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学
-
场景中的隐私[美] 海伦·尼森鲍姆 著,王苑 译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当前的理论和现实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二部分对当前理论学说和关于隐私的争议进行了讨论,并举例进行论证。第三部分针对作者的观点,即对隐私场景理论进行了深入说明和分析。隐私场景理论认为,隐私的实质是在特定场景下合理的信息流动。作者认为人们传输信息需要符合不同场景下相应的社会规范。作者针对公共私人领域二分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了基础的隐私理论,并提供了解决隐私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
法治上海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著本书作为系列丛书,收录的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新时代上海法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展现了新作为、新经验,提出了新思考、新方案。现将这些优秀成果结集出版,以期鼓励和吸引更多的法治人才参与到上海市法治调研工作中来,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法治智慧和力量!
-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李占荣 编浙江财经大学肩负着培养新时代财经特色法治人才的光荣使命。《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系列即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范式和教学方法、思考法学教育未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为展现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教师在法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成果,加强与法学教育界的对话交流,提升教学水平,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继续合作,编辑出版《浙江财经大学法学教育评论(第三辑)》,分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范式与方法、其他主题三部分。该书的出版能够为浙江财经大学的法学教育发展和法治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助益。
-
失信行为论鲁良 著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17BSH025。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关注现实存在的社会失信行为,从理论思想、社会实际和治理实践3个研究维度出发,对网络时代的失信行为展开概念解析、理论梳理、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具体包括7个部分,分别是:失信行为的释义与生成机理,失信行为及其行为道德的语境与效应,失信行为及其行为道德的网络空间生成场景,网络时代失信行为及其行为道德的社会认知,网络时代失信行为及其行为道德的生成与传播,区块链技术下的失信风险防范与行为道德养成,防范网络时代失信行为与道德建设的路径分析,从而为我国失信行为研究打开了一个富有启发的新局面。
-
法的文化基础初探周秀龙 著法律是定纷止争的实践理性,法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人文关怀,也需要道德提供理念与秩序支持。书稿聚焦法哲学文化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讨论法与文化的关系,主要包括法、法哲学、法治等一系列与法有关词语的语义解读,以及文化与法的关系。第二章主要讨论中国法哲学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对国家、 民族命运的关注,其出发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也是法治的立足点。第三章介绍了西方法哲学的特点,主要介绍了古希腊法文明产生的起源、 发展和法治精神的延续,并重点介绍了西方哲学史上主要的哲学家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法治思想,指出了近代西方法治兴起的文化渊源。第四章介绍了马克思法哲学形成的文化传承和时代理性,阐明了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正是在吸收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尤其是近代西方法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建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章主要论述中国法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构建模式,提出未来的法治建设应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和历史选择。
-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张铁薇 著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两个方面:第一,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是由人性奠定的,需要从人性中找寻制度的表达方式;第二,侵权法中蕴含丰富的道德元素以及那些被相信可以作为侵权法规范的正义观念,为其提供了实质性的哲学基础;社会事实是侵权法抽取其生命之液的秘密根茎,生活世界给予其真实的内涵和正当性基础;关于侵权法的未来:在哲学关照下思考侵权法塑造理想社会和人的品性的社会担当,并在适可的边界令其收敛起生硬而冰冷的面孔。
-
立法前沿郑磊,田梦海 编《立法前沿》以立法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尤其侧重地方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在此主题基础上,本辑聚焦“设区的市立法原理和技术”与“备案审查”。“名家论坛”邀请立法学研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就立法前沿问题撰写特稿。本辑邀请到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刘松山就“人大组织法修改”议题进行探讨,2021年3月11日,“一法一规则”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修改通过,刘教授的《对全国人大组织法和议事规则修正案(草案)的意见》一文,对其理解和实施仍具有重要意义。“立法专论”关注立法学理论的新发展,并专门展示近年来以立法学为选题的优秀博硕士论文。本辑分两个主题遴选了五篇硕士论文:专论Ⅰ设区的市立法原理和技术,选列了李园园的《地方立法权之“城乡建设与管理”范围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硕士论文,林彦教授指导),周智博的《我国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届硕士论文,胡弘弘教授指导),杨文惠的《地方立法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研究》(山东大学2020届硕士论文,汪全胜教授指导);专论Ⅱ民族自治地方立法,选列了王素馨的《自治州双重立法权行使的实证研究——以30个自治州立法文本为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9届硕士论文,黄泽勇研究员指导),刘娜娜的《自治州二元立法权背景下的立法变通权研究》(浙江大学2021届硕士论文,郑磊教授指导)。“立法评析”以立法事件、立法热点议题为侧重进行立法分论评析。本辑遴选四篇文章: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副教授严行健、硕士研究生万安东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的异与同:基于各地工作规则的比较研究》,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副处长刘伯灵、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挂职)郑庭伟的《新下犬只管理地方立法的思考》,丽水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陈仰勇等人的《“一园两区”模式下的国家公园立法研究——以钱江源一百山祖国家公园为例》,嘉兴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主任罗建明的引入古代视角考察地方立法的《中国古代地方立法研究》。“备审动态”旨在呈现备案审查实践的新发展。本辑遴选了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刘洋的《备案审查实现常态化、迈向实效化——以吉林省备案审查工作为例》。附录部分,分享了法制所在2020年9月主办的第一届“立法前沿工作坊”暨“《立法法》通过20周年、设区的市扩容立法5周年”学术研讨会全程记录。
-
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之变迁研究靳匡宇 著本书对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近200年间(1789-1966)的重要变迁进行了法律史意义上的研究,论述了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新生、联邦主义情境下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运作、一般海事法对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塑造、扩张下的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及其功能、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的价值功能等,对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复杂流变进行考察,并尝试发掘其演进发展的规律,有助于读者加强对美国海事司法管辖权乃至其一般性法律制度变迁的理解。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制度研究谢绍静 著本书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指导性案例制度相关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通过问卷调查、裁判文书分析等方式对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指导性案例的生成、适用以及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本书旨在从理论、规范、实务等多个角度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展开全方位研究,为其进一步完善及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
行政法学精论马怀德 著本书共设十四章,包括: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制的完善;简政放权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决策法律制度;行政执法改革;政府监管的创新与发展;行政程序统一立法;透明政府的理念与制度;应急法治的原理和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发展与主渠道实现;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新时代行政检察监督的发展;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国家监察制度的构建与运行。各章内容既突出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又反映行政法治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力求为读者描绘出新时代行政法理念的真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