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 编为了便于广大检察人员及法律工作者正确理解和适用《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及正确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编者组织人员编写了本书。本书具体分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理解与适用、《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条文释义等三部分。
-
刑事辩护的制度与技术韩旭 著刑事辩护技能是一套组合拳,不仅包括庭审调查的举证质证、庭审发问和庭审辩论,还包括庭前阅卷和会见,以及跟经办人员进行沟通。阅卷和会见是基础,只有通过仔细阅卷,充分会见,才能对案件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寻找到辩护思路和辩护策略。随着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实质化改革的进程,三项规程的具体实施,庭审发问、庭审质证和庭审辩论越来越能体现审判的程序正义,并且能够让被告人及其家属、旁听者感受到辩护律师的专业和付出。
-
法律还是情理?[美] 拉塞尔·F.卡南 等 著,张玉洁 译本书由The New Press 2018年9月出版,是13个案件的主审法官故事的集锦。这些案件与一般的“简单”案件不同,因为在这些案件中,有的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指引判决,有的只有一个模糊的原则、要求法官极大程度的自由裁量,抑或有先例、但是这一先例会导致不公正的结果;有的案件可能过度政治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有的则需要挑战即将做出不公正判决的陪审团。这些案件因而是“疑难案件”。在各自的案件中,法官分别讲述了他们作出裁判的真实想法和思维过程;尤其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们所面临的内心挣扎、外部压力和法律空白等等,他们如何能够顶住各方压力,作出自己认为公正的判决。
-
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改革研究刘娟 著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作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它从产生之初就与每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逐渐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共识与重视。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也日趋复杂化,各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重心逐步转移到选择何种课税模式和如何实现税制公平的问题上来。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时间相对较晚,但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人们对个人所得税制的关注点也开始从如何实现税收效率逐渐向如何选择更能体现税收公平正义价值的课税模式上来。2018年8月,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七次修订,首次将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税模式列为此次修法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了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长达20多年的根本性变革。本书的写作目的基于原有传统分类课税模式,但又不在于评判我国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全然抛开现行制度而一味追求新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构建也不是本书的初衷。本书旨在以税收公平为研究视角,在检视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前后课税模式公平价值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分类所得课税模式的桎梏,打开思想的藩篱,基于对原有的分类课税模式和此番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改革进行通盘考虑,试图从实现分类综合所得课税模式的法律逻辑路径、税制要素路径、配套改革路径着手,注重个人所得税立法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制度设计,以提升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贾宇 著本书为《四大检察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全面梳理总结了2018年以来,**检党组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检察工作转型发展新特点,深入调研思考实践总结,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检察工作新理念。具体内容包括政治性与业务性相统一理念、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理念、客观公正理念、监督与办案相统一理念、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公益守护理念、少捕慎诉慎押理念、数字检察理念和智慧借助理念在检察工作中的观察落实。
-
司法正义的成本吕保华 著本书首先对新一轮司法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并对涉及的重要概念司法成本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对司法成本、诉讼成本、审判成本等几个相近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司法成本概念研究的趋势,同时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明本书确了民事司法成本控制的评价标准及影响因素,从国家层面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进行了探讨,分别从法院、法官、民事诉讼程序完善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法院效率不高是导致司法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最后,本书对民事司法成本控制方面能动司法具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公共领域问题研究冯晓青 著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冯晓青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立足于当前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新形势,以及在新时代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法理论水平的迫切需要,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基础性问题、著作权法与公共领域、专利法与公共领域、商标法与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视野下知识产权滥用、垄断及其法律规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书对于把握新时代知识产权制度与实施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推动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适合于法律院系师生、知识产权相关理论与实践部门以及对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社区矫正对象心理训练陈金荣,陈利 著本书作为从事心理矫正工作矫正师的专业指导用书,没有对心理学基础知识进行普及性介绍,而是本着学用结合、突出矫正教育特点,把艰深的心理学理论化作可以理解的浅显操作内容。本书学习、借鉴、整理、原创、汇编了几十个常用训练活动,包括领导、倾听、理解、管理、影响、行动、过程、认知、行为、游戏、绘画、音乐、沙盘、色彩、示范、催眠、语言等多种技术,提出常规心理训练方案。因此,本书是一本体例简明、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强的专业图书,既可供矫正师训练中根据训练目标进行参考,修订组合选用,也可为心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
上海审判实践陈昶 编《上海审判实践》是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面向社会的法律实务类文集,作者主要为法官及法学专家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文章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与时下热点、焦点问题较为贴合,受到司法实务界人士的欢迎。《上海审判实践(2022年第2辑)》共收入文章31篇,主要内容包含专稿、司法实务、改革前沿、司法大数据分析、案例精解、学术争鸣、审判业务文件等篇章,尽可能全面地从各维度、视域反映上海的审判实践,对司法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
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法律框架尹少成 著本书是在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从价格规制理念革新、规制主体重构、规制方式转型、规制程序正当和监督与救济五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法律框架。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基本理论及法律框架。该部分内容首先对公用事业、规制、价格规制三个重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界定,从而为本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公用事业价格改革历程的历史考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价格规制手段的优势及其改革方向,重新定位价格规制手段在公用事业政府规制中的地位,进而为重新构建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法律框架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理念革新:公用事业价格的市场化转型及其规制创新。该部分内容首先对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理念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严格规制与放松规制两种规制理念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并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两种理念的指导下分析规制目标的不同,进而研究了放松规制理念下价格规制目标的重构。放松规制理念要求实行公用事业价格规制市场化转型,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主体重构:构建独立、公正、权威的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该部分内容首先对国内外三种规制机构的设置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形成背景及优劣。然后,在对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价格规制机构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价格规制机构设置模式选择、设置原则及具体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论证了重构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机构的路径选择。第四,方式转型:公用事业定价机制的改革及多种规制方式的协调。该部分内容首先结合立法与实践,梳理了我国公用事业定价模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未来公用事业价格规制方式转型的方向是市场调节价为主、政府指导价为辅。同时,需要正确处理好价格规制方式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规制方式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规制方式的协调运行。第五,正当程序: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保障。该部分内容在正当程序已经成为现代法治核心内容的背景下,讨论了如何让公用事业价格规制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分别从明确价格规制的正当程序、强化价格规制中信息公开和保障价格规制中的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程序,重点讨论了通过完善价格听证制度,提高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的权威性和可接受性。第六,监督与救济:完善价格规制的事后保障机制。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公用事业价格规制监督机制构建和法律救济两方面展开,前者主要讨论如何完善政府定价成本监审制度、规范公用事业价格补贴制度和发挥投诉举报机制的作用,后者主要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适用讨论如何完善法律救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