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本社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的3月1日起施行。
-
中国公务员法理论与案例解析张书铭 编著《公务员法》是我国第一部带有干部从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干部从事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公务员法》系统总结了甸干部从事工作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党政干部从事管理工作作出全面具体的规范。《公务员法》的制定实施,对于规范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勤政廉政,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国家机关每一位公务员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公务员法》便显得愈加重要。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公务员法理论,理论部分立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并个人知识范围内和手头参考用书资料范围内介绍一些国外的公务员管理制度。下篇是公务员法案例解析,收集了有关公务员法的典型案例,并结合法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使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研究孙国华 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研究》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国华主编的关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前沿问题的著作。该书包括“领导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心定位和基本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划分问题”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五编的内容。
-
法理学学习指南及阶梯训练何礼果本书紧紧围绕《法理学》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在每章设计了:教学基本要求、内容概述、名词解释、知识扩展导读和阶梯训练六个模块的内容。
-
法理探索周旺生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书稿,集结了2001-2005年间我法理学方面的28篇文字,反映了此间我在法理学领域的一些学术收获。这里的28篇文字,都是针对法理学研究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参与和观察法律实际生活所直接触及到的问题,有感而发的。这同我素来不喜欢做学术的无病呻吟有关。有些文稿,是在讲授法理学或考查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学生受某些迷点的影响,在如何认识法、法学、法理的问题上,常有不确之念或浮华之念,遂生廓清之意,而产生的。<
-
知识产权法学曾文革,陈静熔 主编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为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新要求,迎接“入世”的新挑战,培养高素质的法学专业人才,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开设课程的要求,我们组织了十多所院校法学专业的教师编写这套系列教材,以供法学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反映法学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和立法执法的新情况。本套教材力求吸收法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和前沿理论观点,采用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2.注重编排体例的科学性。本套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在编写时,一是注意每一本书内部体例的科学性和逻辑性,二是注意处理好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衔接关系,避免重复和疏漏。3.注重基础教材,合理把握内容难度。本套教材按照法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要求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要求来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既反映一定的学术前瞻性又注重法学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力求使本科学生易于掌握并达到应有的要求。4.简明实用、通俗易懂。本套教材针对本科学生的特点和各课程的学时安排,力求简明扼要,注重实用,写作符合规范,语言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学。
-
中国人权在行动董云虎,王进军,常健主编本书采用纪实性手法,通过对当今中国所发生的人权重大事件和典型案例的记述和分析,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在维护人权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客观地展示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旨在积极地在干部和群众中普及人权知识。本书所载的事件和案例涵盖人权的各个领域,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是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记载,又是对人权保障理念的解读和弘扬。我们希望,通过本书所记录的这些事件和案例,使公众对中国法律所保障的人权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政府为保障人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更具体的了解,对如何依法维护自己所享有的各项人权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自觉性。 本书对中国人权状况不断改善的真实记述,也有利于海外朋友增进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进步更真实、更具体的了解和认识。中国在人权保障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不仅为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保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希望本书的编写和出版,能够在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真心促进人权发展的朋友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使我们能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不断前进。
-
法律应用与检察业务研究戴玉忠暂缺简介...
-
法律应用与检察业务研究戴玉忠暂缺简介...
-
失衡的承诺(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著;周端译学术思想经典不受时间的限制,甚至历久弥坚。这里之所以选亨廷顿1981年出版的这本《失衡的承诺》,倒不仅在于这本书至今仍然是美国大学政治学和政治哲学的经典教科书,更在于20多年来美国政治的发展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了该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美国政治体制存在高度的理想主义与多样化的、冲突的现实之间的失衡,与英国、法国、德国等相当有机性的西方社会相比,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的社会构成是纷繁复杂的,美国人甚至不为自己的民族性、自然资源和文化而感到自豪,但整合美国人、造就其自身特点的正是其政治性,是基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宪政契约民主的政治理念,他们为此奋斗不息。这一特点可以说明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的许多政治抗争和现实的政治行为。正如作者所深刻指出的:“美国人如果不信奉美国信念就不成其为自己,如果信奉美国信念就必定反对自己。美国人愈是投身于自己民族的政治信念,就愈发对自己的政治体制充满敌视、愤世嫉俗。这种理想与体制的裂痕,导致美国政府的合法性与美国政治理想的信奉相反相成。”作者深刻地揭示了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多个信念激情期如何促进了其体制的变革,但其思想诉求却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维护古典的自由、个人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传统价值。周期性的政治地震并未引发针对自己人的革命,而是促成了社会的不断改良,让不同的社会力量轮番登场,不断地克服社会弊端(尽管新问题也不断产生),从而避免了重大的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事实上,我们从今天美国的内外政策和社会变迁中仍然可以看到这种理想与体制的裂痕,以及为消弭裂痕而作出的艰巨努力。同时,本书所揭示的分析方法和国际比较的视角无疑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各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思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