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经济法论丛第九卷暂缺作者本书是经济法论丛的第九卷,世界贸易组织无疑是最重要的国际调节主体,因此本卷在“WTO法”栏目编发了三篇文章,对世界贸易组织法进行探讨。
-
论公民(英)T.霍布斯(T.Hobbes)著;应星,冯克利译该书由卡多佐两部著作《法律的生长》和《法律与文学》合编而成。前者是作者1923年10月在耶鲁大学的演讲。后者由作者发表在《耶鲁评论》和《哈佛法律评论》上的文章和一组演讲组成。全书精辟地阐述了作者源于英国法学传统美国化的法学思想。
-
行刑学王耿心 著刑法学在我国无疑是一门较为成熟的法学学科,其研究理论无疑为我国刑事理论学位的发展铺垫了道路,继而有了刑事诉讼法学、刑罚学、刑事执行法学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刑事审判,而轻刑事执行的意识仍然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刑事执行和改造罪犯历史上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取得自己在法治体系中应有的社会地位。因此,而使行刑本应是最终实现目的的重要角色处于十分艰苦的地步。本书着力于研究普遍性的行刑社会现象,并总结中国狱政思想的发展、狱政体制的改革、狱政制度的创新等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提出了纯化国家行刑职能,创立国家监狱行刑新理念等见解,是一种新的探索。 本书名为《行刑学》,是想从社会学更宽泛的领域里研究行刑这种社会现象。但是,由于条件限制,疏漏很多,好在有众多同仁们的帮助,才使我克服困难完成了书稿。 本书在写作中,承蒙陕西省警官职学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多方关照,在这里诚表谢意!
-
法制参考暂缺作者《法制参考》包括法制动态、法制观察、新法月报、热点事件追踪、经济暸望、立法前瞻、法学前沿、案例与判例、法制日记等栏目。
-
理论法学经纬吕世伦著拙作命名为《理论法学经纬》,是根据理论法学本身的内涵而确定的。按照国内外大多数法学家们的共识,理论法学应当包括两大方面:第一,法律史学。其中又分为法律制度史学和法律思想史学。它们均是研究法律运行总体脉络的学科。通常,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法律思想(或日法学理论、法律学说)的基础上;反过来,法律制度对法律思想和社会意识也有巨大的影响力。不官而喻,作为一门专史,法律史学的对象属于历时性的存在现象,所以谓之理论法学的经(纵)向学科。第二,法的一般理论。除了法理学是纯粹研究法律或规范本身的学科之外,还应包括其他同法律基础性理论密切相关的法学与别的学科领域相交又所形成的“边缘学科”,并且这些学科伴随法学的发展在不断地增加。到目前为止,已有法哲学(法学与哲学的交又)、法社会学(法学与社会学的交又)、法经济学(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又)、法政策学(法学与政策学的交又)、法人类学(法学与人类学的交又)、法美学(法学与美学的交又),如此等等。几十年来,本人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足到这些学科领域,发表了一些论著,有的是写出采但没有发表而压了箱底。所有这些学科都是相互并存的、共时性的,所以谓之理论法学的纬(横)向的诸学科。
-
法的真善美吕世伦主编本书是2003-2004年度中国法理学研究领域涌现的一个重要成果。与各种传统的研究方式不同,本书探索和开拓了一种新的思维理路:从美的法则来探讨“法”,构造出以审美为视角?姆ㄋ嘉妒健1臼椴捎醚踝柿现帷⑺嘉咚戏ㄖ驶睿苁谷怂窳级唷?在法的真善美的三维构造中,“法之真”是通过法的各种外部形式特征,揭示法在运行中的客观规律性;“法之善”是借助普适的人性,揭示法在人们慷中的主观价值性;“法之美”是在客观法和主观法相协调的过程中,揭示法所展现的审美意义,实现法“以人为本”和对人的终级关怀的整体形塑。尽管法文化一开始就潜藏着真善美的要素,但它们是伴随着社会文明的长期演进才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的,并且经历着与假恶丑的激烈对抗而逐渐成熟。这并非易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间断的艰苦努力才能达致。不过,如同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和正在证明的那样,美好的法理想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这是不可阻挡的。
-
法律基础韩玉贵该书内容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合同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教育法,教师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法以及诉讼法十章。
-
法律语言学杜金榜著本书对法律语言学研究涉及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同时阐述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是我国迄今为止覆盖面最全、资料最新的一本法律语言学著作。本书内容覆盖理论、本体研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洋洋洒洒,一应俱全,书中还有不少法律语言学研究示例,可供参考。本书不仅对建立法律语言学的学科体系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可以作为研究生教材使用,对法律语言学研究感兴趣的各领域专业人员和实践者也很有借鉴作用。
-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崔永东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是一本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专题比较研究的专著。主要从治国方略、犯罪学说、刑法观念、私人财产权观念、法律自然主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理论、自由观、正义观、人性观及立法、司法等方面对中西法律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考其异同,辨其短长,为中国的法律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著作还选取了西方一些著名思想家的法律思想予以介绍,并将其与中国思想家的法律思想进行比较,试图通过此类个案研究来深化对中西法律文化的理解。最后,本著作还列专章对一些西方学者有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论述进行评介,从西方文化的视角来观察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一个新的坐标。
-
法学导论李道军在本书中,读者或许会发现,虽然体系的建构具有独创性,其中也有大量属于作者个人原创的思想和观点,但更主要提,还是在汲取学界前贤和同仁的智识基础上的一种总括和整理。这样做是因为,作者个人同意这样一种认识:学术研究本身就是一项依靠合作推进的事业,每一位研究者都深深地依赖于他的同事,依赖于同事的批评或自己发现的确证。此外,学术研究还是一项累积的事业,研究者们总是在由其他人已经建成的东西上面进行建筑;反过来,他所建成的东西又成为以后进一步建筑的基础。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需要参与者互间的理解、承认与尊重,需要后继者对先行者的承续、批判和扬弃。同时,作者还有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这本小册子面世后,能够成为法学入门者的第一个阶梯,并能够成为法学爱好者的进一步研修的平台。所以。本书力图既体现相关领域公认的思想成果,又反遇当下学界存在争议的认识命题。当然,在这里所能为的,只是一种尝试而已,要真正进入法学研究的殿堂,还需要有志者更广泛的阅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