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主题党日的探索与实践泰安主题党日活动中心泰安主题党日活动中心从2017年起,面向全国征集评选优秀主题党日案例,并召开全国主题党日研讨会。在案例征集、研讨会成果运用、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基础上,该中心将两篇研究文章、22篇地方经验、18篇具体案例等汇编成本书,可供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参考借鉴。
-
初心与使命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王伟光本书系列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十三五”规划的《历史的足音——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库》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同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改革开放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演讲等文稿,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真实、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重要的史料价值。
-
海战霸主兵人《海战霸主——世界经典航空母舰》一书搜集整理了航空母舰的相关资料,各国航母战斗群的发展史,它们在历史上的各场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威力书中都有所涉猎,形形色色的舰载机也有详细的介绍。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各国现役的航母都做了详细讲解,使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航空母舰这个海上巨无霸。
-
农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甘永宗本书的出发点是探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培育农民公共精神,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良性运行,实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为此,提出村民自治制度、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元互动命题,并从学理、经验生活的角度论证三者的内在逻辑。一方面通过梁漱溟、费孝通等中国学者和托克维尔、帕特南等西方学者有关乡村自治的论述,从学理上论证农民公共精神培育之于村民自治制度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结合马克思主义农民改造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总结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之于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和农村基层各项制度推进的成功实践,证成了农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可行性。在证成村民自治、农民公共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学理关系基础上,梳理村民自治运行的现实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农民公共精神不足的原因,以及培育农民公共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制约因素。*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建构起农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论纲李龙,范兴科《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论纲》以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运用新发展理念阐释了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一,创新发展是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灵魂;二,协调发展消解人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三,绿色发展打造保障人权的法治生态;四,开放发展是中国特色人权道路的必然选择:五,共享发展实现全人类的基本权利。同时,全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权思想的基本特征和人格魅力,剖析了发展主义人权观的法哲学意义,系统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纲要,深入论述了人权理论生成演进的历史脉络,提出和证成了一些重大的人权命题,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权事业的伟大创举,《世界人权宣言》是国际人权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
中国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暂缺简介...
-
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李红梅本书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为背景,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当前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约束条件和双重困境,并提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新的约束条件下,民族地区既要努力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又要尽快脱贫解困、实现民族地区现代化。要协调和破解这一对矛盾,就必须超越原有的发展思路,跳出以往资源开发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探寻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新型现代化发展路径。
-
整体化分散治理王栋本书从我国权力变革的历史脉络中梳理政社分开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认为,权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与社会在权力的较量中,不断推动着政社关系的重组与优化。而如何把握住这种历史发展的节奏规律和内在特征,以服务于当前我国深化改革中权限划分的分节点和融合点,是本书着重研究的问题。同时,本书结合当前“整体性治理”与“分散性治理”理论,引入历史性要素和平衡性理念,尝试将二者进行理论上的整合,在“分散化治理”前面设置“整体性”的要素约束,提出“整体化分散治理”构想,从而建构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社权力关系。
-
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研究暂缺作者本书是“中国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跟踪研究”大型课题的*终研究报告。全书共分六个部分,通过对2000~2015年共八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跟踪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哪些“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已经中止,或者持续存在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是什么原因导致获奖项目的死亡或持续?当年那些获奖项目的当事人现在是如何看待政府创新及其前景的?作者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并揭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制度环境、动力源泉、扩散机制、客观效果、存在问题和未来前景。本书有助于丰富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数据库,纠正关于地方政府创新的一些流行偏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揭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