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历史/纪实
-
多重挑战下的欧盟及其对外关系徐明棋内容简介:本书是上海欧洲学会的专家学者2018年关于欧盟研究部分成果的汇集,内容涉及欧盟政治、经 济、社会、外交和一体化等相关领域,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欧盟面临多方面挑战以及所采取的各 种应对措施和影响,这些以论文形式撰写的成果有一部分已经发表于专业性学术杂志,多数则 尚未发表,是原创性的成果。它展现了上海欧洲问题研究学者对欧盟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一 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的*心得,对于了解和把握欧洲在全球大变革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在 其中的作用,以及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宗教与美国社会徐以骅内容简介:《宗教与美国社会》系列丛书出版的主旨是为促进国内学界对美国宗教以及其他相关议题的研究。鉴于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重要性,研究美国宗教对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同样鉴于宗教在美国对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在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可以说宗教研究不仅是美国研究,而且是国际关系研究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基础之一。作为中美关系中的历史性、经常性和情感性因素,宗教对中美关系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议题。《宗教与美国社会》第19辑分为美国宗教、宗教与国际关系、世界宗教史三个部分。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学明本书是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丛书之一。本书所做的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围绕两个问题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
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研究陈扬暂缺简介...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史卫民田华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二,重点是对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作出综合评估。本书用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在政治认同方面,因公民性别、民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户籍、单位、收入、区域的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不同,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调查较突出地显示了公民的性别、民族、年龄、政治面貌、职业、户籍、所在单位、所在区域不同所带来的政治认同的显著差异。基于问卷调查反映的不同公民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史卫民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引入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连续性的全国问卷调查,显现各种指数的变动情况,对于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的全国性问卷调查和2016年南开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院的全国性问卷调查,都与中国政治文化指数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是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研究成果之三,重点是对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情况作出综合评估。本书用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了在危机压力方面,因公民性别、民族、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业、户籍、单位、收入、区域的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不同,会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调查较突出地显示了公民的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所在单位、收入水平、所在区域不同以及公民对不同民主的偏好,都会带来危机压力的显著差异。基于问卷调查反映的不同公民群体的危机压力差异,还需要持续性的问卷调查加以进一步的验证,但本书所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对于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应能提供重要的帮助,并使更多的人持续关注政治学的量化研究成果。
-
在神权与王权之间高旭晨暂缺简介...
-
中国政治文化研究史卫民,田华暂缺简介...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新移民及其国际比较张小欣本书从宏观层面阐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移民相关政策,研究中国新移民的文化认同,描述新移民在住在国经济参与、社会融入等的进程。全书共分为六部分:*部分从宏观层面阐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新移民及其相近群体的特点,凸显中国新移民的多元化;第二部分以菲律宾中国新移民为例,探讨中国新移民的生存与发展;第三部分以广西上林县赴加纳采金者群体为例,研究中国新移民对新侨乡社会形成的影响;第四部分考察东南亚来华留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进行来华留学生群体研究;第五、第六部分,以澳大利亚中印移民群体的比较性研究和当代印度移民海外汇款专题性研究为参照,阐释中国新移民在住在国经济参与、社会融入等的进程,剖析其流向、动机等。本书可作为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人口的对外流动与国外人口的对华流动所呈现的双向流动问题研究的有力补充,同时为中国移民政策的修订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撑。
-
政府3.0(韩)金允权,陈潭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运行模式也屡次发生改变。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政府的运行模式是根据传统的组织原理构建的按照职能划分的层级制,以合理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政府官僚单独负责政府运行的管理模式。但是传统的行政模式存在僵化和低效率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公共管理(NPM)模式开始被运用于公共部门。新公共管理把企业的细分化、竞争、激励机制等管理理志运用到公共行政领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生产出更多顾客满意的公共产品,但与此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公共性,而且过度的竞争导致组织之间缺少协作和协调,进而加剧了组织间的隔阂。为了克服新公共管理的弊端,从2005年(一说2008年)开始,一些欧美国家重新强调公共性、信息公开、市民参与和协作,这种后新公共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扩散到全世界。后新公共管理(Post-NPM)的出现是由于新公共管理强调的竞争已经难以解决发展面临的难题,也很难满足复杂多样的行政需求。后新公共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公开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通过市民参与集中集体智慧,使政府的决策更为科学化和民主化,通过各部门间的协作来满足行政需求,提供良好的行政服务。与此同时,ICT、Web、AI、IoT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政府运行模式的转变。换言之,后新公共管理所追求的价值和工具,加上新技术的发展,给政府运行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