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
指挥艺术与欺骗谋略周代洪著本书研究了军队指挥学,将指挥艺术、欺骗谋略理论与具体战例相结合,阐述了指挥艺术与欺骗运用原理、信息时代的欺骗谋略运用等。
-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李雨,黄廷安主编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教材上海22所高校联合编著。本教材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程和大学生军事技能训练教程两篇。上篇学习了国防法规,了解了我国的国防历史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等;下篇了解了我军的军兵种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等内容。
-
高技术战争经济论宋方敏,张文元主编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
简明军事学教程张宇,孙庆华主编1995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家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联合编写了《军事学教程》,作为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正式教材使用。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军事学教程》第三版为基础,再次修改编写了这本《简明军事学教程》,作为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辅导教材。本书各章包括学习目的、概念简释、思考与解答三部分,有的章节还补充增加了一些参考内容。编写时力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便于学生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学习重点。附录部分收绿了高技术局部战争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古今中外著名战争战役战例、著名军事人物、军事趣闻等军事知识资料,内容丰富活动,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张正明主编本书分19章对世界军事、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国防、兵役法基本知识、高技术战争、精确制导武器、现代伪装和隐身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激光技术、夜视技术、军事气象、军事地形学、军事运筹学、军队指挥自动化、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基础动作与综合拉练等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和技能知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全书遵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精神,较好地体现了观念、理论、知识、技能的综合,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树立国防意识,增强保卫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有很大帮助。本书作为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材,可供开设军事课的高校教学使用。
-
军事理论教程熊瑜,胡府斌主编本书分为六章:中国军事思想、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战时卫生勤务基本知识与战伤救治。
-
罗斯福王慧著1882年1月30日,富兰克林·罗斯福出生在纽约哈得孙河畔一个显贵的家庭里。命运赐给他的是英俊的容貌、善良的性格和聪明的天赋。他14岁进入著名的格罗顿公学学习,四年后来到哈佛大学,并于1901年加入共和党人俱乐部,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正是这一年,他的堂叔西奥多·罗斯福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罗斯福决心仿效堂叔进入政界,并在1910年找到了一鸣惊人的机会。他打算竞选纽约市参议员,但却是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身份出现。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身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叔叔时,对方怒而骂道:“你这个卑鄙的兔崽子!你这个叛徒……”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没有改变前进方向。他乘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每天进行十多次演说,最终当选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七年,表现杰出。1920年,罗斯福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虽然此次竞选失败了,但他的作为政治新星的光芒却未曾削减。智慧、干练、胸怀宽广、深孚众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个39岁的男人迈上政治峰巅的脚步。但是,无情的灾难就在这时降临。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并在1928年成为纽约州州长。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首次参加竞选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在罗斯福的总统任期内,两次遭遇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的困难时期,一次是4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另一次则是珍珠港之难。在罗斯福首次履任总统的1933年初,正值经济大萧条的风暴席卷美国的时候,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暴跌,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罗斯福却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职时发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说,告诉人们:我们惟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在1933年3月4日那个阴冷的下午,新总统的决心和轻松愉快的乐观态度,“点燃了举国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罗斯福从整饬金融开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的3月9日至9月16日的短时间内,制定了15项重要立法,并由此使美国的工业、农业逐渐全面恢复。