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黄忠顺 著《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在辨析审判权与执行权关系的基础上,反思现行执行规范及执行实践中存在的“审执混淆”现象,并以执行机构改革、网络司法拍卖改革、执行力正当性基础、执行力对诉的利益的阻却为例,对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与协作研究》坚持“理论·制度·实践”的三重研究视角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解释论与立法论并重”的研究路线,对深化民事执行理论、构建民事执行制度、规范民事执行实践均具有重要价值。
-
司法体制改革研究张彩旗 著我国法院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职能全面、审判独立、公平正义、富有效率、机构合理、人员精简、素质优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法院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在这个目标之下。首先要求这种体制功能完备,要在民事、经济、刑事以及行政等各个领域具备全面的审判功能,同时还应该保持在结构上的科学性。《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开始,逐步从审判体制、组织体制、执行体制、办案责任制和法官员额制等方面着眼。提出了改革我国法院体制改革的思路,并尝试基于以上方面构建中国法院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
审判前沿观察《审判前沿观察》编委会 编《审判前沿观察》是由上海市一中级人民法院主办的应用法学理论连续出版物,本刊立足于司法实践,通过对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审判经验,推动司法实务的进步;本刊亦关注法学前沿动态,吸取来自于法学界的先进成果,构建法学界与司法界交流的平台。本刊主要栏目包括主题笔谈、审判前沿、专题研究,调查分析、改革探索、审判论坛,专家论坛、判案评析、裁判精选等。《审判前沿观察(2018年合辑 总第22辑)》是其中一本。
-
狱务公开基本原理高一飞 等 著作者以狱务公开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对狱务公开的历史和演进进行了纵向的深入分析,既有对狱务公开实施成果的总结,又有对当前在实施狱务公开过程中不足的反思。同时,紧扣司法改革的时代主题,对狱务公开的各种实践样志进行了描述、评估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张本才 编《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7)》是上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对于检察制度研究课题的成果荟萃,关注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是上海市检察系统调研成果、工作经验、理论思想的总结。《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7)》目的是总结检察工作经验、探索司法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检察实务前沿问题研究(7)》视角独特、材料翔实,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
红色检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杨春雷 编《红色检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为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组织编写的纪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的有关红色检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论文集,内容分为三部分:其中,“红色检察制度与新时代检察工作”专题,主要反映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检察制度的产生、演变、特点及历史意义,黄克功杀人事件和“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启示与借鉴,党领导人民检察工作的历史经验等;“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检察工作”专题,主要反映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以及照金、马栏、渭华起义、川陕革命根据地等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新时代检察工作”专题,主要反映党的群众路线、“枫桥经验”在新时代检察工作中的运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指导意义等。
-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罗思,李朝晖 著,罗思,深圳市法学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等 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不仅担当着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而且在法治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立法、政府法治、司法改革、法律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为全国法治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过去三十年,法治为深圳挺立潮头、创造奇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未来三十年,深圳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还是要加强法治建设,以法治优化城市环境,以法治提升城市竞争力。如何全面推进现代法治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法治水平,是未来数年深圳面临的重大课题。本书从多个视角和不同层面反映深圳法治建设的成就、动态与趋势。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反映深圳法治建设的探索实践及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贡献,重点反映2018年深圳法治城市建设情况,总结深圳法治建设的经验,分析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和深圳一流法治城市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
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乔刚 著《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遵循“理论探讨一实证考察一本土分析一制度构建”的研究逻辑与路径,通过对碳捕获与封存问题的立法和实践考察,综合考量立法对碳捕获与封存的规制基础,并借助对世界各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的现状及问题,从立法理念、立法原则、标准体系建设、基本制度框架等领域提出了系统性的对策建议。《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的研究认为,对碳捕获与封存进行立法规制的核心和关键在于处理好项目的所有人、执行人、征管者和第三方的利益关系,需要做到各利益主体法律地位和权利归属明晰、各方利益平衡、责任分配合理。而在具体的制度建构层面,则应将碳捕获预留制度、申请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估制度、风险预防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转移制度、融资激励制度等作为主要范畴。或许,这一简短的总结和归纳仍无法勾勒出《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的全部学术思想和观点,亦无法涵盖我和所有课题组成员对《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所倾注的感情和付出的努力,但我想,“积小流方能成江海,积跬步方可至千里”,《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哪怕只有某一方面能够助力于建构碳捕获与封存的法律框架体系,能够推动碳捕获与封存项目在我国的广泛认同、观念普及和有效实施,便已是一个了不起的“一小步”。《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虽是一个偏理论性的课题成果,却也尝试尽可能地“接地气”。在课题写作和资料采集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曾集中或分次前往重庆、天津、连云港等地调研重庆合川双槐电厂、华能绿色煤电天津IGCC电厂示范工程项目、连云港清洁能源科技示范项目相关碳捕集装置的配置情况与监管状态,确保本课题的相关建议能够直接助力于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以火电厂为代表的相关产业中的实践运行。我始终认为,在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们对法律问题的研究不能故步自封,应找到法律、技术与实践问题的契合点,使得法律在对技术风险进行规制的同时,也发挥其在促进技术研发和示范、加强部门合作推广运行、强化协同监管中的作用。就此而言,让碳捕获与封存立法问题引起国家、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的重视,亦是《中国碳捕获与封存立法研究/西政文库》想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
中国军事审判制度论纲谢丹 著军事审判制度是军事与审判融合交叉所形式的特殊司法学科,渊源悠久、广博深邃;既是中华法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践行新时代“强军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军事审判制度论纲》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作者长期从事军事司法实务以及军事审判的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经过多年不辍的潜心钻研和认真思考,对这样一种独特司法制度的内在规律有较为准确和深刻的把握,其政治立场、法律观念、法学要旨的衔接紧密,视野高远、理论深度及评判精到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书名“论纲”,其实相符;二是作者在相关史料的收集上,既包含了官方档案资料、现行军事法规范和亲历者的直接感悟,也囊括诸多由本人收集的第*手素材,其中不乏真实且珍贵的独有原始资料,对各种文献的整理既全面、客观,又完整、准确,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本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性,这与法律史学研究强调论从史出、求真求实一脉相承,尤显难能可贵;三是发挥法律史学知古鉴今现实作用是学者们的不懈追求,这不仅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理论品格,更需要不假它手的责任意识和勇为人先的担当精神。
-
书记员工作实务张明丽 著《书记员工作实务(第二版)》遵循法院审判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围绕法院的庭审工作,按照法院的工作程序将审判工作分为三大阶段:庭审前的审判工作、庭审工作、庭审后的审判工作。在这三大工作阶段中,分别详细介绍了每一工作阶段中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工作步骤以及工作原理等内容。《书记员工作实务(第二版)》在介绍具体工作流程和工作步骤时不仅只用文字表述方式,还引入了做具体工作时所使用的诉讼文书和表格以及其使用方法,使书记员的具体工作更加明确、实用,更加具备课堂操作性。 《书记员工作实务(第二版)》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统一、规范法院书记员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标准。因为法院内部对书记员的工作并没有统一的培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书记员到了法院之后按照所在审判庭审判员的具体要求去做相应工作,工作有很大随意性。书记员按照本书的要求去做具体工作,在工作中就不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从而促进审判工作的统一性、规范性、合法性。 本书在第*版的基础上,删除了废止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内容,加入了新的庭审规范和法院审判要求。本书不仅适合高职高专书记官专业、法律文秘专业、司法文秘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法院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