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案例与司法解释
-
农民怎样打官司廖琦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努力推进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在新的形势下,随着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亦不例外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有些矛盾可能还有新的特点。
-
清华法学许章润主编本书为"最高法院比较研究"专号辑刊的一组文章,或着眼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梳理其角色及演变,考察其功能与定位;或放眼世界,选取典型,作个案的比较研究,以为镜鉴。作者多为汉语法学界的学术中坚与新锐。此外,本书选刊的一组论文与译文,内容丰富,兼具思想性与可读性,想必读者多有共鸣。 本书适合法学研究者和法科学生阅读。对于法官、检察官、律师和政府法律官员等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关心法学的其他学科人士,亦有参考价值。
-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俞可平主编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系列的第二本,该系列是“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课题的主要成果之一。从2000年开始,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两年一度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从数以百计的各级地方政府创新项目中,由全国专家委员会和全国选拔委员会依据严格的评估标准和科学的评审程序,遴选出10个优胜奖和若干鼓励奖项目。这些获奖项目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各级地方政府在推动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面的最新成就,不仅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也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教学价值。根据总课题的计划,每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结束后,课题组立即开始对获奖项目进行跟踪式的案例研究,撰写相关案例研究报告,每两年一辑,以系列丛书的形式纳入《北京大学政府创新论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是对地方政府获奖优秀创新项目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仅可以作为宣传推广和学术研究的基本素材,也可以作为党校和大学进行干部培训和案例教学的参考教材。
-
中国古代执政案例选编乐承耀 主编“执政案例选编”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宁波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执政能力研究所的一些专家学者设计的一个科研项目。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执政能力作为社会实践,它履行着运筹、决策、依法执政等职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涉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内容。“执政案例丛书”由《中国古代执政案例选编》、《中国近现代执政案例选编》、《外国执政案例选编》三本书组成。这三本书撰写具有相对独立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就是从不同的侧面为人们提供执政的经验和借鉴,将为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提供教材,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作出积极的贡献。
-
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经典案例选集王文龙 孙斌思《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经典案例选集》通过案例的形式,以消费者协会的视角,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了35个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消费纠纷。这些案例包括公用事业、购房买车、医疗药品、农药农资、食品餐饮、商品质量和中介服务等七大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帮助消费者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具体内容,提高维权意识。
-
北京仲裁北京仲裁委员会暂缺简介...
-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黄松有暂缺简介...
-
错案与纠正周其华本书对案件处理过程原原本本地作了介绍,对案件处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和分歧意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确切的结论性意见,具有一定权威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多数意见已被司法机关和立法机关所采纳;有的意见虽然暂时没有被采纳,也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司法参考价值。本书的各种研究结论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只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不具有法律效力。为了研究方便,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将真实的姓名、地址、单位名称隐去,以某机关、某单位、某地、张某、李某等代替,与实际案件无雷同关系。本书中所收集的案件,是从众多疑难案件中精选出来的,都是司法实践中多发的、常见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借鉴意义。对案件的研究包括:案件的处理、疑难问题与分歧意见、适用与研究等三个组成部分。每一案件的分析研究对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参考价值。
-
法律解释学陈金钊等著在当今世界上,法律职业化几乎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法律界对自家行业的知识传统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自觉,各种会议和出版各样的研讨物都在不停地将这种知识传统精致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检讨法律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定位,法律教育界比起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在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像法律人那样思考"(Thinking like a lawyer)的能力。法律实务界也更加注重将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沟通,法律职业的入门标准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司法在调整社会关系和实现社会正义的过程中的能力。另外,司法界又在不断地反思司法权的运作方式,程序的价值得到了日益普遍的认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法律界都在讨论法律家的职业伦理,一些重要的准则甚至获得了超越国界的共识。 令人欣喜的是,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好与这样的世界性潮流同步。在最近的几年里,上述种种问题都得到了我国法律界程度不同的关注和讨论,有些甚至在制度层面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便是一个最近的例证。不过,在看到这些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时时能够感受到在迈向职业化过程中,中国法律界所面临着的一些特殊困难。这些困难有些来自于在计划经济时代流行至今仍有其生命力的某些观念,有些则来自于更久远的历史文化传统,因而预示着中国法律人的愈发任重道远。 日本著名的中国法律史专家滋贺秀三曾从诉讼的形态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法文化作过极具启发意义的考察。他认为,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由于我们的法律大致上是刑法以及管理和调整官僚机构的规则,因而,"与国家权力相分离而具有独立地位的法律界精英们从理性的探索中产生出学说、判例,创造并支持着法这种现象……在中国几乎寻找不到。欧洲法的历史有一半可以说是法学的历史,而与此相对,言之有据地讨论中国法学史却近乎不可能。"滋贺秀三等教授以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强化了他的判断--在洋洋洒洒地讲过了罗马、中世纪和近代各国法学之后,轮到讲中国法学时,他几乎有点无话可谈的感觉。(参看滋贺秀三等著《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
典型疑难案例精析戴玉忠、陈国庆、穆红玉中国的立法制度在形式上属于成文法,司法机关的法律适用一般是针对所承办的具体案件,依据法律抽象的规定,作出具体的处理或裁判。我国虽不适用判例法,但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特别是一些典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实际的参照作用,对立法、法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选编公安司法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件,加强对司法工作的指导,保证严格、准确地执行法律,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是我们编辑本书的主要宗旨。《典型疑难案例精析》主要刊载对司法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典型、重大、疑难案例,适时选登优秀的司法文书,并邀请参与立法、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同志撰写具有指导性的文章,及时研究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办案提供参考。案例较之规范性文件,具有直观性,能够帮助执法人员很好地理解立法原意;案例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帮助执法人员完整、准确地理解、执行法律;案例的典型性,能够帮助执法人员拓宽思路,全面分析案情。本书主要是对执法中的典型、疑难案例进行叙述和评析,通过对案例的评析,引出对适用法律问题的研讨,可以为法学研究提供生动的素材。同时,由于典型案例直接来自于实践,反映司法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提高执法水平、推动立法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编辑本书时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典型性。本书收集的案例,有的是各地公安司法机关办理的有争议的案例,有的是最高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反映了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法律问题。二是实用性。在案例编写上,既注意全面反映基本案情,又列出了办案中形成的各种意见,重点放在对法律适用问题的评析上,保证了本书的实用性。三是权威性。本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司法工作者,本书收集的案例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从众多案例中经过研究筛选的。这些都使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本书属学理性研究,案例评析的观点仅代表编者或作者的意见,供研究参考。《典型疑难案例精析》每年两辑,公开出版。本书在编辑过程中得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业务厅局和各地司法机关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忱。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司法实践部门的同志和法学界的专家批评指正,也欢迎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同志推荐、选送有关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