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坛前缀语-《复旦教育论坛》卷首语熊庆年本书收录了《复旦教育论坛》杂志自2003年创刊至2020年第1期的100篇卷首语。作者作为杂志的执行副主编,把卷首语当作是期刊读者的“开胃酒”来调制,不拘成式,不守一体,或应时而言,或随事而语,皆有感而发,自成风格,颇得高等教育研究界同仁青睐。《复旦教育论坛》自2008年起连续被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8年起被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为A刊核心期刊。此集既可觅办刊进步之轨迹,又可窥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之行痕
-
红色经典电影与近现代中国十讲李松林,李楠电影是历史的见证、时代的缩影。红色经典电影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的利器。本书秉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红色基因理念,运用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全面、客观、深入剖析反映近现代中国和百年来我们所取得的辉煌历程与伟大成就的红色经典电影,借助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红色艺术感染力,帮助当代青年人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从而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
-
农村地区媒介素养对比研究尹晓楠 著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触角已经渗入各个角落,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文化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农村地区人们在媒介素养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无论是媒介认知参与能力还是媒介评价参与能力都远低于其他群体。在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媒介素养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村地区人口的数字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内生动力的激发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将农村地区的媒介素养置于当前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的变化之中,以问卷调查法和个人访谈法对2010年和2020年所抽取的河南农村地区样本进行对比研究。对比10年来农村地区媒介素养水平的差异,试图找出影响农村地区媒介素养水平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村地区媒介素养现状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
守望纪程高 军本书共分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对自己从事的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另一板块是记录自己从事文物保护工作40年的人与事。作者曾经担任绍兴市文物局局长,并主持过鲁迅纪念馆新馆的工程建设,所收录的文章中,对文物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对于文物的保护、利用和传承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书中对鲁迅纪念馆新馆、周恩来祖居、大通学堂、陆游纪念馆、王阳明纪念馆的设计建设、整体修复、布置陈列的案例介绍,可见出绍兴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与成就。而作者有40多年的从事文物工作的经历,这一经历又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相重叠,因此可以说本书也是绍兴市改革开放以来文物工作的一个缩影,鲜活地反映了绍兴市这40年来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历史。
-
新北京第三代作家心灵史研究杨志 著新北京第三代是北京地区的共和国同龄人,这批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优秀作家组成当代文坛半壁江山,影响深远。本书收集整理了其中100多名作家的作品及史料,然后采取“生命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纵向把握他们成长的心灵历程,横向剖析他们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从整体特征、全托记忆、时空体验、亲子矛盾、怀旧情绪等角度切入,系统研究了他们的心灵发展历程。
-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杨静 著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价值意义,论证教师专业能力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第二章系统阐述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结构以及理论基础;第三章以国家颁布的《专业标准》为依据,构建教师专业能力的理论模型,具体阐述教师专业能力的分析框架和测评工具;第四章具体论述如何运用测评工具,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现实考察,整体关照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现状;第五章系统论述教师专业能力的生成机制,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
现代中的传统陈衍德暂缺简介...
-
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学术思想与研究方法》以丰富的文学史文化史材料为支撑,个性化地阐发古今中外多种学术观念与研究方法,视野开阔,深入浅出,给人以启迪。书中所论,有“致广大而尽精微”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方法,也有源自西方的原型批评理论与方法;有对文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基本原则的探究,有对资料实证性与思维超过性的阐发,也有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文学发展的尝试;有中国汉字文化的发展及其域外传播问题,也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文学遗产问题;有以《宋诗选注》与《管锥编》价值亲缘为桥梁对钱钟书学案之“暗思想”的探讨,也有对晚清民初文学与文化研究现状、传记研究之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对文学批评中的语文学方法的介绍与运用,也有对手稿文献与历史还原方法同现代文学研究关联的探讨,对民族主义文学思潮与现代文学的个案解析。
-
赛事遗产可持续利用研究李春洋著本书围绕武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主题,以深化遗产特色研究,推动遗产科学利用为目标。在对军运遗产进行概念界定,充分归纳和总结奥运会等过往大型赛事遗产研究的方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系统分析武汉军运会所留下的体育、经济、社会、文化、军民融合、环境、城市、区域发展等重大遗产,构建武汉军运会遗产价值体系,并就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军运遗产提出建立遗产工作机制、构建遗产保护制度机制、创建军运网络博物馆、构建遗产保护意愿激励机制等建议,旨在促进军运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及可持续发展。
-
壮族诗性传统与文化建设整合研究覃德清,杨丽萍 著本书站在理论与实践兼顾、个案研究与宏观思辨交融的多学科研究立场,以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视角探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性传统的延续路径,将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同文化建设的进程相结合。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借助国内外诗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从壮族民歌习俗、壮族诗性传统阐释壮族文化遗产隐含的诗性基因、诗性思维和诗性精神;下篇重点探讨诗性传统与壮族文化建设交融整合的路径与方法,从壮族聚居区文化建设实践,探寻壮族文化传承的新机制,从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交融整合,促进壮族文化的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