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文字追凶约翰·奥尔森(John Olsson) 著,张纯辉 译法庭科学领域运用真实案例介绍司法语言学相关问题的译著,包括什么是司法语言学、著作权研究、个人及语言的使用、差异、作者比较、法庭上的证据、非作者比较的案件、作者分析、抄袭、语言的真实性、法庭文本的类型、司法语音学、司法转录等多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这二十多个国外司法领域中的实际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司法语言学在刑事案件侦查和法庭诉讼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语言学家如何深入文字背后,分析各种线索,如何发现看似自杀案件背后真正的凶手,如何让陪审团最终裁定只肯承认过失杀人的罪犯为谋杀罪,如何结合语言学和语音证据让罪犯认罪,如何发现写作风格的转变从而鉴别是否抄袭……
-
证券合规谢杰 著本书以法律与金融的双面向视角解析市场操纵,深化金融刑法解释原理,希望通过精细化的司法判断规则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效率与投资者权益的协调和统一,从而为市场交易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合规管理计划,在2021年7月6日《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2020年3月1日《证券法》等政策与法律框架下,证券法律制度安排与市场主体合规措施,共同促进金融市场功能发挥、有效管理风险的动态关系与合理边界。
-
南开法律评论·总第十六辑《南开法律评论》 编《南开法律评论》是由南开大学法学院独立运作的法学学术性连续出版物,本着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之精神,坚持匿名审稿,不问出身,只凭文章,坚持创造开放性和学术性的思想交流园地,旨在为广大法律人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以此活跃学术研究氛围,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术交流。
-
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研究耿利航,王会敏 著优先股作为以合同约定优先性权利条款的股权类别,乃法律规范与契约安排协作之产物。普通股和优先股是从公司可分配利润形成的同一个资产池中获取收益,由于权利之间的差异以及权利载体的不同,普通股股东与优先股股东之间在各自权利实现过程中存在持续不断的碰撞与磨合以及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实质是通过事前规制和事后司法裁判维护其合法权益。本书通过考察境外优先股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优先股制度实践,深入剖析和解读各种规制路径,细致梳理每种路径下的具体解决方案和实效;通过实务调研、阅读裁判文书等实证研究方式,观察我国优先股实践中股东冲突的广度、原因和当事人诉求,在调研、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域外理论和实践探索本土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路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国现有的对于优先股的研究比较分散和单一,主要集中在引入优先股的可行性、操作性分析以及创业企业对赌协议等具体条款的研究上,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本书拟从整体上把握和平衡优先股股东、普通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方式和技术,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优先股研究的理论研究水平,提升相关公司法规制的实施功效。在十九大提出的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对于破解竞争性国有企业混改中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全国学会法律风险防控实务指导手册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 著手册基于2021年年底完成的全国学会法律服务案例研究成果,结合20余家全国学会咨询的200余个法律问题,以合同管理、劳动关系、知识产权和国际科技交流法律风险为切入点,侧重介绍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常见或潜在的法律风险,具体阐释了其基本概念及工作方法,力图作为全国学会执行机构无法学背景的全国学会领导及工作人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辅助材料和指导全国学会具体运营管理行为的实务参考。
-
新发展理念与经济法制度完善张守文 等 著在我国建设现代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各类发展失衡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本书基于新发展理念、发展理论与经济法制度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阐释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涵和基本逻辑,并进一步提炼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理论,以指导和推动经济法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新发展理念和发展理论的视角,运用“历史—系统”“价值—规范”等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财税法、金融法、计划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类具体制度的问题与完善路径,以期有助于构建“发展型法治”,促进“发展的法治化”,并深化“法治与发展”研究,推动经济法学以及“发展法学”的发展。
-
上外法律评论王静 著本书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法律学术论文集,本集收录了多篇文章,涵盖国际经济法、公益诉讼制度、经济法等多方面内容。
-
环境司法协同发展模式研究陈幸欢 著我国环境司法的协同发展模式,侧重于法检系统内部的工作协同。即最高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之间、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地方检察院之间,打破上下级法院和上下级检察院的壁垒和界限,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快速推进环境司法事业。这种模式使我国的环境司法在短时间内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法检两院通过环境司法涉入环境治理领域,填补了我国环境保护领域行政能力供给不足的缺口。随着环境司法本身发展的逐渐充分,以及环保行政能力的提升,我国环境司法的协同发展模式也会逐渐消亡。
-
独立担保的商法构造刘斌 著独立担保是突破了从属性的新型担保工具,填补了传统担保工具的效率不足,广泛运用于各类民商事交易中。本书以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基础,并结合《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独立担保司法解释》进行了理论挖掘和规范更新,全书约30万字,为作者潜心10年打造,深入论述了独立担保的法理基础和规范构造,是国内对独立担保理论进行系统关注的作品。
-
环境公益诉权理论及其实践展开李华琪 著鉴于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法规范体系的片面化和法律实施的不稳定性,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首先应解决环境公益诉权问题。本书分析了环境公益诉权的起源与界定、环境公益诉权的权源及环境公益诉权的配置等理论问题,考察了典型国家环境公益诉权配置的立法实践,进而明确我国环境公益诉权配置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调适现有环境公益诉权配置、构建相应诉权保障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