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叶永烈 著☆揭开重重迷雾,披露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沉浮命运☆展现苦难辉煌,细解政治强人毛泽东的崛起之谜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后,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十四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六个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经历了一右三“左”(即陈独秀的右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与博古的三次“左”倾)。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是十四年。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十四年间取得辉煌的胜利。这究竟是历史的选择,还是时势的造就?作者专程赴井冈山、瑞金、遵义等地采访,并在北京等地访问了众多的历史见证人、知情人和中共党史专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以翔实、流畅的笔调,并以崭新的、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等如何上台、在台上如何作为、如何下台及下台后的政治与人生命运如何?◎历史一开始并未青睐毛泽东,他几度被撤职,几度遭批判,一次被捕,几番病重,他如何在时代风云和党内斗争中傲世崛起?◎瞿秋白上庐山与鲍罗廷密谈,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关于卢福坦想当总书记而没有当成的情况的原始谈话记录,“三人团”、“AB团”以及高层领导间的争论和斗争,这些中共早期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
-
地面机动装备雷电防护工程任国全、李冬伟、王怀光 等著《地面机动装备雷电防护工程》系统介绍了雷电的基本物理特点以及雷电的起因、形成和雷电的破坏性等,重点介绍地面机动装备的雷电破坏形式以及雷电防护措施。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讲述雷电基本的物理基础;第二章讲述雷电基本理论;第三章讲述雷电基本知识;第四章讲述电涌保护器的电子元器件原理分析;第五章讲述接地装置;第六章讲述机动防雷工程设计;第七章讲述人身的雷电防护。《地面机动装备雷电防护工程》可作为雷电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参考用书。
-
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教程白海威、刘世济 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教程》主要介绍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从审查工作的程序、内容、技术指标要求和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资格审查工作的内涵和要求。书中精选了部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案例,收集并设计了多种资格审查工作用表。
-
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刘涛 著《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为第一本通过极化雷达测量数据系统地阐述地理信息提取流程的书籍。齐尔、金允珍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几十年的相关研究成果,《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这《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阐述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在地球遥感中的实际应用。《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集成了目前为止全部的研究成果,希望为雷达极化领域的初学者和专家提供实用信息。《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通过大量有关地球遥感的SAR数据实例给出了所涉及数学知识的清晰描述。《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从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生成的原理,以更好地理解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同时对雷达极化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然后讨论了更高级的雷达极化概念,以利于我们能从成像地形中反演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为了定量地分析数据,信号必须要进行细致的定标工作。我们用一章的篇幅来总结概括基本的定标准则。最后结合众多实例,我们将极化分析应用到粗糙面散射领域,以便于我们能够从雷达信号中反演出土壤湿度。《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中出现的很多概念是以前已有的经典概念,在全球都已获得普遍使用。《高新科技译丛: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还介绍了一些新颖的极化概念,这将有助于提高极化SAR数据的解译。有些新概念还没有在其他极化SAR文献中出现,譬如我们提出的应用于极化SAR数据定标的新方法,书中所提的很多新方法都是作者的原创,并且这些方法也都用实测SAR数据进行了阐述。在实际应用中,值得单独指出的一个重点是:《合成孔径雷达极化理论及应用》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是一本适用于雷达遥感研究人员、工程师和空间工业从业者的理想的参考书籍。
-
伟大的抗美援朝北京电视台 著这是国内首部全方位、多视角展现抗美援朝伟大历程的专题节目。节目采用了众多首次披露的独家档案、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及民间征集的文物,清晰揭示了“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依靠什么去打赢战争?”以及“抗美援朝为中国带来了什么?”等重大历史缘由。
