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都市青年文化价值观研究曹永荣,徐剑我国有璀璨的历史文化和历久弥坚的文化基因,但随着经济和网络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都市青年的文化观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全球也即将进入“后喻文化“时代,青年文化价值观不仅将主导中国的未来,也将主导全球文化价值观的走向。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都市青年的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梳理,首先,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了“青年价值观量表”;其次,在中国的大型城市开展系统的调查,通过深度分析,掌握中国都市青年的价值观走向;后,提出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内核的中华文明价值体系,并引领智能时代的话语权。本书适合研究文化价值观的学者和青年学子。
-
樊迟学稼诠释史黄俊棚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演进,离不开对经典的诠释。对《论语》的解读,体现出历代学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接受和推衍。《论语》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历代儒者构建自己思想的丰富素材。由于《论语》特殊的“语录体”著作方式,为学者的诠释提供了比较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以来历代《论语》诠释的丰富样貌,儒家思想史也因此而建构。“樊迟请学稼”章,向来为孔门一大公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关系到许多重大的问题,诸如社会分工理论、君子小人之辨、政治哲学、教化思想,等等。历代注家异说纷纷,提出不同的解读,其实是对儒家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回应。如果按照诠释学的四个步骤去理解,我们需要理清这样几个问题:孔子究竟说了什么?孔子想要说什么?孔子能够说什么?孔子应该说什么?因此首先需要立足文本,看樊迟如何问,孔子如何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追问,孔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小人哉樊须也”,究竟要表达什么?是看不起“老农”“老圃”,轻视稼穑,还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所做的真实表达?接下来就需要从孔子思想体系的角度去探寻,孔子能够说什么?“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一大段论说,其实是孔子基于自己的一贯主张,对儒家政治思想的深入阐发,需要我们仔细品味。孔门注重“大人之学”,讲究“修齐治平”,孔子不希望门人弟子局限于做“小人儒”,故“君子不器”。后,我们读完这一章之后,还得回答“孔子应该说什么”的问题,表明读者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诠释过程。系统梳理汉代以来学者对“樊迟请学稼”章的阐释,无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俊棚对此问题关注已久,广搜汉代以来文献,将历代学人对此章的阐释加以加辑录,并进行解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呈现一部“樊迟学稼”的诠释史。他的这个尝试,无疑是有价值的,不仅有体例上是一个创新,而且对于研究《论语》学史、儒家思想史都具有参考价值。
-
戏曲市场研究晏一立《戏曲市场研究:以西南地区的川剧为例》以西南地区的川剧为研究对象,是系统地研究川剧市场的专著。在开展川剧现状调查、市场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归纳,结合川剧市场的生产、经营、消费、运作等,运用历史学、经济学、传播学、比较学等多学科知识理论,对川剧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结构形态、历史演变、特点及发展前景给予分析研究。在遵循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原则的基础上,注重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的拓展和深化,这也是对四川地方文化研究中的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戏曲市场研究:以西南地区的川剧为例》力图建构一个系统、合理的川剧市场基本脉络与框架体系,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个参照体系,拓展川剧研究,对中国戏曲的市场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京族喃字民歌集陈增瑜《京族喃字民歌集(二)》是继《京族喃字民歌集(一)》之后又一本反映京族同胞生产、生活的民歌集,共收集了京族同胞的民歌精华近百首,用京族喃字、汉文、国际音标、越南文四文互译,并配以喃字民歌原声光盘,不仅为横向对比其语言特色,为更多的读者了解京族的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提供了阅读的便利,更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背景下,对京族民歌文化、对京族喃字这一濒危文字的一种整理、抢救与传承。
-
神农文化概述邓天骥神农文化是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其文化依寄着人性化神明而发展,又促使人性化神明升华为一个民族的文明支柱,它是我国悠久而又绚丽多彩的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最伟大最璀璨的精神明珠。本书分为六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炎帝神农所创造的巨大功绩、以及神农文化对当今社会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
-
旅游&信心戴斌 责编,巨瑛梅 编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旅游产业研究的演讲集, 全面地清晰阐述了近年来旅游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困难 和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冰雪旅游是现代产业, 是当 代生活——中国冰雪旅游论坛主题演讲》(讲好中国故 事 创新传播体系 开创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工作新格局 》《培育精品旅游 构建新发展格局》《 旅游城 市的数据审读、游客视角和进阶方略》《大力推动红色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为建设 旅游集团 而奋斗》等内容。
-
道与名杨国荣《道与名:《思想与文化》第三十一辑》是教育 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所主编的一部学术论文集。此为第31辑,主题为“道与名”,分为“海外新名学”、“道家研究”、“生生哲学”、“诗与语言”、“天与人”、“历史之维”、“学术论衡”、“青年学者论坛”八个部分,包括戴卡琳《消解“正名”的现代观念:从康有为到胡适》、张瀚墨《本体与喻体的融合:早期宗教礼制改革背景下〈老子〉之“道”的考察》、曾海龙《时间性与本体论的建构——基于当下中国哲学中的生生课题》等文章。
-
周易溯本张延伟《周易》是我国现存古代早的一部奇特之作,它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奥秘,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无所不包。除哲学外,还涉及天文、地理、历数、乐律、兵法等。它文辞优美,寓意深远,圣人孔子更是极力推崇,后被列入儒家经典,成为群经之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但由于成书的年代过于久远,其文字的意义失传甚多,同时也是十三经中深奥、神秘的一部书。“易学”研究者甚众,研究著作更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张延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周易》,他博采众长,从参鉴近现代学者对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果,借助古文字的考证,加上对图腾进行研究,对《周易》的文字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考订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
治理视域下的高校话语传播与共识秩序袁蕾 , 李林青,万庆怡 著该书主要以 “冲突与争议”“传播与建构”“修辞与认同”“共识与焦虑”“治理与对策”五个板块展开论述,解析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社会现状与社会语境,透视高等教育突发事件形成争议的成因。运用传播要素分析和新闻框架分析挖掘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传播机理。为解码高等教育突发事件中所形成的话语共识及探清这一共识形成的原因。该书采取分析话语文本的研究方法,对相关事件案例中的话语语义、叙事、修辞等等进行话语分析,并对这一共识背后的逻辑和形成机制等进行探究。在传播规律与传播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高等教育突发事件传播新模型,结合案例以高层、中层、底层三个层面解读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话语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对梳理出的潜在问题和障碍进行归纳理清,终回归到问题的解决上来,从多元主体的角度为高等教育突发事件的治理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宋秋前, 钟玲玲主编本书以“课堂教学改进”为主题,组织教师选择一个或多个教学理论的核心元素作为实验自变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应用的系列实验研究。全书共五编,分别是“识字教学”“阅读积累”“阅读思维”“习作指导”和“习作评改”,总计32个教学实验。希望本书能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