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制度
-
程序与技术何良彬 著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个专题:第一部分“程序与技术”包括四个专题:一是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案件繁简分流与程序简化,通过科学有序的分流、简化机制,实现简案快办、难案精审;二是庭审实质化背景下的对质规则,进一步做实做细庭审举证质证认证程序和调查技术,推动庭审实质化进一步走深走实,充分体现“四个在法庭”;三是刑事再审程序有关问题,结合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对刑事再审程序的有关问题深入反思并提出改进对策;四是现代科技对庭审程序和司法技术的挑战及应对,着力分析庭审程序、司法技术面临的新挑战,提出新对策。第二部分“改革与实践”包括三个专题:一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小配套”路径,提出通过精心实施多个小配套改革为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奠定实践基础和经验积累;二是司法权视角下的案件管理权,分析了案件管理权合理性的法理基础、制度依据和实践动力,明确案件管理权的司法权属性定位,为进一步深化完善审判管理监督提供支持;三是审判委员会运行情况的实证分析,深入剖析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分析共性症结,提出优化审判委员会审理职能、强化审判委员会指导职责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案例指导与法律适用统一”,包括三个专题:一是“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思考及对策,提出加强案例指导、促进“同案同判”机制的具体建议;二是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与个案正义之关系,提出在强化案例指导机制基础上,建构裁判解释学等对策建议;三是构建非常态类型案例指导机制的若干思考,基于涉汶川大地震案例视角,分析相关典型案例,提出构建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非常态类型案例机制的具体建议。
-
律师说法案例集3韩英伟 著本书的案例都是大众生活中的事件,影响力比较普遍,每一个案例都充满正能量,是非观点明确。通过每一个鲜活的案例体现了律师的专业和奉献精神。他们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深厚的法律知识,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案例的选取上突出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和群众性。通过每个律师承办的案例,身边人遇到的事和社会热点问题,以群众关注度高的案例叙述出来。题目吸引人,内容接地气,分析言简意赅,一案一法的解释为公众做出了正面的引导和反面的警示。在文章的创作中,律师还带着感情,从卷宗中寻找诗意,从案例中感悟激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普法文章的高度、深度、温度、力度。让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法律规定,并在法治实践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本书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全党乘势而上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新起点时面世。书中的案例集中体现着在奔赴新的时代征程中,盈科人依法办事的决心和信心。
-
中国涉案财物制度改革蓝皮书李玉华,张海军,李丰 著本书描述了中国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工作现状,梳理和分析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改革完善的建议。书中分为两部分,总报告指出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各地改革探索的典型经验,梳理分析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中公检法财四机关之间权责不明、衔接不畅,刑事涉案财物“进多出少”等难题,并提出了建议;分报告选取在刑事涉案财物处置探索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描述了各地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创新举措,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的现状。
-
中国法院司法改革年鉴最高人民法院 编《中国法院司法改革年鉴》由最高人民法院编,是供国内外读者了解和研究中国法院司法改革基本情况必备的综合性文献。2020年卷反映的是2020年中国法院司法改革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试点的情况,书中具体分为决策部署、文件选编等数篇内容,本书对于全面、准确了解中国法院司法改革总体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
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制度研究沈定成 著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的理论语境中司法审查和行政诉讼的含义并无二致,但随着知情权作为一项独立权利的推进,仍将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停留于一般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显得不合时宜。原因在于,不同于一般行政诉讼,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在整个行政诉讼体系中呈现出以解决纠纷为基础,监督权力为支撑,保障知情权为终极目标的多元诉讼目的观。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制度在实践中运行的优劣,决定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的虚实,又进而影响行政权力监督的强弱,最终导致知情权保障的深浅。基于类案数据分析和个案案例研究,以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中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的推进环节为逻辑顺序,从司法审查的行政目的视角,贯穿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研究进路,集中围绕相比较其他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更为突出存在的滥诉标准确定难,审理规则掌握难,争议实质性解决难等问题,对政府信息公开司法审查制度进行重新检视。
-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研究魏晓娜 著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本轮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推进过程、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以专题的形式对改革过程中争论较多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力求详实地还原和反映本次改革的进程,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是Z新一轮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司法改革为主题的论著并不少见,但对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开展专门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本书的出版,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
审判监督指导贺荣 编《审判监督指导》为“中国审判指导丛书”之一,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编。主要收录关于审判监督工作的司法解释及其理解与适用、**的政策与精神及其解读、最高人民法院案例评注、典型案例、会议纪要、优秀裁判文书、业务交流等内容。另外,还设置了审监信箱,回应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本书作为全国审判监督工作的一个交流平台,力求权威呈现全国法院审判监督工作经验和业务成果,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
陪审员参与民事案件事实认定研究高翔 著我国《人民陪审员法》的颁布实施,极大推动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发展。在《人民陪审员法》实施背景下,陪审员参与审理机制尤其是参与事实认定机制尚需进行精细化构建。应从体系上构造符合陪审员认知规律和民事诉讼机理的陪审员参与事实认定程序结构。程序构造应立足我国国情,参照法系意识,以陪审员参审的利弊衡量为适用前提,以不同于职业法官审理制的程序差异性为设置规则。程序构造由参审职权、参审范围、审理对象构成,陪审员事实认定权主要限于庭审核心判断权,形成符合诉讼法规范的陪审员参审范围,探索建立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限度区分标准。陪审员参审应由法官进行准备程序,构建适宜陪审员心证的集中高效的庭审程序,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由指示阶段、指示启动、指示内容、指示效力、指示救济等构成的法官指示体系。
-
中国司法学教程孙晓勇 著本书聚焦新时代中国司法的本土实践,全方位展现中国司法运作的过程和智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期盼,积极回应全世界对中国司法制度与运行的关注。同时,司法理念与实践仍在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司法学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研究黄鑫淼 著《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机制完善研究丛书》以民事诉讼运行原理与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机制的完善为立论基点,分别研究了民事诉讼运行的内在机理及各具体制度良性运作应有的逻辑起点与妥当路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研究》以程序的整体推进为视角,对民事诉讼运行应遵循的基本法理做了深入的比较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