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遭受到了历史上最惨痛的打击。自从连获三任的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意图保持中立的美国一直介于战争边缘,这次袭击却使它到了战争的紧要关头。事件发生的第二天,罗斯福代表美国对日宣战。他发表了六分半钟的演说,这个简短的演说,对美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说:“不论要用多长的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以自己的正义力量一定要赢得绝对的胜利。”在此后严酷的战争中,罗斯福带领美国,成了反法西斯的伟大斗士。他提出了“把战争带给敌人,带到敌人的本土上去”的战略思想,亲自决策了进攻北非,破格任命艾森豪威尔等人的指挥权,这对当时和未来的战争、当时和未来的美国,都有着非凡的意义。罗斯福5岁时跟随父亲去见当时的总统克利夫兰,总统曾给他一个奇怪的祝愿:“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当美国总统。”可是他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当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美国经济由于武器生产全面繁荣。罗斯福起初想按“孤立主义”意愿保持中立,随即明白美国不可能长期置身战争之外。1941年,他通过艰苦的努力签署了“租借法案”,以向岌岌可危的英国提供最有力的支持。这一举动让丘吉尔欣喜若狂,欢呼说:“这是任何国家历史上最好的行为。”不仅对英国如此,它在日后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此后,美国进一步修改了中立法,开始出动军舰装运武器,实际上和德国在大西洋开始了未经宣战的战争。这种情形一直延缓到珍珠港惨剧后美国全面参战。由1940年始,罗斯福余生的时间里参与了所有的有关世界的重大决定,并在其中起到了策划和领导者的作用:1941年8月他与丘吉尔在纽芬兰一个半岛的洋面上相聚,举行了大西洋会议,共同起草了《大西洋宪章》这一伟大文件;1942年元旦,26个国家的代表会集白宫,签署了由他本人最后修改并命名的《联合国宣言》,联合国诞生;1943年11月,和丘吉尔在开罗同蒋介石会谈之后,飞抵德黑兰与斯大林举行了“三巨头”会议,吹响了战争反攻的号角;1945年2月,“三巨头”集会雅尔塔,罗斯福以多病之躯斡旋、调停,保证顺利达成《雅尔塔协定》……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之一,罗斯福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丘吉尔说:“如果他当时没有采取他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如果他心中没有感受到自由的汹涌波涛,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极端危难时刻,他没有下定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于可怕的境地,在若干个世纪之内人类的整个前途就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在罗斯福的晚年,他追求的是他所设计的今后“世界秩序和持久的和平”,也就是美国力图控制战后世界的设想。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可以看出他的种种努力的明显痕迹。
-
军事理论教程马小洁主编本书按照国家教育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全面贯彻了国家对大学生军训要求的精神。全书共分九章,包括绪论、中国古代和近代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含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论述)、世界格局与军事形势、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中国国防,另有附录:“近期世界几场局部战争简介”。全书结构合理,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
-
蒙哥马利卜艳军著蒙哥马利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1887年11月17日,他出生在伦敦肯宁顿的一个牧师家中。不满两岁时,随其父亨利·蒙哥马利主教前往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1902年一回到英国,就被送入圣保罗学校就读。1907年1月,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加入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行列,任上尉排长,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军旅生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初作为一名中尉排长随部队一起参加作战,在一次战斗中胸部和腿部中弹负伤,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伤愈后被任命为旅参谋长,又随部队再次奔赴前线。战场的枪林弹雨使他多次遇险,但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过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他受陆军部指派重编步兵训练手册,在手册中他特别强调重视坦克的进攻威力。1938年10月,蒙哥马利奉调到巴勒斯坦,任新编第8师师长,升为少将。1938年8月,接任英国远征军第3师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1941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1942年7月,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丘吉尔于8月命他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与隆美尔对阵。他临危受命后,经过段时间准备,于10~11月间向德军发动了阿莱曼战役,一举击溃隆美尔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又挥师乘胜追击,协同美军将德、意军队围歼于突尼斯。他由此声誉大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1943年7月,他率英军在西西里登陆。9~12月,协同美军实施意大利战役,进军意大利半岛。