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古代希腊文明文献萃编倪滕达 编译本书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丛书中的一本。本书所收集的资料,主要反映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古代希腊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由于古代希腊早期传世文献有限,因此本分卷所收录的资料主要出自公元前5世纪之后的作品,如修昔底德、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狄奥多罗斯和阿里安的著作等。这些作品是后人研究古代希腊文明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古塔康桥 编著巍巍古塔,是民族精神的丰碑,常被称为“宝塔”。古塔是古人信仰的凝聚,材料精良,结构巧妙,技艺高超,展示营造的奇迹,彰显高耸云天的骄傲,造就出高低错落、层次丰满、气韵生动、震慑人心的景观。《古塔:耸立的骄傲》精选了嵩岳寺塔、国清寺砖塔、兴教寺塔、大雁塔、小雁塔、广惠寺花塔、少林寺塔林、虎丘塔、应县木塔、开封铁塔、六榕寺花塔、六和塔、居庸关过街塔等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品,逐一介绍相关文化常识,解析每一座古塔的来龙去脉,诉说沧桑岁月中的故事,描述保存状况,并展现考古方面的结论。千年遗构、百年旧影。书中所选千百年间积累的图照,具有原初性和现场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让我们一起开始参观各座古塔。
-
亚文化迪克·赫伯迪格 著,修丁 译亚文化的意义总在争议之中,而在对其风格的不同定义里,我们看到最为激情的碰撞。 本书是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奠基著作之一,也是第一本以朋克文化为主题的系统性研究著作。从安全别针、尖头鞋、摩托车的流行到朋克、雷鬼乐、华丽摇滚的兴起,作者以生动的历史叙事结合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分析等理论方法,深入剖析亚文化的功能、来源、抵抗与收编方式,探索青年亚文化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对时代的意义。
-
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武晓阳《新时代“一带一路”古文明文献萃编》以“一带一路”所经行且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古文明文献为对象,并对之进行译注、研究,以中国人的视角审视世界文明的源头,展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杨共乐教授有关这个课题研究的阶段性重要成果。丛书覆盖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主要古代文明地区的重要文献资料,选择了大量典型性古典文献,收录了大量经实地考察采集得来的信息资料,因此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历史,触摸古代文明。“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这一概念来源于学者们对客观历史的真实提炼和高度概括。从历史上看,这条大道的建成并非一人之力,而是东西方众多先驱共同开拓的结果。《古代丝绸之路文明文献萃编 》探寻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让读者更加了解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
唯有书籍[英]汤姆·摩尔, 李倩 译书架上的书是堆叠的沙袋,用以抵御遗忘的洪流。书签、藏书票、书籍装帧;二手书、私人藏书、特装书、被遗弃的书;图书馆、书店、书展、读书俱乐部……作为一件物品出现时,书远不仅是承载内容这么简单。我们与书相遇,衍生出一系列故事。从古老的莎草纸到如今的电子阅读器,从书的纸张、气味到书承载的记忆与情感,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资深书虫汤姆·摩尔讲述了与书有关的一切。时至今日,书籍依然有能力改变我们的生活。
-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瞿莉莉本书以平行语料库、异化与归化、翻译传播学等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基于我国民俗文化翻译与研究现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民俗文化翻译传播与研究现状,探索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平行语料库;针对洞庭湖区民俗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问题,分析影响民俗文化翻译质量的因素,总结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探讨民俗文化翻译策略与洞庭湖区民俗文化“走出去”对策;旨在增进世界各国对洞庭湖民俗文化的了解、接受与喜爱,向世界传递更丰富、更立体、更真实的洞庭湖形象,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外宣工作略尽绵薄之力。本书理论创新基于全球本土化,实践参照注重需求与应用,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和实地,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做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供翻译研究人员、翻译教学人员、英语或翻译专业学生、政府外宣人员、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及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许倬云文明三书许倬云 著许倬云文明三书,是当代史学大家许倬云重磅力作。他在此三本书中,首次系统性讲解文明史,70年博学深思熔铸一炉,以独树一帜的“大历史观”勾勒世界文明发展线路图——回溯过去的文明(《三千年文明大变局》),评述现在的文明(《世界何以至此》),探寻人类文明未来的走向(《我们去向何方》)。他以反思、审视的态度,直面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力图以中国文化为基点,开拓人类文明共同体的革新之路。“许倬云文明三书”是许倬云先生学术生涯上的又一浓墨重彩的一笔,光辉灿烂,蔚为大观。
-
壮族诗性传统与文化建设整合研究覃德清,杨丽萍 著本书站在理论与实践兼顾、个案研究与宏观思辨交融的多学科研究立场,以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视角探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传统的延续路径,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同文化建设的进程相结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借助国内外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从壮族民歌习俗、壮族诗性传统阐释壮族文化遗产隐含的诗性基因、诗性思维和诗性精神;下篇重点探讨诗性传统与壮族文化建设交融整合的路径与方法,从壮族聚居区文化建设实践,探寻壮族文化传承的新机制,从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交融整合,促进壮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
从咖啡到珈琲(美) 梅里·艾萨克斯·怀特 著 ,陈静 译当日本第一家咖啡馆“ 可否茶馆”在东京诞生时,整个世界都没想到日本将成为咖啡消费大国, 日式精品咖啡文化将成为全球三大咖啡潮流之一。 咖啡在 16 世纪初传入日本时,还是个新鲜事物,到明治维新时代已经成为“文明开化”的象征,今天则是家喻户晓的寻常饮料。作为“后来者”的日本人对咖啡极度痴迷:改良速溶咖啡、发明罐装咖啡、重新发扬光大被欧美摒弃的手冲咖啡。从世界上第一个连锁咖啡店品牌圣保罗集团到咖啡迷前往日本必去朝圣的咖啡馆之一—琥珀咖啡 (Café de L'ambre),风格各异的日式咖啡馆及其背后的主理人引领着咖啡爱好者们走入第三波咖啡浪潮。 一位多年旅日的美国人类学家追溯“ 咖啡热”的足迹,探寻咖啡馆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为读者奉上一份私人收藏的日本咖啡馆名录。
-
明清文化通史南炳文、何孝荣、李小林、李晟文、傅美林明清文化在前代积累之上,集传统之大成,达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本书由明清史大家、中国明史学会原会长南炳文先生主编,积数十年研究心得,贯通明清前后五百余年,从整体上论述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本书既总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和转变,也根据明清时期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疆域变迁的时代特点对相关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