅力和心理印刻概念。以综合性标准进行旅游体验分类,提出“感”概念,指出内省法在体验研究中的价值,相应研究有仪式感、异地感、旅游倦怠、文化惊喜等。对仪式感有深化研究,如仪式化现象,旅游仪式感量表。
-
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张新民 主编,马国君 副主编,黄诚 副主编《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是以贵州大学张新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历经10余年,对贵州清水江流域天柱县7000份文书进行整理、考释的成果,共45册,分三辑出版。《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辑)18册,主要收录、整理、考释清水江流域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各自然村寨家族或家庭依乡镇庋藏之民间文书,按乡镇分卷著录。本书按照归户性原则及时间顺序逐条编目,并注明文书来源地及其持有人。除土地及山林买卖契约外,尚有账簿、税单、纳粮执照、诉状、判辞、官府告示、分关书、算命书、风水书、清白书、婚书、休书、碑铭、日记、书信、教材稿本等,时间则上起明代,下迄民国。本书所收录的文书,均反复核对手写原始文本,辨读疑难字句,判识特殊异写字形,拟出准确可靠释文。凡与地域性或民族性差异有关之名物、术语、俚语、特殊量词、特殊称谓,以及苗侗民族习惯法专门术语,汉字记苗语苗音、汉字记侗语侗音难以索解者,均一概以注释方式加以说明,资料来源得力于传世典籍及档案文献,更受益于田野调查之实证性新创获。《清水江乡民家藏文书考释》(辑)是大型清水江文书编纂出版的考释类文图对照图书,实为众多学者长年艰辛劳作获取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置于全国文书学界或古籍整理学界亦不多见。其不仅能够客观还原乡村社会生活的全息图景,而且提供了地方社会长程变迁的完整信息,乃自明以迄民国时期苗、侗、汉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实录见证,为文书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法律学、经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之专书。
-
差异 第11辑金惠敏本书为文化理论研究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了跨学科的国际前沿理论,包括哲学、文学、文化、社会学、人类学、媒介研究、全球化研究等领域,以及对当代文学、文化现象和文本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的论文,主要特点为介绍最新理论研究成果,辑录系统和有深度的长篇论文。本辑主要收录收录的论文哲理性与思想性较强,理论水平较高,有益于启发学术思考,对相关领域研究者和爱好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辑主要内容为对话自我理论研究、名家选读、美学与文论研究与著作评述。
-
短视频教程钟欣颖 胡筱 编著本书主要探讨短视频策划与内容生产策略,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关于短视频领域的精准定位、短视频的策划、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搭建、短视频的拍摄与制作、生活服务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知识教育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搞笑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人际交往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技艺展示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广告宣传类短视频的策划与制作及网络微短剧的策划与制作等内容。
-
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观念变迁研究阿拉坦巴根暂缺简介...
-
武汉学研究 2021年第2期涂文学本书以武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及其城市形成发展所依托的主要区域为研究空间,刊发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等研究成果和学科交叉研究成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术性、应用性、综合性并重。为武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措施提供合理的参考,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贡献,为地方学、城市学研究探索创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的连续发布,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城市特色、城市魅力,从而让世界了解武汉,让武汉走向世界。
-
动画机器[加]托马斯-拉马尔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日本动画作品、工作室、动画师和动画理论的细致分析,本书定义了日本动画的视觉特征以及那些特定的、“动画性”效果的具体意义。不同于从文化内涵、创作理念、叙事目的、内容主旨进入文本的研究,作者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将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运动影像来考察,通过其生产方式和技术、创作者之间的互动,揭示出动画本身是如何“处理”技术问题的,或者说,人们是如何运用动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技术问题的。为了阐明这一理论的实际意义,作者在书中详尽地考察了一系列重要的动画作品,包括宫崎骏的《天空之城》、庵野秀明的《蓝宝石之谜》和改编自 CLAMP 漫画原作的《人形电脑天使心》,清晣地脉络层层递进,用独特的方式重新讲述了日本动画的战后发展历程。本书引用德勒兹、伽达利、海德格尔、西蒙顿等人的技术理论,适当借鉴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学说,并对日本学者的相关理论有所批评。在技术哲学和思想史的交集中,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了日本动画内在的物质材料属性,为批判地考察日本动画及相关媒介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