-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应用徐吉辉 著《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应用》系统介绍了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注重了综合评价的概念、模型、方法和实践应用的阐述,突出了理论、方法和军事领域实际应用的结合。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评价基本理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多属性评价方法、粗糙集评价方法、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等。《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军事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各级管理、决策咨询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者阅读。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程兆奇 编;彭一帆 译程兆奇主编的这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中国部分:侵占东北辩方举证(下)》所译,为1947年4月10日至1947年4月22日的东京审判庭审记录,其内容涉及从“九一八事变”前后至“七七事变”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期间关东军、日本政府、天皇、军部等相关的活动,并主要围绕伪满洲国的对日关系、经济建设、鸦片政策、宗教问题及其体制问题等相关案件进行审理。本书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英文版《Transcripts of the Proceedingsof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Forthe FarEast(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为底本翻译,参照雄松堂1968年日文版《极东国际军事裁判速记录》校对。
-
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马骏杰 著在二十余年的研究中,我不断搜集、整理、挖掘海军历史档案资料,为了理清历史过程,十分注重历史碎片的拼接,久而久之,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过去看似疑难的问题,其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通过搜集、整理、挖掘新史料,能为澄清人们以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模糊认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提供帮助。例如,晚清时期,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曾率舰巡视西沙群岛,这一事件无论对当时维护我国领土主权,还是对现在证明南海诸岛主权属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由于档案资料的散失以及当事人记忆的失准,不是时间上有偏差,就是细节上有错误,致使若干年来以讹传讹,大大降低了证据的可信度。我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挖掘与研读,终于纠正了其中的某些错误。再如,1965年发生的国共海军之间的“八·六海战”,根据人民海军参战人员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台湾海军舰艇赴大陆从事“心战”活动是海战的诱因,这种观点一直持续了几十年,直到此次对台湾海军档案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事实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台湾海军舰艇赴大陆活动的“海啸一号”计划,是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绝非从事“心战”那么简单。
第二,通过对近代海军档案资料的分析,能为人们理性地认识历史问题,重新思考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供有益的借鉴。历史结论往往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经常会出于某种原因,努力去修正甚至颠覆它,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形成激烈的争论,有些争论不仅旷日持久,而且还会偏离学术研究的方向。聚讼百年的“方伯谦案”就是这样一个历史问题。《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中《中国海军史上的百年疑案》一文,客观地介绍了“方伯谦案”从发生,发展,到目前结局的来龙去脉,试图警示人们,冷静、客观、科学地对待历史问题。
第三,在搜集、整理、挖掘档案史料的过程中获得的大大小小的新发现,能为中国近代海军历史的书写,弥补若干小空白,进一步开阔人们的视野。例如,对李鸿章军事威慑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导北洋海军历史命运的研究,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复杂性。再如,对民国初期海军内部出现的“新海军运动”的考察,能证明民国海军中进步力量的存在,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兵运工作的早期认识。另外,姚锡光关于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陆海协同的建议、陈绍宽建设航空母舰的主张、美国处理“班乃”号事件的错误做法及其后果、海军在维护南海诸岛主权中所反映的晚清及民国时期国人对主权和海权关系的认识,以及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组织实施、美国顾问团在台湾的活动及影响、台湾军队突袭东山岛的意图与部署、炮击金门战役国民党军队的表现等历史问题,都是我多年来关注并依靠档案史料加以理清的重点问题,希望它们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
强军之路丛书主编:顾海良;本册主编:黄书进本书集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关系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总结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深刻揭示国防和军队建设内在规律,全面展现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军事领域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重要标志是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回答了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
-
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可视化故障诊断技术卢洪义,朱敏 等著《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可视化故障诊断技术》完整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缺陷工业CT二维断层检测到三维可视化及缺陷定量检测技术。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缺陷类型和特点、装药缺陷工业CT断层检测的原理和应用检测、二维切片去噪和去伪影技术、装药结构的三维重构技术、缺陷几何特征提取、缺陷多视窗分析技术、缺陷尺寸精确测量技术和三维可视化应用软件系统等。《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可视化故障诊断技术》可作为高等院校无损检测等相关专业师生的专业书籍,供航天工业系统有关科研、设计和实验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航空、兵器等工业部门产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