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
-
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梁漱溟 著本书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选篇以《梁漱溟全集》为蓝本,从《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经典著作中精选篇目,由梁漱溟家人钦定,诚意特献!全书分为五辑,从学问、修养、理想和态度等主题入手,瞄准“人生和社会”,结合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学之路、待人接物之“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态度,试图为当下内耗严重、急需精神重建的年轻人提供一份精神读本和解决方案。第一辑“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第二辑“思想可开悟 人生可翻新”——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第三辑“多谈谈哲学 多想想办法”——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第四辑“精神有所归 生活有重心”——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法在说话之外,在空口讲之外。第五辑“志趣有所感发 便是一次向上”——“我怎么样去生活”的问题没有唯一不二的答案,我们只能告诉人去觅他的路,觅了路如何走而已。当变幻莫测的世界无法把握,我们只能把握自己。不要对困惑熟视无睹,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读一读梁漱溟先生“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
李浩学术文集·慢耕集李浩本书分为蠡测、司幕、培土、自照四辑,其内容重点不在架空高论各种读书的学理,而是具体分享作者真切深微的阅读体会。作者拈出农业文明时代的“慢耕”一词作为书名,既是一种自勉,也是一种人文宣示。
-
人在撒哈拉蔡适任本书是一本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纪实散文集,以作者定居摩洛哥的梅如卡后,前往撒哈拉地区致力推动沙漠绿化、沙漠生态旅游的行动为素材,从另一角度描绘鲜活的沙漠生活景观,展示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书中或描写作者工作的历程和细节,表现创业热情和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或抒写独具生命活力和文化交流色彩的个人生活;或叙述当地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或描摹当地吃穿住行、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与当下。作者在广袤的撒哈拉中种树、护树、凿井、开生态旅店,真实呈现了撒哈拉的现代生态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奋斗史,渗透了对生态问题、文化多样性、旅游业等独特而精当的思考和见解,展现了作者以撒哈拉沙漠为实践生态理想的热土和第二故乡的情怀,以及关切和保护地球环境的坚定意志。
-
沙漠化为一口井蔡适任本书以作者旅居摩洛哥,前往西撒哈拉工作和旅行期间的见闻为素材,以作家三毛关于撒哈拉沙漠的作品为对照,通过对作者与西撒哈拉土著撒拉威人的交往、撒拉威人对自己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态度等的叙述与记录,表现了西撒哈拉独特而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风物、传统民俗,介绍了西撒哈拉的历史,并追踪三毛在西撒哈拉的生活遗迹和生命历程,讲述了不同于三毛深情绮丽的人生与文学传奇的,具有在地观点、田野深度和独特女性视角的现代沙漠故事,其间渗透着作者的文化人类学思考。
-
一个人的巴黎[日]高峰秀子 著,安素 译一九五一年,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日本女演员高峰秀子只身前往巴黎游历。在异乡的街头,她头一次摆脱了电影女星的身份,卸下身上的光环,自由自在地漫步在巴黎的街道,购物、赏景、乘坐公共汽车、品尝美食,过上了一段普通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巴黎》是高峰秀子在巴黎半年间的随笔集,记录了她在巴黎的日常生活,在高峰秀子去世五年后,由日本河出书房新社结集出版,展现了这位银幕女神不为人知的一面,书中另外配有80幅高峰秀子亲手绘制的妙趣横生的插图及她在巴黎生活的日常照片。
-
王蒙演讲录王蒙 著王蒙的演讲纵横古今中外,知识含量丰富,案例故事众多,思想深邃,妙趣横生。内容涉及如何正确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如何认识中华文明的特性、如何进行文艺创作,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书通俗生动,值得一读!
