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近代司法体制的社会化变革王红梅 著《近代司法体制的社会化变革:以清末民初商会理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主旨是以清末民初商会理案作为近代司法体制社会化的一个样本,通过对苏州、上海、京师商事公断处理案状况的实证研究,展示近代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样态。《近代司法体制的社会化变革:以清末民初商会理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研究结论认为商会理案是近代司法体制社会化变革中的优质社会资源,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应当通过构建以商会为主体的商事纠纷仲裁和调解体系以实现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近代司法体制的社会化变革:以清末民初商会理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写作过程中利用了一些新的商会理案原始档案文书实证分析商会理案的具体运作,史料新颖。以清末民初商会理案为视角,分析近代司法体制的社会化过程,对当代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
人民法院执行规范化第三方评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 编为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以湖州为样本,研发并发布了全国人民法院执行规范化指数。评估结果显示,湖州法院树立并强化规范执行理念,积极落实地方标准,执行办案规范度明显提升,为全国建立统一的执行行业标准提供了样本。未来,在全国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执行标准,建议:树立和强化规范执行理念;深度整合碎片化执行规范;强化法院系统内部衔接机制;推广和完善询价议价机制;适当放宽终本的适用范围;完善“拒执罪”的制度设计;加强对规避执行的深度调研;尝试建立差异化执行模式;建立科学的执行考核体系;依托信息化实现执行规范化。
-
民事证明制度改革的架构与径路研究刘显鹏 著民事证明制度改革的架构与径路研究是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机制完善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民事证明的概念发端入手,对民事证明制度中的陈述、抗辩、自认、表见证明、失权、证明妨碍、证据保全等相关制度及规定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比较各国立法例,得出了相关制度改革的架构与路径建议。
-
人民法院案例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编《人民法院案例选》是高人民法院早创办的案例研究连续出版物,《人民法院案例选(2020年 第3辑 总第145辑)》始终坚持为审判服务的宗旨,以生动的语言、深入的伦理,将真实、典型、全面、及时的司法案例呈现给广大读者。《人民法院案例选》2020年第3辑继续秉持“反映审判面貌,总结审判经验,服务审判工作”的编辑方针,突出“真实、全面、及时、说理”编辑特色,吸纳一批“大、要、新、难”案例。本辑《人民法院案例选》由专题策划·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精析两部分构成,案例精析部分从刑事、民事、商事、行政与国家赔偿、知识产权等领域反映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案件争议难点问题。审判人员从裁判要旨、相关规定、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案例注解、编后补评等方面对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同类案件办理可予借鉴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人民法院案例选(2020年 第3辑 总第145辑)》的出版对统一审判标准、实现同案同判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
深圳蓝皮书罗思 李朝晖 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深圳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的目标,法治在未来中国、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进一步提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不仅担当着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而且在法治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立法、政府法治、司法改革、法律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创新为全国法治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过去三十年,法治为深圳挺立潮头、创造奇迹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未来三十年,深圳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还是要加强法治建设,以法治优化城市环境,以法治提升城市竞争力。如何全面推进现代法治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法治水平,是未来数年深圳面临的重大课题,深圳应当认真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展现深圳法治建设风采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谋划篇章。本书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希冀能通过总结深圳法治建设的经验成绩、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助力深圳法治建设,也为其他地方法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从多个视角和不同层面反映深圳法治建设的成就、动态与趋势。总结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法治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反映深圳法治建设的探索实践及对国家法治建设的贡献,重点反映2018年深圳法治城市建设情况,总结深圳法治建设的经验,分析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和深圳一流法治城市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9张保生,张中,吴洪淇 等 著本书主要是对司法文明指数2019年度试点调研的调研报告。报告将以全国省市的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司法鉴定人员及普通老百姓中选择若干样本以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来调查司法文明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估。
-
以再犯罪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监狱行刑改革实证研究刘崇亮 著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最终研究报告。项目的名称为“再犯罪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监狱行刑改革实证研究”。国家社科的研究报告对监狱行刑的理论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许多都是国内首次的研究。比如对中国罪犯改造有(无)效论、中国监狱服刑人员再犯罪风险评估工具的研制、对监禁人口率的客观解释等都是首次进行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性成果已经发表在现代法学、当代法学、政法论丛等刊物上了。作者的研究方向为刑事一体化视野的刑事法学,重点放在以刑罚学与犯罪学的视角来研究监狱行刑,擅长运用SPSS统计作定量分析。
-
基层基础工作与人民法庭建设杜万华,付子堂,程新文,曹守晔,王中伟 编出版《基层基础工作与人民法庭建设》旨在探讨人民法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方法与路径等方面对人民法庭建设进行全方位的讨论,进一步繁荣人民法庭理论研究、代领人民法庭司法实践。同时,这紧扣依法治国的中心和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需要,对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依法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基层基础工作与人民法庭建设》围绕人民法庭功能及其转型、人民法庭建设、人民法庭法官、人民法庭审判机制这四个方面的议题,从100篇获奖论文中收录23篇代表性成果予以刊载。其中,收录人民法庭功能及其转型文章7篇,收录人民法庭建设文章7篇,收录人民法庭法官文章2篇,收录人民法庭审判机制文章7篇。
-
司法社会工作概论何明升 著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成为法治中国进程的一项核心议题,司法社会工作实务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但对于“司法社会工作是什么”“司法社会工作的边界在哪里”等问题仍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随着社会工作快速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勃兴,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司法社会工作的相关课程。 《司法社会工作概论》出版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被许多高校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在第二版中,基于教学体会和读者反馈,作者改用“总论”与“各论”的两分框架,补充、修订了相关内容;改编了司法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场域与专业技能(第四章)、少年司法社工方案与服务(第十章)、调解领域的社工方案与服务(第十一章)和儿童司法社工服务(第十四章)等章节。这些增补的新议题反映了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新情况、新观点、新进展。 本书适用于社会工作、社会学、法学、公共管理、监狱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的选修课程教学,以及社会工作相关实务领域人员的学习、参考。 本书配备电子教学课件。任课老师如需要,请填写本书最后页“教师反馈及教辅申请表”索取。 本书配备电子教学课件。任课老师如需要,请填写本书最后页“教师反馈及教辅申请表”索取。
-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结构法律制度研究孙迎春 著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集体资产大量积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持续推进。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有效治理事关农民个体权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保护。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同于公司等商事组织,兼具集体经济属性、合作经济属性、股份经济属性、社区特性、营利特性等特性。本书立足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特性,就其治理结构的构建、法权模式选择和运行机制展开了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