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间接正犯研究武晓雯 著我国刑法虽未明文规定间接正犯,但该概念也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承认,司法实践中以间接正犯理论作为定罪依据的情形也并不鲜见。本书主要从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间接正犯的概念、间接正犯的正犯性、间接正犯的判断规则、间接正犯的成立范围、不成立间接正犯的情形等方面对间接正犯进行全面论述。
-
刑事辩护的趋势与路径阚吉峰 著本书以我国刑事辩护领域近五年(2016~2021年)的焦点问题和未来趋势为主题,通过对刑事诉讼领域的疑难问题与高发案件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并对刑事辩护的方法演进、技能提升等从实务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解读,而且总结归纳了我国刑事辩护近年来在“防御性辩护”“积极性辩护”“协商性辩护”等方面的尝试与探索,同时从律师业务的视角展望了刑事辩护未来的发展。
-
证券法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研究李有星,潘政,汤方实 等 著我国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关心,在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领导和郭锋会长的支持下,由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李有星教授牵头,在钉钉、小鹅通等在线直播平台上连续推出“瑞幸咖啡案例研究”系列讲座,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截至2020年12月,共举办各类主题讲座31期和专题论坛2次。该系列讲座将学术理论研究、法律实务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回应有机结合,是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近年学术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公开展示,也是新媒体时代开展证券法学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的一次有益探索。“瑞幸咖啡案例研究”系列讲座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讲座直播一经推出,就被中国金融服务法治微网、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经济法、京都家族信托、各大律所公众号等多个新媒体平台联系转载,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广大证券投资者中更是掀起了一股学习证券法律知识的热潮。“瑞幸咖啡案例研究”系列讲座的累计直播收看人数达13万人次,视频回看达到30余万人次。总而言之,通过打造网络直播讲座,将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近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网上公开推出,为广大证券市场投资者、监管部门、实务工作人员提供了更系统的理论学习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国证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更好推动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瑞幸咖啡一案,及其衍生出的诸多前沿问题,都为证券法理论之发展提供了材料。现将瑞幸咖啡案例研究系列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书,以期为各位读者重现一场场跨越时空的盛大讲座。
-
公司代表权体系化配置研究宋雨 著公司代表权配置是公司治理中颇为重要的一环,几乎所有公司的内部治理和经营成果最终都将通过公司代表人的行为向外界表示。然而,长期以来,立法者对法定代表人制度中的争议未作出有效回应,司法实践更习惯于将公司视为“黑箱”的市场主体,未体系化地思考代表权配置与公司内部治理之间的联系,也无法体现公司内部组织化的特征。本书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给予企业组织特性足够关照的基础上,提出公司代表权类型化配置的观点,以解决公司代表权高度集中带来的诸多问题,推动公司治理理念的更新。
-
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王芳 著《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主要探讨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问题。《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针对风险规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多样性等特点,将风险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与公共警告领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度论述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的一般原理,系统构建中国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研究》为规范公共警告权的行使、平衡保护公共警告中的多元权益以及完善公共警告利害关系人权益保障立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引。
-
中国法域外适用的理论构造张鹏 著中国法域外适用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题中之意。《中国法域外适用的理论构造》从系统分析域外司法裁判对于中国法的主动引用与需求来源入手,回顾检视美国法域外适用与域外管辖的历史发展、司法标准、限制要素,深刻反思国内法域外适用所引发的国际争议,剖析总结国际法上克制美国长臂管辖的反措施依据,全面梳理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阻断、反制美国法域外适用和开展主动制裁的比较经验,以期为中国法域外适用的理论构造与体系构建贡献微薄之力。
-
英美法律术语汉译研究张法连 著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英语文体,法律英语语言表述用词准确,表意严谨。而法律英语术语是法律英语语言的精髓,它是用来准确表达特有的法律概念的专门用语,具有明确的、特定的法律含义,其他词汇无法替代。正确理解和应用法律英语术语是做好法律翻译工作的关键。准确理解英美法律术语的含义也是法律英语证书(LEC)考试必考内容。为了提高法律翻译的质量,需要在了解法律术语分类及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其翻译方法。目前国内的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研究在法学、语言学及翻译学等领域几乎各自为阵,语言学界与法学界的交流甚少。本书突破这一界线,作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这一领域进行了颇有价值的研究。
-
场景中的隐私[美] 海伦·尼森鲍姆 著,王苑 译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的理论和现实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二部分对当前理论学说和关于隐私的争议进行了讨论,并举例进行论证。第三部分针对作者的观点,即对隐私场景理论进行了深入说明和分析。隐私场景理论认为,隐私的实质是在特定场景下合理的信息流动。作者认为人们传输信息需要符合不同场景下相应的社会规范。作者针对公共私人领域二分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基础的隐私理论,并提供了解决隐私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
法治上海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著本书作为系列丛书,收录的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展现了新作为、新经验,提出了新思考、新方案。现将这些优秀成果结集出版,以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法治人才参与到上海市法治调研工作中来,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法治智慧和力量!
-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李占荣 编浙江财经大学肩负着培养新时代财经特色法治人才的光荣使命。《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系列即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范式和教学方法、思考法学教育未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为展现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加强与法学教育界的对话交流,提升教学水平,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继续合作,编辑出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第三辑)》,分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与方法、其他主题三部分。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浙江财经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