-
高校德育协同创新研究曹政 著高校德育协同创新研究旨在凝聚高校德育多元主体力量、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和激发高校德育协同效应。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中国传统哲学的协同思想、协同学理论等为高校德育协同创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纵观高校德育协同创新的历史演进,高校德育体系经历了传统集体主义向度——系统化发展——协同创新的演进。高校德育协同创新可以视为开放的复杂系统,其逻辑架构可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本选题通过构建高校德育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尝试为高校德育系统优化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
文学纪念碑 欧洲故土[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程一身 译本书是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出版于1959年的散文集,彼时米沃什依然待在法国,并即将赴美。在这本带有寻根性质的自传散文中,米沃什不仅关注祖国的社会历史,而且将“故土”这一概念延展至欧洲这一覆盖更广,更具包容性的层次,并在这一层面上反思了二十世纪的欧洲。这是米沃什早期的重要作品,作为散文大家,米沃什在这本文集里展示了自己细腻深刻而又充满诗意的写作魅力,读者可从他的文字中了解不一样的另一维度的欧洲。
-
野牛、毕加索和半截眼镜张伟劼本书是一部有关西班牙和拉美西语国家文化的随笔集,聚焦于视觉艺术,视角独特。有46篇文章,每篇以一件或一系列视觉艺术作品为题,在运用艺术哲学理论鉴赏、解析艺术作品的同时,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书中所涉及的艺术作品,其诞生的时间从公元前一万五千年至今日,空间上涵盖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这些艺术作品的体裁,包括建筑、绘画、电影、诗歌等。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是一本难得的中国学者撰写的介绍和评论西语国家文化艺术的散文作品。
-
读库2306张立宪 主编李白一生写过大量的饮酒诗,其中知名度高的当数《将进酒》,这首充分展现李白诗歌艺术神奇魅力和根本思想的千古名诗,也是雷武铃老师认为进入李白诗歌世界的最好途径。它的起与结,情绪强烈,悲伤劈天盖地而来,中间尽欢高歌而饮,又在弥天痛苦中而终。雷老师逐句分析此诗,带领读者领略李白如何一层一层推进发展,最后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结构,强有力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义。1921年,美国作家哈罗·斯登司在《美国和年轻知识分子》中提出:“我们的知识分子去哪儿了?”半个世纪后,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拉塞尔·雅各比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知识分子的语言是思想的工具和传播手段,如果不再为公众所熟悉和理解,那知识分子作为社会道德良知的管道也就关闭了。他们退出公共生活的前沿和批评阵线,专心教书育人搞学术,但学院却没能成为独立于商业社会之外的净土。新闻学教师陈雯锐在《知识分子去哪儿了?》一文中,从高校的学院制度变迁等角度,结合自身经历给读者展现了当下知识分子的选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全美高校人文院系学生占比基本维持在百分之十五的平均线,近十年的大学录取率却开始背离这一趋势:经济形势见好时,人文科目类学生数持续下降;市场不景气时,这些学科的学生人数掉得更快。《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纳森·海勒走访多所大学,与学生、老师和研究人员交谈,想搞清楚人文专业学生人数断崖式下跌的原因。2023年3月《“穷途末路”的英语专业》原文刊出时,引发了对人文学科衰亡的广泛讨论,读库版译文通俗流畅,译者刘思羽所加注释也能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行文背景。二十世纪初,美国传教士永伟里来到中国云南澜沧县糯福乡,假借一百多年前的云南佛教传说,自诩为当地拉祜人的救世主,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宗教势力;而占据澜沧北部的石氏土司也凭借鸦片生意成为滇南土司首富,两大力量不可避免互相冲突。与此同时,一个澜沧青年开始了自己近二十年改名换姓的逃亡生涯,凭借高超的语言天赋和缜密的计划,扳倒两家,最终完成自己的复仇。陈楚汉和郑子宁爬梳史料,探访当事者后人,为读者讲述了这段中缅边境的传奇往事。因操心儿子的婚事,两年来,骆淑景出入公园相亲角,加入各种相亲群和相亲平台,遇见各式家长、征婚男女和红娘,开启了一段“为儿相亲”之路,以她的角度记录当下年轻人婚恋市场的世间百态。对婚姻没有信心,就是对社会没有信心,而一个女孩,怎样才能让她有信心呢?2005年魏兴荣和老周认识后恋爱,老周五十九岁,魏女士四十七岁。2020年,两人理性、友好地处置这段持续十五年的关系,分开生活。又过了三年,老周离世。对于老周,魏女士始终有一份追念在心头,便把这段缘分记录了下来。2020年底,周杰伦发行了自己出道以来全部专辑的黑胶唱片,轰动一时,而全球黑胶唱片的销售总额和总量也开始超过CD唱片。黑胶唱片这个二十世纪初诞生、九十年代遭各大唱片公司停产、被认为淘汰过时的音像产品在最主流的歌手身上回归,重回老百姓视野,确是罕见。资深唱片爱好者陈鹤之回溯音像市场上各种存储格式的起起伏伏,阐述黑胶的独特魅力,试图回答黑胶唱片何以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