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胡惠林 李炎 主编本书围绕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多方位的理论探讨,以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和先进性为学术目标,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了学术的回答,对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理论给予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全书下设“特稿”“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文化强国与文化现代化”“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文化金融”“乡村文化与文化治理”“文化遗产”“会议综述”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借鉴的经验。
-
纯粹·桑奇三塔扬之水本书是我国名物学家扬之水对古老历史遗存——桑奇三塔艺术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桑奇三塔是印度早期古塔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塔遗迹,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作者对桑奇三塔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做了深入浅出的细致解说,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了桑奇三塔浮雕,并配以大量相关清晰美观的图片,包括一些中国石窟和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博物馆所收藏的相关图片,极具艺术价值。
-
江门学派·明代心学重镇郭海鹰本书是《岭南学术思想丛书》的一种,以陈献章、湛若水为中心进行考察,兼及学派其他思想人物,勾勒出江门学派的思想宗旨与工夫践履,呈现其学派发展的精神图景。全书以“气”作为线索贯穿始终,揭示江门心学之思想特质;并以修身工夫作为视角,以自然宗旨、静坐工夫、体认天理为核心,围绕“本体—工夫—境界”阐释其命题主张,向读者展示江门学派其学其传之整体面貌。
-
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方刘 著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历史与逻辑入手,说明新时代传统文化观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系统阐述新时代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来源、主要内容、重要意义、鲜明特点,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闸释新时代传统文化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进。
-
成都自然笔记沈尤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绝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
古塔康桥 编著巍巍古塔,是民族精神的丰碑,常被称为“宝塔”。古塔是古人信仰的凝聚,材料精良,结构巧妙,技艺高超,展示营造的奇迹,彰显高耸云天的骄傲,造就出高低错落、层次丰满、气韵生动、震慑人心的景观。《古塔:耸立的骄傲》精选了嵩岳寺塔、国清寺砖塔、兴教寺塔、大雁塔、小雁塔、广惠寺花塔、少林寺塔林、虎丘塔、应县木塔、开封铁塔、六榕寺花塔、六和塔、居庸关过街塔等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品,逐一介绍相关文化常识,解析每一座古塔的来龙去脉,诉说沧桑岁月中的故事,描述保存状况,并展现考古方面的结论。千年遗构、百年旧影。书中所选千百年间积累的图照,具有原初性和现场感,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古典之美。让我们一起开始参观各座古塔。
-
故宫论学郑欣淼本书是作者故宫博物院院史研究与故宫学理论探索的成果。故宫博物院史也是故宫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关键问题以及重要人物进行研究,回顾总结故宫人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反思有关历史教训,进一步阐释了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联系与契合。在故宫学理论探索中,作者提出的“故宫是一个文化整体”,“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世界”,形象概括了故宫学的学理性、实践性与开放性。故宫学是故宫历史、故宫文物、故宫博物院的统合,故宫学的发展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审美、命运、身份认同的自觉表达。故宫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反映着作者对于故宫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也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的时代要求。
-
传统文化与领导力王启涛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本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领导智慧,牢牢根植于传统文化,以普及“国学”最早的含义开篇,指出国学的本义是“培养未来官员的学校”,解析古代学子的六门必修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进而具体展开儒、道、法、兵四家学说所蕴含的领导智慧:儒家是家为本、和为贵、学为先,道家是慈、俭、柔,法家是重“法”讲“公”,兵家是智、仁、严。作者引经据典、古今交融、深入浅出的论述,使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大众性,读者读之可获益良多。
-
闽南建筑曹春平 庄景辉 吴弈德《闽南建筑》较全面地介绍了闽南的建筑形式、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与装饰、建筑习俗、建筑特点以及闽南建筑文化的辐射与传播。闽南建筑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建筑技术,是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闽南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贯穿着地方传统文化,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是一个包含着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的整体。再版《闽南建筑》一书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金门传统建筑一章,专门介绍金门地区传统建筑建制、特点、装饰等。
-
闽南宗族社会郭志超 林瑶棋宗族制度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传统。宗族作为基层的社会组织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闽南在明中期以后是东南宗族发展的繁盛地区。闽南宗族以其典型特征凸显于大陆东南,并以跨域的文化复制形成两岸主要的血缘纽带。闽南与台湾的宗族关系史,既是那么纷繁又是那么有序。作者从宗族制度的三大标志:祠堂、族产、谱牒三者入手,深入探讨了闽南宗族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了闽南宗族社会的文化内涵,并论及闽南宗族社会在台湾的延续与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