1944年1月,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1944年6月,参与指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尔后,率英、加军队转战法、比、荷、德。同年9月,晋升为陆军元帅。1945年开始向德国北部腹地挺进,于5月进入丹麦,并在那里接受了驻德国西北部的全部德军的投降。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国代表。1946年1月,蒙哥马利升任英军总参谋长。1948年10月出任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到任后,他极力推动美国加入这个体系。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11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2国共同结成防务联盟。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正式成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1958年秋退役。曾荣获英国各种高级勋章和外国勋章。蒙哥马利戎马生涯50年,服役时间超过了威灵顿、马尔巴勒和蒙克。退休之后他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达10年之久,到1968年才完全退出公共生活。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各国访问,就国际关系发表见解;二是撰写历史著作和电视广播稿;三是参与国内政治。因此,他不仅会见过斯大林、赫鲁晓夫、铁托、毛泽东、周恩来、尼赫鲁等许多著名政治家,而且写下了《回忆录》、《正确判断的方法》、《领导艺术之路》、《三个大陆》和《战争史》5部著作。蒙哥马利元帅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分别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应邀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通过访问,他对我国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认为中国革命“清除了内部封建压迫、腐败和外来侵略”,使6亿人民获得了解放;公开宣称“我拥护新中国,摒弃旧中国”,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是错误的”。1961年9月他在访问我国时,提出了关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三项原则,即:大家都应当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两个德国;一切地方的一切武装部队都应撤退到他们自己的国土上去。这三项原则赢得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赞同与支持。蒙哥马利能在同辈人中出类拔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有别人无法同他相比的敬业精神。从他在圣保罗学校选择“陆军”班那一天起,他就把军事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无论是在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学习,还是在印度服役;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坎伯利和奎达参谋学院;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无论是当连排长,还是任帝国参谋总长,他一心想的只是训练、作战和胜利。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爱交际,不好女色,除了军事以外,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蒙哥马利的一大才能是能够从大处着眼,纵观全局。他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善于把战略需要同战术和可能归他指挥的兵力联系起来考虑问题。他亲自制定总体作战计划,而将具体计划工作交给参谋人员去完成,以便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由于他对战争的全局胸有成竹,所以总是能够临危不惧,遇事不慌,不为局部或表面现象所干扰,而对作战的复杂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够像他这样想大事的人是比较少见的。有的人往往能打赢一次战斗,却打不赢一个战役。蒙哥马利知人善任,敢于大胆使用新人。蒙哥马利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的工作时间也许有三分之一用于人员的考虑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时期,蒙哥马利花了许多时间,采用各种方法来物色、选拔和任用有才华的军官。他每到一个新的部队,总有一批不称职的军官被罢免,总有一批优秀的军官被提升。他的这种做法难免引起一些人的怨恨,但却使部队充满生机,面貌一新。二战爆发后,他更加重视把优秀的军官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他不仅使自己身边有一个合格的参谋部,而且慎重地选拔下属将领,把一些表现极好的人提拔到军、师领导岗位上来。由于蒙哥马利知人善任,他的部队的各级指挥班子都坚强有力,斗志旺盛。蒙哥马利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作为一个部队训练者的才能。无论是在参谋学院任教,还是在担任师长或后来担任更高职务期间,他都表现出一种卓越的训练才能他能鼓舞自己所领导的官兵对战争产生兴趣。他不仅给部属灌输战斗精神,而且灌输事业心,使他们愿意掌握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他不仅能使那些厌烦战争的士兵愿意去打仗,而且还能鼓舞他们把仗打好。他带领的部队都训练有素、士气很高,战斗力很强。蒙哥马利对作战计划周密,预测比较准确。隆美尔在制定作战计划时,对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留有很大余地。蒙哥马利则正好相反,总是针对情况,周密判断,对每种可能性和每一种方案都要预先进行周密慎重的分析,在制定出最终计划时,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通常都能考虑到。周密的计划本身就包含着比较准确的预测。蒙哥马利在阿拉曼战役中按计划在战役的第12天就迫使隆美尔败退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蒙哥马利进行战争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均衡”。“均衡”原则强调,绝不能被打得措手不及,绝不能没有预备队就实施攻击,绝不能因补给不足而影响部队战斗和机动的自由。这些要诀往往能迫使敌人失去平衡,而使己方保持常态。蒙哥马利长期大力宣扬自己的这一原则,坚持在每次出击之前必须在人力物力士做好充分准备,以致引起许多人的嘲笑。