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投资者黄世席 著国际投资者争端解决机制是当前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是引起争议非常多的一项国际投资争端的解决机制。传统海外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争端主要是通过协商,外交保护和国内法院等途径解决的,而国际投资法中的ISDS机制允许投资人将国家起诉至一个独立的国际仲裁庭寻求赔偿诉求,赋予了投资者在投资仲裁中几乎等同于国家的法律地位。鉴于国际投资法治的发展带有很大程度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导致国际投资争端裁决的结果造成了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权益失衡,投资仲裁裁决缺乏一致性和可预测性,对东道国公共政策的管制权造成寒蝉效应,同时也危及第三方当事人的权益。因此,ISDS机制遭受众多指责,改革ISDS的呼声也日益增多。本书主要介绍国家投资者争端解决的国际情况和中国应对。
-
网络舆论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法治化研究李沫 著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冲击的频率和程度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如何建设地方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 网络舆论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本质上是一个法治问题,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法治理念为指导构建我国网络舆论回应法律制度,包括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问政平台和网络舆论回应责任三项法律制度,其集中体现了网络善治所要求的透明、回应与问责三个核心标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善治或网络善治所要求的法治、共同参与、平等和包容、实效与效率、达成共识等标准。这三项法律制度共同指向网络舆论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包括地方政府公信力维持、修复与提升)这一根本目标。“法治视角”和“研究的系统性”,是本书与同类研究相区别的根本所在。
-
宏观公法学导论姜明安 著本书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宪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具体的部门公法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探讨,对调整公权力运作问题的国家公法及国际公法进行分析,对各行各业、公益事业等的社会公法运行进行整理,论述了各个国家在宏观公法领域的理论和发展,也阐述了国内关于宏观公法学的理论研究及现状。作者通过“公法关系”“公法上的权力与权利”“公法行为”“公法监督”等框架引入了对宏观公法学全面的理解和分析。本书也带着一系列疑问,如公权力是什么?如何使制度保持与时代同步发展?如何让前人所制定的法律反映当代人的意志和利益?等法本质问题回归公法原点,立足于宏观公法的位置去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门领域。
-
贪婪、混沌和治理[美] 杰里·马肖 著,宋功德 译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知名公法学者杰里??马肖教授的一部力作。本书中就利用公共选择改良公法进行了深入探索。本书作肖教授将在西北大学法学院作罗森塔尔讲座的内容整理成书,旨在描述公共选择对于公法的意义,同时作者认为公共选择观念对于社会科学也具有普遍的重要性。本书每一章均涉及一个公共选择学者努力解决的问题,分别为:实证政治理论的挑战;探寻可用的知识;公共选择与理性审查;立法机关、交易与法律解释;解释行政过程;行政官员应当作出政治决定吗?行政决策的法律控制:“司法审查博弈”;分权与管制决策;公共选择语用学,等等。 作者主张公共选择的消费者、批评者以及分析者在共同塑造一种改革议程,这不仅激发而且重新配置了传统上关于集体决策是什么样的以及应当如何操作的辩论。在此过程中,通过试图向那些有时似乎认为公共利益不可能存在的人学习来迫使我们去追求公共利益。
-
盛京法律评论·总第9卷 第2辑杨松,郭洁 著本书共分为五个专题:理论园地、实务研究、学科交叉探索、学术新苗、比较法视野。作者以辽宁大学法学院教师为主,兼有司法实务工作者、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论文选题以问题为导向,包括实务问题和法学理论问题。内容包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或者重大项目阶段成果,经济法和法制史内容的学科特色明显。
-
帝国与地缘政治孔元 著全球化实际上已经型塑了我们的法律制度,也型塑了我们的法律思考模式。无论是对普遍性的宣扬,还是对特殊性的强调,都需要我们对全球化的性质和结果以及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命运有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体误。 本书并非关于“政治与法律”的交叉学科刊物。我们关心的不是学科,而是问题。我们一方面希望从政治哲学的整全视角思考法律,从而在技术化的时代恢复对政治问题的严肃讨论,以对在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命运进行尝试性解读;另一方面,更希望通过法律与公共政策的视角,激活法学专业内部的互相对话,克服目前部门法中遮蔽政治思考的专业化倾向,把专业化的思考和政治思考结合起来。
-
立法前沿郑磊,田梦海 编随着社会发展,地方立法的需求和矛盾更加凸显。对学界而言,深入研究地方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尤为重要。《立法前沿(第四辑)》收录了《地方立法重复的认定与限度——以浙江省新增设区的市为中心分析》《设区的市地方立法精细化研究》等作品,体现了浙江在地方立法工作上的优秀成果。
-
特殊需要信托何锦璇,李颖芝 著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都迫切需要加强针对认知障碍者的财务规划机制。本书首次对具有认知障碍的个人财务规划制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国际比较研究,涵盖多个司法管辖区域(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澳大利亚,英格兰、威尔士等),聚焦三类*重要的机制,分别为监护、持久授权书和特殊需要信托,深入细致开展比较研究。本书对于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中国信托行业开展信托本源业务,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新探索服务信托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特别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历史与未来范庆东,张云霄 著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发展,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具体实践取得了诸多显著成绩,不断开展着“本土叙事”,打上了“中国特色”。本书主要以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完善思考为核心,具体分为四个专题详细展开,先从相关基础理论谈起,结合我国具体实践的深度剖析,并借鉴域外国家的经验做法,最终提出一系列完善之策。专题一主要围绕涉及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分别从刑事法律援助的基本概念、结构要素、基本特征、基本性质和主要功能五个方面展开具体的论述,对其中一些理论上的争议点进行适当回应和重新阐释。专题二着重探讨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生成过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专题三简要地介绍和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四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设计及具体运行情况。专题四主要聚焦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完善的一些列构想来具体论述。
-
众声喧哗徐忠明 著本书力求用多元复杂的史料来彰显和刻画明清时期法律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庶民和精英的关系结构中进行互动的解释。首先,本书继续拓展明清时期司法文化研究的资料范围,例如关于谚语、笑话、竹枝词和地方志的专题讨论。这些资料不仅反映了庶民百姓的法律意识、法律心态和法律诉求,也渗透了精英阶层的某些想法。其次,本书尝试利用传记资料来检讨明清时期的司法实践,提示司法运作与司法裁判中被档案所遮蔽的若干“隐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