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百世风骨蒋伟国 著言子,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十贤”之一,也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言子及其后裔专题研究的结集,共收录文章10篇,都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收录与言子有关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收录编研性的文字22则。通过专题研究与释读介绍的结合,立体呈现言偃的形象及其家族文化绵延2500年的整体风貌,还原言子在地方文化、江南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
中国古建筑构件文化花景新暂缺简介...
-
文脉与血脉叶宪允文化世家,是文化兴盛的家族,家族内外一位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其几代人之间的诗词歌赋、书画才艺,才子佳人之间的风流雅韵,兴盛衰微的悲欢离合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然,一部部的研究著述面世,也许会有大同小异之感,会有审美的疲劳。故此,本书虽然仍是聚集于文化世家的研究,但不以一时一地一个文化世家为研究对象,而以清代整个文化世家为观察点,在呈现一个个文化世家的风貌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文化世家内部以及诸多文化世家之间的文化互动与历代传承,突出女性才子在文化世家内部以及文化世家之间之文化传承与延续的意义与作用。由之,说明探讨整个中华文明的历代以来流转迭起、延续不止的特征。
-
沉香文化·百问解答周麟《沉香文化?百问解答》是一本原创图书,由寻麟香学创始人周麟执笔。周麟已出版极为专业的沉香收藏类图书《奇楠?沉香(收藏版)》,获得业内人士的肯定与喜爱。寻麟香学创立于2009年,是近代香学宗派之一,创始人周麟老师以香学味道为本源,香气入心,香气为首的制香理念为核心,秉承“香气、油脂第二、大小第三”的鉴香原则,运用多看实物香品、多熏各品级原料、多闻让嗅觉记忆的教学理念,集多种类、各品类沉香原料为实物教学基础。《沉香文化?百问解答》在《奇楠?沉香(收藏版)》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阐述沉香文化的发展历程、沉香的生成、分布与产区、辨别与保存等等更为基础的知识,让喜香、习香人士能了解沉香文化与知识,更好的运用在实践中。本书会大量附加二维码,结合平面与视频,在出版方式上探索新模式。
-
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创历程柴文华 康宇 王春辉“两创”即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从秦汉以来“五经”系统的建立,到近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的“双创”历程。 旨在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两创”的历程和经验,结合时代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为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参考。
-
科技自立自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著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的新起点上,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科技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前进路径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书立足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讨论辨析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义和重要内涵。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形成符合科研规律、有效满足国家发展和市场需求、鼓励探索创新、开放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本书从科技力量布局、科技计划组织、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价体系、科技转化机制、创新开放制度等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当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提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路径的相关建议。
-
古籍研究《古籍研究》编辑委员会《古籍研究》(总第77辑)由古籍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受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指导,收录国内各大高校2023年古籍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内容包括文史专 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究、古籍校勘与 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代表了国内古籍研究学界研究的最新水准,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使用。
-
嘤其鸣矣南江涛 主编“青年学者说文献学”是南江涛老师微信公众号“书目文献”设计的一个专栏,参与采访调查的青年学者多达五十余人,主要来自高校、古籍收藏机构和相关出版社及期刊编辑部。受访人或讲学于各大高校文献学课堂,或终日摩挲古籍,或矻矻于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成果的揭示。他们均从自身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他们眼中的“文献学”,回答了什么是文献学,讲述了他们关于文献学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分享求学、治学过程中的经历、方法和体悟。
-
当代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祁和平著文化记忆是近年来人文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本书聚焦于德国学者阿斯曼夫妇和阿斯特莉特·埃尔等人的理论著述,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解析当代西方文化记忆理论,提出文化记忆是一个以记忆媒介为主要内驱力,由文学性、物质性、选择性、建构性、和伦理性构成的多维、动态系统。
-
跨越两国的审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奈良县橿原考古学研究所 编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为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的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清华大学与日本奈良县政府联合举办“跨越两国的审美:日本与中国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特展,展出奈良县立橿原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的100余件套与中国相关的文物,以及国内文博机构所藏的数十件与日本相关的文物。展览分为“倭人的姿态”“倭国与中国”“日本国的成立”“祈祷的样态”“大和的地宝”“中国视角的日本”六个单元,包含了诸多首次出境日本的珍贵文物,它们承载着延续千年的文明、跨越海域来到中国,与国内的珍宝汇于一处,共同勾勒一幅中日文明交流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