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
-
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李欧本书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组织形式最为庞杂的事业单位的生成路径、存在机理、类别功能及改革障碍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同时在借鉴国外政府公益部门管理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就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操作思路提出了可供实施的具体方案。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教材,同时可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领导和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参考。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周巧红《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4版)》是财政部规划教材,由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审定,作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财政部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4版)》为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注重理论内容的取舍以必需、够用和适用为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介绍为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扩展实务内容,以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财政部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4版)》注重新颖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与内容相呼应,设置了“补充阅读资料”、“小知识”、“思考与拓展”、“案例”等相关栏目,以利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财政部规划教材·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教材: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第4版)》内容兼顾稳定性和时效性,即在保证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注意吸收国内外本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及我国的最新相关实践。
-
公共养老金制度研究肖金萍养老金问题涉及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伦理学等多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本文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养老金制度的运作机理的。在分析中,运用了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由于国外公共养老金制度产生的时间长,其演进路径也许就是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采用中外比较这种横向比较分析法,有助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而养老金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因此,对历史与现实进行纵向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则有助于我们在把握发展方向的同时对经济运行的内在机理进行严密的分析。《公共养老金制度研究》在写作过程中力求跟踪国际上关于公共养老金制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注意将这些最新理论成果应用到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去。前人的研究成果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外养老金制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加以取舍,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力求内容充分、详实,有一定的说服力。由于养老金制度的研究涉及的领域颇多,其中一些问题笔者还难以驾驭,仍需继续进行探讨,但在写作时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
-
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甘满堂 著宗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人对于宗教有一些误解。其实,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宗教不仅能为社会提供精神信仰,而且也能为社会团结提供一种组织与整合机制,所以,宗教是可以发挥积极的社会正功能的。社会学自创立后一直对宗教研究予以高度关注,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大师涂尔干与马克斯·韦伯都对宗教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创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不过,韦伯说现代社会是一个“祛除巫魅”的过程,人类理性与科学的发展已使社会摆脱对于宗教的依赖,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弱。但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宗教问题仍不可忽视。从世界范围来看,宗教问题时时与地区民族冲突、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紧密联系,对此,美国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有很好的表述。从人类自身发展来说,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需要也丰富多彩,宗教信仰仍是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形式。最新的社会调查表明,全球范围内宗教信徒的人数正呈增加趋势,人们在节日时去宗教活动场所正成为一种时尚,宗教问题仍吸引着社会学家的目光。在美国社会学各分支中,宗教社会学研究特别兴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丰富着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宝库。
-
公共管理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周文,尤光付 主编本书对自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当代公共管理进行了系统介绍和阐述:内容涉及公共管理的主导理论及其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公共组织的体制、分类和特征;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政策制订与实施、争议处置与监督;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等。作者回顾了英美澳等国在对传统公共行政反思基础上进行的政府改革,肯定了其在转变行政范式、引入企业管理精神、纠正“市场失灵 ”与“政府失灵”带来的弊端方面的历史进步意义,总结了一些学者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现代等级官僚制模式的批评。作者以现实公共管理中的典型案例为依据进行分析,给出了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公共危机管理、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及政府服务满意度测评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
公务员制度陈振明《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务员制度(修订版)》是在2001年出版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第1版和2003年修订版的基础上再次修订、更新而成的。《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务员制度(修订版)》采用制度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公务员制度的理论与实践,落脚点是转轨时期中国公务员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问题。全书由导论、历史发展编、现实制度编、运行机制编以及一个附录所构成。《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务员制度(修订版)》力图为公共管理各专业特别是MPA的研究生以及本科生提供一本内容较为完整的教材。
-
单位身份的松动陈潭 著作为官僚制度、单位制度、身份制度的依附性链条,人事档案制度产生于以政治出身为依据的政治身份等级体系、以城乡户籍和所有制为依据的社会身份等级体系、以平均主义为依据的单位系统内资源分配等级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态下对于当时国家安全、人事管理、信用凭据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语境的转换,刚性的人事档案政策与极具流动性的时代之间的张力极尽显现,个人与组织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既造成了人事档案的代理危机,也诠释着人事档案制度某种程度的信任赤字。人事档案的功能是充当公民个人信用信息的真实记录。由此,人事档案制度从身份走向契约、从管制走向服务势所必然,契约化、法制化、电子化和社会化已然成为政策转轨不可或缺的路径依赖。人事档案制度的改革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政策工具,人事档案制度应该是人性化和规范化并举的管理媒介,是促进政治文明、社会和谐、个人发展的信任替代物。该书为国内首部关于人事档案制度研究的学术性著作。
-
2007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指南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组织编写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国际通行的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英文缩写为MPA。MPA属职业背景教育,招生对象主要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有四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学习方式以在职学习为主,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及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教学目的在于公共管理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位论文以专题研究成果、咨询报告、调研报告、政策评估、项目策划、案例分析报告、公共管理问题对策研究等为主要形式。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同管理类其他硕士学位相比,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以及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有特定要求和质量标准,区别于教学、科研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调直接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实施专业学位教育。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具有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其知识结构以公共管理学科为基础,根据培养方向和管理领域不同,涉及其他相关学科。MPA教育的产生与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1924年,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开MPA教育之先河,公共管理研究生教育在欧洲、北美一些发达国家中,已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情况愈加复杂,政府职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求公共管理工作日益科学化、专业化。因此,对政府官员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进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蓬勃发展。现在,MPA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与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法律硕士(JM)专业学位一起,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例如,美国目前开设MPA课程的院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MPA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到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工作。在美国,MPA的毕业生主要是去地方、州、联邦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基金会、协会等)、思想库或咨询公司等工作,也有一些在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中10%-20%的工作人员、公共政策领域中50%-60%的工作人员具有MPA或相近的学位。在韩国,60万公务员中,科长级以上的公务员有1万人,这1万人中的30%通过在职学习获得了MPA学位。我国自1999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设置方案》,2001年正式招生,目前已有两届学生毕业,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3年,我国MPA培养院校从原来的24所,扩大到47所;2004年,又从47所扩大到83所。办学布局更加合理,招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对广大渴望攻读MPA专业学位的考生是一个福音。MPA招生考试采取全国培养院校联考的方式进行,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各校自定录取分数线,自主录取。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各培养院校自己命题,自己组织考试)、外国语(英语、俄语、日语任选一种)、管理学、行政学、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结构比例为 4∶3∶3)。我们预祝立志报考者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
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邓伟志 主编《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政策研究的学术专著,以公共政策的和谐 取向为主线,就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概念,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的历。史回顾,公共政策和谐取向的具体内容,以及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政策的 制定、执行和评估四个层面进行分析阐述,涉及和谐社会与经济、科技、 就业、收人分配、区域发展、新农村、民主法治、教育、医疗健康、环境 保护、循环经济、社会稳定、对外开放、政府转型等公共政策领域。《和谐社会与公共政策》综合了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 议。适合于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尤其是政府部门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学、 公共管理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著作。
-
中国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李敏伦《中国“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战略视角,系统、翔实地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新安全观”、议题转换、发展前景,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该书在对“新安全观”内涵的剖析与概括,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梳理,对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以及对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的阐述等方面都具有新意。