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
作者:汪忠 著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01
ISBN:9787566702708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汪忠所著的《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选择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进行研究,以目标机构投资者对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委托代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冲突管理理论以及绩效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着眼于从治理结构建立转向治理机制优化,提供了评价指标及标准,以期客观判断和测评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理论推导与实证研究结合,为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和目标公司治理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及对策的指导。
作者简介
暂缺《基于机构投资者视角的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作者简介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思路与方法
1.3.2 章节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战略管理理论
2.1.3 冲突管理理论
2.1.4 绩效评价理论
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研究综述
2.2.1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影响因素
2.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途径和方式
2.2.3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绩效
2.2.4 中国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综述
2.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3.2 国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模式与趋势
3.1 机构投资者选择目标公司的传统模式
3.1.1 传统模式与方法
3.1.2 传统模式评价
3.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3.2.1 法律制度环境
3.2.2 机构投资者自身
3.2.3 机构投资者传统模式失效
3.3 国外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发展趋势
3.3.1 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
3.3.2 日、德模式及其与美国模式比较
3.3.3 各国治理评价模式的趋同
3.4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
3.4.1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3.4.2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机理
4.1 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逻辑前提
4.1.1 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利益冲突与搭便车问题
4.1.2 股东管理者利益不一致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4.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与优势
4.2.1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
4.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优势
4.2.3 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效应分析
4.3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非合作博弈
4.3.1 完全静态博弈
4.3.2 完全动态博弈
4.4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合作博弈
4.4.1 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式
4.4.2 机构投资者利益转移量的确定
4.5 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利益整合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5.1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和结构
5.1.1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
5.1.2 公司治理评价的结构
5.2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和程序
5.2.1 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
5.2.2 公司治理评价的程序
5.3 目标公司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5.3.1 公司股权结构评价指标
5.3.2 公司高层权力结构评价指标
5.3.3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评价指标
5.3.4 公司财务治理评价指标
5.3.5 公司环境治理评价指标
5.4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量化原则与方法
5.4.1 公司治理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
5.4.2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评等方法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因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相关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6.1.2 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6.1.3 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6.2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6.2.1 样本、数据来源
6.2.2 数据处理方法与程序
6.2.3 信度与效度
6.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基金业绩评价分析
6.3.2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主成分分析
6.3.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聚类分析
6.4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因素组合优选过程及结果
6.4.1 类别分级
6.4.2 特征分析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7.1.1 积极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7.1.2 优化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环境
7.2 机构投资者层面的对策建议
7.2.1 改进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
7.2.2 积极监督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
7.3 目标公司治理层面的策略建议
7.3.1 改进股权结构
7.3.2 制衡高层权力
7.3.3 完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
7.3.4 改善财务治理评价状况
7.3.5 改善外部治理状况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思路与方法
1.3.2 章节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战略管理理论
2.1.3 冲突管理理论
2.1.4 绩效评价理论
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研究综述
2.2.1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影响因素
2.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途径和方式
2.2.3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绩效
2.2.4 中国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综述
2.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综述
2.3.1 国外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3.2 国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模式与趋势
3.1 机构投资者选择目标公司的传统模式
3.1.1 传统模式与方法
3.1.2 传统模式评价
3.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变化的原因分析
3.2.1 法律制度环境
3.2.2 机构投资者自身
3.2.3 机构投资者传统模式失效
3.3 国外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发展趋势
3.3.1 美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模式
3.3.2 日、德模式及其与美国模式比较
3.3.3 各国治理评价模式的趋同
3.4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
3.4.1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3.4.2 中国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发展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机理
4.1 机构投资者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逻辑前提
4.1.1 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利益冲突与搭便车问题
4.1.2 股东管理者利益不一致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4.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与优势
4.2.1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动因
4.2.2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优势
4.2.3 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效应分析
4.3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非合作博弈
4.3.1 完全静态博弈
4.3.2 完全动态博弈
4.4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合作博弈
4.4.1 基于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模式
4.4.2 机构投资者利益转移量的确定
4.5 机构投资者与目标公司管理层的利益整合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5.1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和结构
5.1.1 公司治理评价的边界
5.1.2 公司治理评价的结构
5.2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和程序
5.2.1 公司治理评价的功能
5.2.2 公司治理评价的程序
5.3 目标公司治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5.3.1 公司股权结构评价指标
5.3.2 公司高层权力结构评价指标
5.3.3 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评价指标
5.3.4 公司财务治理评价指标
5.3.5 公司环境治理评价指标
5.4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量化原则与方法
5.4.1 公司治理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
5.4.2 公司治理评价指标的评等方法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变因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研究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相关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6.1.2 实证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6.1.3 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6.2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6.2.1 样本、数据来源
6.2.2 数据处理方法与程序
6.2.3 信度与效度
6.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基金业绩评价分析
6.3.2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主成分分析
6.3.3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的聚类分析
6.4 目标公司治理评价因素组合优选过程及结果
6.4.1 类别分级
6.4.2 特征分析
6.4.3 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机构投资者治理评价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7.1.1 积极发展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7.1.2 优化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环境
7.2 机构投资者层面的对策建议
7.2.1 改进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治理
7.2.2 积极监督参与目标公司治理评价
7.3 目标公司治理层面的策略建议
7.3.1 改进股权结构
7.3.2 制衡高层权力
7.3.3 完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治理
7.3.4 改善财务治理评价状况
7.3.5 改善外部治理状况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