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写作
-
心中的法律李永强 著《心中的法律》共五十篇文字,按时间先后排序,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商事仲裁、行政复议,以及其他非诉工作等。大部分内容,经过了一定范围内的实践的检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时,也取得了比较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内心当中对法律的一些理解和认识。言为心声,《心中的法律》的书名确定为《心中的法律》,这也是主要原因所在。
-
先例的力量迈克尔·J·格哈特(Michael J. Gerhardt)著先例在做出宪法裁决中所起的作用,在法律学者和美国的政治学者之间是一个常年争议较大的主题。该问题的实证性和规范性方面的争论都十分激烈:在何种程度上,最高法院、国会以及行政机关被先例所约束?在何种程度上它们应被约束?开始这样一个长期没能得到综合治理的话题,迈克尔?格哈特将大量的社会科学数据和法律学术联系了起来,从而给出了几十年来有关先例的最广泛看法。 本书清楚地列出了有关先例重要性的持续争论中的主要问题,并均衡考虑了各方观点。对最高法院来说,先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包括最高法院以前的判决意见,还包括大法官谨慎选择去遵循的规范、历史惯例以及传统。通过这些形式,先例发挥了比人们普遍认识到的更大的影响力。该影响力被包含在格哈特所称的“先例的黄金法则”的实行和认可中,该法则也是宪法的一个主要动力。该法则呼吁法官和其他的政府机构去承认,既然他们希望其他人尊重他们自己的先例,他们就必须对他人的先例表示出同等的尊重。格哈特对于先例的广泛研究引领他对此确切阐述了一个更广泛的定义,该定义不仅包含了最高法院先前的宪法裁决,还包括其他政府机构的宪法判决。格哈特通过观察此概念未来的发展来总结了自己的研究,他研究了从伦奎斯特法院向罗伯茨法院转变所显示出的对先例的裁决和态度。 本书权威且精辟,格哈特对这个在所有宪法冲突中核心的、对美国法律和政治有着不可否认的重要性却未被充分研究的现象,给出了一个深入的见解。最后,本书生动地阐释了宪法在法庭内外是如何制定和发展的。
-
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研究于文轩 著《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研究》由于文轩所著,本书系统总结了他这些年来在生物多样性政策和立法研究方面的成果,特别是有关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的理念基础、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的健全与完善以及关于我国生物遗传资源立法和农业生物安全立法的专题研究。
-
耕耘法学田园曾祥华 著曾祥华所著的《耕耘法学田园》内容简介:耕耘,不是在原野的土地上,而是在法学的田园里。播下种子,拔除杂草,相信秋天,那收获的季节总会来临。本书记述一个公法学人的思想火花:追求宪政理想,探索行政法治,邀游思想王国。到底有没有普世价值?宪政的必由之路是什么?县委有权免乡长吗?应该怎么看待公安部五条禁令?强制“农转非”等说明了什么?食品安全靠什么?本书给出了独特的回答。《耕耘法学田园》还对吴正春短信案、赵作海冤案、中政大“弑师门”、药家鑫杀人案、瓮安事件等热点法律问题作出深刻的个性反思。
-
北京往事周大伟著《北京往事:法事学者周大伟随笔集》用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文字来叙述艰涩枯燥的法律问题,主张客观温和、活泛并人性充沛的写作风格。书中用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往事中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及作者与众不同的思考。讲的不光是北京,也不全是往事,更不仅仅是法律,行文幽默风趣、构想缜密而有力度。
-
我的辩词与梦想张思之 著《我的辩词与梦想》(新版)汇集了其所代理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辩护词、代理词、申诉状等,从“四人帮”辩护、大兴安岭火灾辩护,到南方周末系列名誉侵权案的辩护等。在很多必输的案件中,张思之律师秉承法律与正义的信念,坚持依法辩护,依理辩护,虽未赢得案件,但却为律师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书中收录的一篇篇“黑铁时代发出的黄金般的辩词”,见解之超拔,逻辑之缜密,文字之行云流水,特别是字里行间遮掩不住的激情,令人叹为观止。这次辩词甚至不是用语言文字写就,而是浩然正气、铮铮铁骨和赤子之心凝练而成。
-
甘肃法院优秀裁判文书选马驰 编《甘肃法院优秀裁判文书选(2011年)》按一下编选体例编辑:1、所选裁判文书分别按照刑事类,民商事类,行政、国家赔偿类的顺序排列。2、同一案件的裁判文书高审级在前,低审级在后。3、同类案件中,按照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的顺序排列。
-
礼教与法律梁治平 著作者站在当下回顾清末这样一个法律移植时代的变迁,又从清末反观当下的法律文化。先简述《大清钦定刑律》立法过程,以及与之相伴的论争;然后叙述论争的主要内容,并论争双方的基本观点;后将就当日论争涉及的若干问题分别加以讨论;最后,把这一事件置于更大的历史视界中观察与分析,求取其历史的、社会的意义,以为今日之观照。
-
中日法律词汇对比研究陶芸 著自中日两国恢复邦交,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以来,日本逐渐成为中国除美国、欧盟之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对日本而言,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市场,无疑使中国成为其最大的贸易合作对象。恢复邦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10亿美元,到了2002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中日贸易额已达到2000亿美元,至2011年已达到了3449亿美元。但是,随着贸易的扩大,各种贸易所引起的纷争也随之增多。如何应对中日两国的贸易纷争,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两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成为日语和法律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既擅长日语又精通中日两国法律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其中,学习和掌握日语中的法律语言又是其基础和关键。《中日法律词汇对比研究》针对上述问题,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出发,运用中日语言对比的方法,分11章分析和探讨了中日法律词汇。序章,主要阐述中日法律词汇对比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介绍该书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法律术语的定义以及选词的方法等。
-
法医鉴定文书制作理论与实践程亦斌,李孝鹏,张晓彤 编程亦斌、李孝鹏、张晓彤主编的《法医鉴定文书制作理论与实践》分上、下两篇。其中上篇8章、下篇5章,同时附录了司法部2007年最新颁布并执行的《司法鉴定文书规范》。上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入手,对法医学5个专 业司法鉴定文书的概念、结构、分类、制作指导思想及要求、逻辑用语、质量控制及质证审查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说明;下篇则收录了法医 学5个专业较为典型的司法鉴定文书,并针对每一份鉴定书,做了简要的点评与分析。 《法医鉴定文书制作理论与实践》的编写旨在为国内从事法医司法鉴定的同仁提供一本制作司法鉴定书的参考书籍,同时也可供法官、律师及司法 鉴定管理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