然而,他的许多部属从将军到营长,都感到在蒙哥马利的指挥下大家有一种愉快的安全感。在他指挥的几个集团军里,官兵们总是满怀信心地面向前线,而很少有后顾之忧。对于战争来说,他的这种“均衡”论可能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使他从未打输过一个重要战役,从而保证了他在部下中的声威。蒙哥马利与部下保持密切的联系,对部队有巨大的号召力。蒙哥马利极端蔑视高级司令部人员不与前线士兵接触的现象,所以,无论是当营长、旅长,还是当师长、军长,或是当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和参谋总长,他都经常到各部队视察、参观、访问、看演习、主持运动会、发表演讲,同各级军官和士兵会面、交谈,让每一个部属都认识他,了解他,从他身上获取力量和信心。经常接触部队使他在部属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了部队对他的信任和信心。不论是在北非,还是在欧洲,他的部队中都没有出现过信任的鸿沟。因此,每次重大战役之前他去检阅部队时,都能使全体官兵备受鼓舞,信心倍增,满怀必胜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投入战斗。蒙哥马利在部属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十分关心部属。蒙哥马利认为,如果对于人的因素保持冷漠无情的态度,就将一事无成。因此,他总是尽可能使每一个士兵感到他在起到一个人的作用,而他的上司也在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加以关心;他总是尽可能使每一个士兵都清楚地懂得他应当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要那样做。此外,他还注意关心所属官兵的生活和娱乐活动,使大家在紧张的训练、工作或战斗之后,能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与许多伟大人物一样,蒙哥马利也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首先,蒙哥马利好恶由己的性格严重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蒙哥马利对他中意的少数人,能够保持亲密愉快而又能相互体谅的同伴关系;在更大的范围内,他善于同广大士兵和民众建立良好的关系。然而,如果他断定某人不好,那就会走极端。在这种情况下,蒙哥马利会变得残酷无情。例如,他在1942年8月对待奥金莱克的态度就太粗暴;连那些最重视蒙哥马利的军事才能的人也不能宽恕他对待奥金莱克的行为。当他与美国人并肩作战的时候,由于其这种性格而不时出现的毛病,产生了不良后果。其次,蒙哥马利我行我素的作风给他自己造成了重大伤害。蒙哥马利认为,任何一个权位很高的人,都应该像他那样明快地找出问题的明确答案。所以,他虽然善于把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传给下属诸集团军的全体官兵,但却往往不注意向同级和上级通报。结果是他的上级和同级常常误解他的意图,特别是当他们认为应该发生的事并未发生时,就会焦急不安。例如,在阿拉曼战役前,蒙哥马利对部队重新进行编组,就引起很多人担心;在战役中,有几个师正在从前线撤退的消息,立刻在伦敦引起一片惊慌,但蒙哥马利却不以为然。如果他费点心机让上级确切了解他的想法,就不会发生这种误解,也可以大大减轻古德伍德战役后出现的那种混乱局面和不安情绪。再次,蒙哥马利不善于进行机动作战。蒙哥马利是进行精心布置的阵地战大师,但却不大善于进行机动作战。同隆美尔的大胆突击,巴顿的有力推进,以及德、苏军队在东部战线进行的大规模装甲机动战相比,蒙哥马利自然是相形见细。在阿拉曼和古德伍德战役中,他对坦克的使用虽然可以进行辩解,但肯定是有问题的。在这两大战役胜利后的挺进中,他没有及时地指挥部队向前机动,去扩张战果,结果丧失了取得更大胜利的机会。所以,机动作战并不是蒙哥马利之所长。最后,蒙哥马利根深蒂固的虚荣心使他难以自制。蒙哥马利青少年时期在家受母亲压抑,在校被富家子弟冷落,难免产生自卑心理。在他掌了权并达到一定地位之后,这种自卑心理就变成了虚荣与自负。毫无疑问,他的虚荣心与过分自负对他正确地选定作战方针产生了微妙的、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影响。昂菲达维尔战斗计划,他与艾森豪威尔进行的“单一冲击”和“设置单一的地面作战指挥官”的激烈争论,他在吕讷堡荒原接受德军投降的经过与表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的虚荣心与自负心理的影响,产生了很不好的后果。1976年3月24日,蒙哥马利于奥尔顿去世,终年89岁。
-
墨索里尼朱智宾著本尼托·墨索里尼(1883~1945),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统治意大利长达20余年的独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首恶之一。1883年7月29日,墨索里尼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里。童年时代的墨索里尼,是个聪明过人而又顽劣成性的孩子,屡因闹事被学校开除。他的父亲亚历桑德罗·墨索里尼是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社会党党员。受父亲影响,他也曾自称是一个“天生的社会主义者”。中学毕业后,墨索里尼当了小学教员。17岁时,他加入了社会党。而后为逃避兵役,离国去瑞士,成为意大利社会党人在洛桑举办的《劳动者前途报》记者。1904年,墨索里尼归国,创办《阶级斗争》周刊。1912年3月,他受命出任社会党中央机关报《前进报》社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墨索里尼力主意大利中立。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又变为一个狂热的主战派。公开站到垄断资产阶级、大农场主一边,因而被开除出党。此后,他公开主张独裁,宣扬“超人哲学”,成为彻头彻尾的反社会主义者。1919年3月23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建立“战斗的法西斯党”,自任党魁。1922年,他利用国内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纠集5万名法西斯党徒,分四路向首都罗马进军。10月29日,在法西斯的步步紧逼下,意大利国王艾曼努埃莱三世任命他为内阁总理。这一年他39岁,是自古罗马帝国以来意大利最年轻的一位政府首脑。墨索里尼粉墨登场后,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疯狂镇压革命力量和反对派。对外侵略扩张,吞并了阿比西尼亚,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墨索里尼追随希特勒,于1940年6月对盟国宣战。但在北非、希腊,以及地中海等战区,意大利海、陆、空军节节败退。1943年7月,法西斯党召开战时大会,罢免了他的职权。在希特勒的救援下,他逃往意大利北部,建立起所谓“萨洛共和国”,成为希特勒的傀儡。1945年,盟军攻入意大利本土,德军驻意防线全面崩溃。墨索里尼仓皇出逃。途中被游击队俘获,处决,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